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麗娟
摘 要:由于中職建筑電工課程涉及面廣,教學實用性與實踐性強,故教師在實踐教學中須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在理論知識教學基礎上,重視并加強仿真實訓教學,以穩固學生課堂所學知識,增強其實際操作技能,提高課程教學有效性。文章主要從仿真實訓教學出發進行分析,研究并探討了新時期背景下中職建筑電工技術課程中的操作技能仿真實訓教學策略。
關鍵詞:中職;建筑電工;操作技能;仿真實訓;教學
1.建筑電工課程中的讀圖仿真實訓教學
一般來講,中職建筑電工技術課程中的讀圖實訓教學環節主要為:了解和掌握建筑電工中常用的文字、圖形等符號以及相關的電氣設備與線路標示方法等之后,引導學生結合實際環境開展讀圖仿真訓練。首先,教師需帶領學生依據教材內容,認真搜集與建筑電工讀圖技術相關的圖紙設計總說明、系統圖紙、平面圖紙、局部平面圖以及接線圖等多項工程文件,以加強學生對該工作步驟的了解與認識。其次,篩選適當的實訓內容,其主要表現為多樣化的建筑樣式,如居民住宅、民用或工用機車間等。最后,帶領學生開展建筑電工讀圖實訓活動。從整體上來講,學生對于建筑電氣工程文件中的系統圖紙與平面圖紙的讀圖學習是整個讀圖仿真實訓教學中的重點內容,教師教學需以現場演示訓練為主,課堂知識講解為輔,并注重對學生讀圖方法與步驟的教學,指導其依次進行粗讀(或略讀)、細讀與精讀,并對其進行課堂提問,以增強學生參與課堂教學的主動性與積極性,落實各部分細節內容,使其與實際安裝相對應,保證學生在仿真訓練后能夠準確掌握圖紙信息的識別與校對技能。
2.建筑電工相關設備安裝的仿真實訓教學
當前環境下,各中職學校與教師須依據校內實際情況,自行設計獨具特色的仿真房間,為學生提供建筑電氣工程讀圖、開關、照明燈、配管、配線以及配電箱安裝等多個操作技能項目訓練的場所和空間,以滿足學生仿真實訓需求。同時,值得注意的是,學校在設計仿真房間時須滿足以下幾個條件:①有選擇性地選用一般住宅作為學生實訓對象,將建筑面積控制在60m2~120m2之間。②合理調整仿真房間與實際建筑的比例,目前多采用1∶1或1∶2比例,二者各有優勢;若選用1∶1比例的實訓場所,場地寬敞,便于學生訓練施展,使其穿線訓練效果與實際情況相近,但其消耗較大,成本較高;若采用1∶2比例的實訓場所,雖然消耗較小,但空間不足,學生實訓操作起來不便。③選用方管與網孔板焊接仿真房間墻壁,并固定接線盒與穿線管,房頂需依照混凝土現澆樓板的規格進行操作,綁扎鋼筋以承重,方便學生登高操作。④靈活組合仿真房間墻壁,分別組成各異的空間結構以開展實訓,完整的實訓內容主要包括讀圖、電器照明、配管配線以及配電箱安裝與電路檢測等訓練。
3.建筑施工現場臨時用電的仿真實訓教學
當前環境下教師在建筑電工施工現場臨時用電的實踐教學中,需引導學生結合電氣工程實例,充分利用仿真訓練開展實踐教學活動。首先,教師需帶領學生實地測量建筑電工項目的施工現場,詳細調查工程區、生活區、混凝土攪拌區、鋼筋加工區、預制構件與木材加工區以及設備安裝區等多個區域的負載大小及特點,明確各用電設備系數。其次,選擇適當的電力變壓器容量,準確計算出主干線與支線導線橫截面積,同時依據實際情況設定開關箱、配電箱與電桿的具體位置,并于此基 礎上繪制出詳細的工程外線、內線平 面圖。最后,待學生完成臨時用電設計之后,引導其開展開關箱、配電線路以及配電箱等多項安裝仿真實訓,以增強其電工實踐操作技能,提高實訓教學效果。
總之,在中職建筑電工操作技能教學中合理運用仿真實訓教學是非常必要的,對增強學生實踐操作技能,提高教學有效性等具有重要意義。當前環境下,筆者建議教師在中職建筑電工操作技能實踐教學中引導學生從建筑電工課程中的讀圖、相關設備安裝以及施工現場臨時用電等多個方面開展仿真實訓教學,以深化學生對建筑電工知識的認識與了解,增強學生實訓積極性,提升學生學習效率,從而提高建筑電工課程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孟秋竹.淺談仿真技術在中職實訓教學中的應用[J].電腦知識與技術,2014(36).
[2]陳閩蜀.虛擬仿真技術在中職電子技術教學中的應用分析[J].蘭州教育學院學報,2015(3):11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