買買提江·+阿布都瓦克
摘 要:現代中藥研究的基礎就是重要物質基礎研究。現階段,隨著我國醫療衛生水平的不斷提高,現代分析技術等各種新型技術的發展壯大,中藥復方制劑物質基礎研究也取得了實質性的突破。本文針對目前中藥復方制劑物質基礎研究思路及方法等進行分析,提出幾點有效的措施和建議,以期逐步提高中藥復方制劑物質基礎研究的質量和水平。
關鍵詞:中藥復方制劑;物質基礎;研究思路;有效方法
中圖分類號:R284 文獻標識碼:A
一、中藥復方制劑物質基礎研究思路
1.傳統中藥復方制劑物質
由于中藥復方制劑包括多種成分, 而且具有很強的活性,是非加和性的,因此其作用效果并不是十分明顯。而隨著中藥復方制劑研究的逐步深入,有很多學者都提出了與中藥復方機制物質基礎相關的理論。例如:王階等人提出了綜合調節理論研究思路,王本祥等人提出了復方藥效主要分為有效成分和次要成分等。與此同時,傳統中藥復方制劑物質要體現中藥成分的基本作用,需要提高中醫藥方法和技術水平,創新中藥復方制劑物質基礎方法。
2.現代中藥復方制劑物質
早在20世紀70年代,相關科研人員就在中醫學寶庫中獲得了一些研究方法,通過多年的努力,克服了其他藥物的缺點,通過多年的研究可以發現,現代中藥復方制劑具有速效、治愈率很高等優勢,不僅能夠提高化學合成物的質量和水平,同時還能夠克服傳統的藥物殺菌不徹底等問題。現代中藥復方制劑具有輔助增溶的作用,因此可以提高整個有效組的溶出[1]。
二、中藥復方制劑物質基礎研究方法
1.活性中藥物質基礎研究方法
由于傳統中藥物資基礎研究常導致分離過程中會丟失活性成分或者有效成分,這樣就會導致很多無活性成分的化驗和分離占有大量的時間,從而降低了工作效率。為了能夠更好地提高工作效率,有效解決上述重要問題,近幾十年來,在研究的過程中逐步引入了以活性為導向的中藥化學分析法,也就是說通過生物活性跟蹤分離中藥成分,這種研究方法,實現了便捷、可靠的中藥活性物質分離和篩選。與此同時,只有將中藥物質中的化學成分以及中藥活性二者有機結合,才能夠達到更好的效果。
2.化學中藥物質基礎研究方法
所謂化學中藥物質基礎研究就是利用中藥或者是中藥復方制劑中含有的相關成分進行化學物質之間的組合,通過這種化學組合方式形成中藥物質的基礎,將中藥進行適當分離以后,再綜合運用現代科學儀器分析方法,如現階段比較常用的HPLC等方法,對中藥物質各部分進行分析,這樣才能夠確定中藥物質基礎的活性部分[2]。
3.有效組分中藥物質基礎研究方法
有效組分中藥物質研究方法具體是指:在整個中藥物質基礎研究的過程中,需要分離中藥復方藥物中的有效組分,并且在整個分離的過程中還要根據中藥復方藥物中所含有的藥理活性成分,然后按照一定的規律對其進行分離,將中藥復方藥物當成一個整體,這樣才能夠按照固定的思路進行分析,主要采用系統溶解分離方法和現代技術分離方法等多種形式,對中藥物質基礎進行系統化研究。這種研究方法為中藥復方制劑物質基礎研究拓寬思路,提高了中藥復方制劑物質基礎研究的質量和水平。
綜上所述,由于中藥自身的復雜性,尤其是其中有很多成分的含量較低,因此要想提高中藥物質活性,發揮藥效,就需要對中藥復方制劑物質基礎進行系統化研究。但就目前而言,中藥復方制劑物質基礎研究工作仍然還存在著諸多問題,為了更好解決中藥復方制劑物質基礎研究過程中所遇到的問題,需要不斷提高科學技術研究水平, 從而真正做到與時俱進、開拓創新,在實踐的基礎上創新,在創新的基礎上 實踐。這樣才能夠不斷提高中藥復方制劑物質基礎研究的整體質量和水平, 優化中藥復方制劑的效果,促進我國 中藥復方制劑物質基礎研究事業又好 又快發展,從根本上不斷完善我國醫藥制度。
參考文獻:
[1]謝建春,朱麗荔,徐筱杰.分子烙印親和色譜與質譜聯用實現中草藥活性成分分離鑒定一體化[J].化學學報,2012,60(3): 385-388.
[2]楊秀偉,趙 靜,崔景榮,等.七葉樹皂苷-Ia 的人腸內細菌生物轉化產物及其抗腫瘤活性研究[J].北京大學學報(醫學版),2014,36(1):3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