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鳳珍
摘 要:目前,大學英語教學正處于從基礎英語向專門用途英語(ESP))轉移的重要轉型時期,這個時期急切需要培養多元化、復合型、國際化的英語人才。然而在這個轉型時期,ESP教學發展遇到了許多問題。本文從ESP教學發展及ESP教師培養的必要性談起,分析遇到的問題以及探討應對的策略。旨在探索ESP師資培養的有效途徑、為全面提高ESP教學質量提供借鑒。
關鍵詞:ESP教學;ESP教師;策略
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文化及科學技術的發展,培養專業英語用途的復合型人才已經成為各個高校的重要教學任務。在這個過程中,難免會遇到各 種困難,積極尋求解決的途徑是當務之急。
一、轉型時期ESP教學的必要性
ESP教學的提出及發展順應時代的需求,切合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的需求。ESP教學有其存在的必然性和必要性。
1.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的需求
大學英語教學是高等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也是非英語專業大學生的一門必修的基礎課程。《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中寫到,大學英語的教學目標是培養學生的英語綜合應用能力,使他們在今后學習、工作和社會交往中能用英語有效地進行交際,同時增強其自主學習能力,提高綜合文化素養,以適應我國社會發展和國際交流的需要。因此,大學英語教學也面臨著關鍵的改革。對于大學英語教學的改革,是將通用(基礎)英語改為專業英語。這樣學生們就可以照顧到各自所學專業的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能夠更加實用,實現學以致用。ESP(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專門用途英語,是指與某種特定職業或學科相關的英語,是根據學習者的特定目的和特定需要而開設的英語課程(Hutchinson and Waters, 1987)。ESP更關注如何高效地將語言運用和語言學習結合起來,是基礎英語教學的延續或擴展,是學生語言知識和技能發展到一定階段,針對學生實際需要、進一步培養學生語言工作能力的一個重要教學內容,相對EGP教學(English for GeneralPurposes,通用英語)有更明確的目的性和針對性。ESP教學是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2.經濟的發展形勢和跨文化交際的需求
隨著各國經濟的飛速發展和合作的加強,復合型人才的需求進一步擴大。現在社會上需要的不是只懂語言,而沒有第二專業背景的學生,也不是只懂自己的專業而不會英語的學生。隨著中國和外國貿易往來的增多,跨國公司和合資企業在中國的迅猛發展,以及網絡技術的成熟,對非外語專業的學生來說,他們不單單要學習基礎英語,更要能掌握專業英語來給自己增加應聘的籌碼。這樣的復合型人才非常符合社會的需求,所以培養他們絕對是當務之急。但同時,這也是非常困難的一件事。因此,ESP教學變得勢在必行。
二、ESP教學開展和ESP教師培養面臨的困境
任何新的教學模式和學生的培養模式的發展都不可能一帆風順。ESP教學的開展也是如此。
1.師資力量的薄弱
ESP教學是目前高校英語教學的方向,但是ESP師資力量的薄弱是制約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的最主要原因。大多數的ESP 教師之前都是從事EGP教學。他們的知識結構比較單一,知識面相對比較窄。科研意識和能力也相對不足,在學科的廣度和深度上都比較欠缺。在普通本科院校里,外語系的教師只有極少數是懂得專業知識的??梢越淌趯I課程又具有良好的外語表達能力的老師又少之又少。也就是說,有“雙師”資質的老師非常缺乏。在如此現狀下,要指望大學培養出如此高素質的復合型人才,是不現實的。
2.學校的教學管理和課程設置不合理
ESP是指與某種特定職業、學科或目的相關的英語。是根據學習者的特定目的和特定需求而開設的英語課程。是使學習者在某一專業或職業上實現英語知識和技能專門化的應用性課程。而現在許多學校仍然以普通基礎英語即通用英語作為主要教學內容,是必修課程, 而專業英語僅僅作為選修課程開設。這樣導致學生在課堂所學的知識和職業需要相關不大。通用英語以教授語言技能為目的,對學生而言,學習通用英語是為了通過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或日常交際,并且目前許多大學的通用英語課程教學是非常失敗的。許多學生的英語能力始終處于高中水平甚至低于高中水平,這個現象非常普遍。
三、應對困境的對策
針對ESP教學遇到的困難,無論是學校還是教師自身都應該努力尋求有效的應對策略。本文從兩方面探討。
1.提升“雙師”素質
學校應該注重ESP師資隊伍的建設,這涉及學校的師資培訓和教師的自我發展。ESP教師是ESP教學成敗的關鍵之一。他們應該是具備英語語言教學知識、學科知識、教學法知識的教師。學校應該從這三個方面加強培訓。對于ESP教學應該是專業課老師還是英語老師來授課這個問題,是每個學校面臨的難題。如果專業教師來擔任ESP教師的話,專業化當然不是問題,但缺乏正規的英語語言教學培訓,不能很好地組織課堂教學。如果讓EGP教師擔任的話,他們有深厚的語言功底,但是對專業知識知之甚少。所以,在這種情形下,應該加強教師的合作機制,提升教師的“雙師”素質。專業課老師和EGP老師不能各自為政,而是要建立合作團隊,互相學習,從而逐步培養出專業的ESP教師。教師自身應該多渠道提升自己,考取相關職業資格證書,主動到企業學習。使自己的課程能和學生職業需求緊密結合。
2.課程的設置應該以通用英語為基礎,加強專業詞匯和用法的教學
當前的全球化的形勢下,在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的轉型時期,應該調整課程設置方向,以學生為本,開設與就業和職業有關的課程。應該加大ESP課程開發的力度和進度。專門英語課程側重于特定學科的詞匯、句法、語篇、體裁和交際策略的教學,比如,法律英語、醫學英語、酒店英語、計算機英語和海事英語等。而這些專門英語都是以通用英語為基礎的。如果通用英語課程學不好,那學生的專業英語學習不可能成功。因此學校應該在通用英語的教學上應該抓教學質量,使學生為專業用途英語的學習打下良好的語言基礎??偟膩碚f,ESP和EGP應該是并存互補的。
四、結論
當前形勢下,ESP教學是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的方向,是與時俱進的必然要求。大學英語教師或專業課教師向ESP教師方向的發展將成為必然,而教師隊伍的素質是決定教學成敗的關鍵。轉型時期ESP教學的發展和ESP教師的培養會遇到瓶頸和障礙,學校應該從管理層面發揮作用,教師自身也應該積極主動尋求有效的方法推動教學的進展和師資力量的培養。
參考文獻:
[1]熊川武.反思性教學[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1999.
[2]蔡基剛.ESP與我國大學英語教學發展 方向[J].外語界,2004(2).
[3]李 紅.專門用途英語的發展和專業英語合作教學[J].外語教學,2001(1).
[4]黃 萍.專門用途英語的理論與應用[M].重慶:重慶大學出版社,2007.
[5]周 燕.中國高校英語教師發展模式研究[J].外語教學理論與實踐,20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