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海蘭+++張四龍
【摘要】《說文解字》是比較完備、系統(tǒng)的字書,對于現(xiàn)代的教育教學的順利推進將起到極大的促進作用,通過《說文解字》,能夠使得學習中抽象、枯燥、比較難以熟記的文字更加生動、簡單、容易記憶,有助于學生語文水平以及素養(yǎng)的全面提升,進一步擴大學生的知識面。本文就《說文解字》與高中學生教育進行簡要的闡述與分析。
【關(guān)鍵詞】說文解字高中生教育
許慎的《說文解字》是我國第一部系統(tǒng)的字書,對字形進行分析,并對字源進行考定,是當前我國最早的字典,對于古代漢語以及古文學的研究起到十分積極的幫助作用。在高中階段的學生,學生在學習語文知識時,需要注重字源、字義的作用。《說文解字》中收錄的字都是先列小篆,先說出字的意義,然后對字的形體進行解釋,許慎結(jié)合字形對字義進行解說,并概括總結(jié)偏旁部首,這些是學習現(xiàn)代漢語漢字最為有效的方法。作為高中階段的學生,他們都一定的自主學習能力,因此可以讓學生利用《說文解字》學習漢語文字、詞語等。
一、分析字形,對字義進行掌握
漢字是一種表意文字,字形與字義之間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9成以上的漢字都是形聲字,形聲字是表意和表聲偏旁共同組成的。學習文言實詞時,需要使用《說文解字》對字形進行分析,從而了解漢字的本源意義。了解詞語的本義,學生就能夠做到舉一反三,了解其他詞語的意義。科學的使用《說文解字》,學生先觀察字的形體,學生能夠?qū)h字的發(fā)展有感性的認識,再分析形體的構(gòu)造,結(jié)合《說文解字》了解漢字的本義。比如《魚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舍魚而取熊掌也”中的“兼”,《說文解字》中說:“兼,并也,從又,持禾,兼持二禾。”[1]“又”是“右手”,“兼”的本來意義就是一手拿著兩禾。《說文解字》中“本”字的形狀是一個草木的根,其本義就是草木的根,學生掌握了這一意思,其他意思的理解就更加簡單。很多詞義都是通過其本義引申出來的,詞義之間有一定的聯(lián)系,了解了本義,學生就更容易了解詞語的意思。學生充分利用《說文解字》進行學習,能夠?qū)ψ中胃玫胤治觯莆兆值谋玖x,使得學生能夠掌握一詞多義,對文言文中的實詞有更好地理解和認識。
二、借助形發(fā)散,理解漢語復音詞
通過對詞語的本義、引申義以及假借義等與學生學習過的文言文、現(xiàn)代漢語中保留的詞語的義項相結(jié)合,學生的聯(lián)想能力就會提升,學生能夠更好地分析字形,對詞義進行判斷,學生就能夠更好地理解漢語復音詞的來源。
依舊以“兼”為例,通過這個字能夠引申出一下義項,首先是《說文解字》中“兼”的意思是一手拿著兩禾,其引申義是將幾件事情和幾件東西同時占有,還可以引申為聚合,這是一個動詞,如“二者不可兼得”中“兼”的意思就是魚和熊掌是不能同時得到的。再如《過秦論》中的“約從離衡,兼韓、魏、燕”,其中的“兼”表達出的意思就是聚合。[2]其次,《說文解字》還可以將“兼”引申為同時、全部等意思,表示的是兩個或以上同時含有一件事物的全部,能夠?qū)χ^語動詞進行修飾。學生通過對《說文解字》中的相關(guān)內(nèi)容進行學習,必要時借助教師的指導,能夠更好地了解漢字詞性以及詞義的變化,能夠?qū)⒐糯~語進行引申,更好地學習其他文言詞語。
三、利用《說文解字》學習成語
一直以來,人們的都喜歡用簡短的詞語表達復雜的含義,成語在漢語學習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高中階段,成語也是極為重要的學習內(nèi)容,一些高中學生在學習成語時容易根據(jù)字面猜測成語的含義,不能對成語的本義有正確的認識和理解。成語一般是來自于歷史故事、詩文語句、神話寓言等,在高中學習階段依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不僅要掌握成語相關(guān)的典故,還需要對成語中單個的字進行理解,從而加深對成語的理解和記憶。可以利用《說文解字》進行學習,學生的成語學習水平以及能力會更高。
學生在學習成語的過程中,對于“息息相關(guān)”和“休戚相關(guān)”很容易混淆,作為高中階段的學生,可以自己利用《說文解字》學習解釋“息息”與“休戚”,從而更好的對這兩個成語進行分辨。息息相關(guān)是說連呼吸也是相互聯(lián)系的,形容的是彼此之間的關(guān)系十分密切。息指的是呼吸時進出的氣。《說文解字》:“喘也。從心從自,自亦聲。”[3]休戚相關(guān)說的是彼此間的喜憂禍福都是相互聯(lián)系的,關(guān)系十分密切。休指的是歡樂、吉慶的意思,《說文解字》:“息止也,從人依木。”原本的意思是休息,后來引申為歡樂的意思。這時休的詞性從動詞變?yōu)樾稳菰~,戚是悲哀,憂愁的意思。
四、利用《說文解字》學習文言虛詞
高中階段,文言虛詞是漢語學習中重難點問題,詞性比較復雜,在句子中充當?shù)某煞忠彩遣煌模瑢W生學習時會有一定的難度,學習的效率并不高。而將《說文解字》與文言虛詞相結(jié)合,這樣學生學習起來就會更有興趣。
比如學習文言虛詞“而”時,學生就可以通過《說文解字》了解“而”的本義,了解其中的聯(lián)系,更好地指導學生進行理解記憶,學生會更有學習的興趣。再如“則”,它作為連詞時,可以被翻譯為“那么”、“就”等,具體的意思需要結(jié)合語境進行分析。在《說文解字》中,“則”的解釋是“等畫物也。從刀從貝。貝,古之物貨也。”[4]引申為法則,而后又引申出其他虛詞的用法。
結(jié)束語:
總而言之,《說文解字》中對于字形字義的分析將對高中學生的語文漢字學習產(chǎn)生極為重要的促進作用,能夠為學生的漢字學習提供參考,實現(xiàn)學生的全面發(fā)展進步。《說文解字》能夠在語文學習中得到廣泛的應用,高中語文學習中有很多古文字方面的內(nèi)容,利用《說文解字》,學生能夠進一步豐富自己的文化底蘊,感受到古代人民的智慧,從而更加積極的學習和繼承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文化。課后,教師可以為學生多提供一些《說文解字》的書籍,不斷充實學生自身,從而能更好地學好語文知識,獲得自身的發(fā)展進步。
【參考文獻】
[1]張大英. 二十年來(1988-2009)《說文解字》言部字研究述評[J]. 信陽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1,03:92-95.
[2]陳亮. 21世紀《說文解字》文化研究綜述(二)[J]. 湘南學院學報,2015,01:49-53.
[3]唐雨. 《說文解字》或體字新探[J]. 中山大學研究生學刊(社會科學版),2014,04:133-144.
[4]魏雪. 《說文解字》與對外漢語教學[J]. 牡丹江大學學報,2016,04:172-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