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樹青
【摘要】目的 分析冠心病護理中實施行為護理的作用。方法 選取我院2015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150例,隨機分成對照組和觀察組。分別采取常規護理和行為護理模式。將兩組患者的護理效果進行比較。結果 觀察組患者護理滿意度96%優于對照組護理滿意度80%;且并發癥發生率8%低于對照組并發癥發生率13.3%,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冠心病護理中實施行為護理對降低并發癥的發生具有積極的作用。
【關鍵詞】冠心病;行為護理;護理效果
【中圖分類號】R473.5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6.25..01
冠心病即為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的心臟病,近年來,該疾病的滑冰率不斷的上升,直接給患者的生活帶來負面影響。因此,采取護理是提升該疾病療效和患者生活質量的重要途徑。為進一步分析冠心病采取行為護理效果,現選取我院冠心病患者150例作為研究對象,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5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150例,隨機分成對照組和觀察組,各75例。兩組患者經檢查都被確診為冠心病。對照組男50例,女25例,年齡45~79歲,平均年齡(62.8±5.6)歲,病程為1~8a,平均病程為(5.3±1.5)a;而觀察組男52例,女23例,年齡45~78歲,平均年齡(61.8±5.2)歲,病程為1~7 a,平均病程為(5.0±1.1)a。對比兩組患者在病癥情況、年齡、性別等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給予對照組患者開展常規護理模式,對其生命體征進行監測,常規藥物使用以及重視住房環境等。而觀察組患者在此基礎上給予行為護理干預模式。護理內容包括有以下幾點:其一,不良生活習慣行為糾正護理模式。醫護人員要將冠心病發病原因、注意事項等有關該疾病的基礎知識詳細為患者介紹,讓患者意識到飲酒、吸煙或者是暴飲暴食等不良的生活習慣對疾身體健康的危害,加重病情。幫助患者及時糾正不良的生活習慣,養成良好的生活行為,適量運動,培養成早起早睡的習慣。其二,飲食行為護理模式。醫護人員要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為患者制定個人的飲食方案,幫助患者糾正不良的飲食習慣,多食高蛋白質、高纖維等食物,盡量避免高熱量等食物,多吃新鮮水果、蔬菜類,均衡每日營養攝入,增加身體免疫力[1]。其三;用藥行為護理。為患者講解藥物度治療的重要性,提高患者用藥配合度,從而提升療效,同時,讓患者定期測量自身的血糖、血壓等。其四,心理行為護理模式。醫護人員要積極與患者進行溝通,向患者介紹健康的生活方式,培養患者良好的生活習慣,及時疏解不良情緒,這對于治療疾病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鼓勵患者積極面對治療,增加治療自信心[2]。
1.3 觀察指標
分析兩組患者并發癥情況以及護理滿意度,通過問卷形式,設置為非常滿意、滿意和不滿意三種評價標準[3]。
1.4 統計學方法
通過SPSS 19.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計數資料采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 果
2.1 并發癥情況分析
兩組患者經不同的護理模式,其中對照組出現并發癥情況包括有乳頭肌功能失調、心臟破裂現象以及栓塞,分別有5例、3例和2例,并發癥發生率為13.3%。而觀察組出現栓塞和心室壁瘤,分別占有4例和2例,并發癥發生率為8%。明顯觀察組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對照組,組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 兩組護理滿意度分析
其中對照組護理非常滿意、滿意和不滿意例數分別占有40例、20例和15例,護理滿意度為80%;而觀察組分別為50例、22例和3例,護理滿意度為96%。明顯觀察組護理滿意度高于對照組,兩組護理滿意度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 論
冠心病屬于進展性以及終身性的心血管疾病,并隨著生活方式的不斷變化,該疾病的患病率呈現上升趨勢,對患者的身體健康和生活質量帶來不良影響。引發冠心病有很多的原因,如,不良的生活習慣等。根據有關研究表示,幫助冠心病患者糾正不良的生活習慣對提高該疾病療效和患者的生活質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在本次研究中,采取心理護理模式,主要通過從不良生活習慣、飲食習慣以及用藥行為和心理行為等方面進行護理干預。護理過程中醫護人員為患者介紹不良生活習慣對治療疾病的危害,提高患者自我護理意識,增加治療配合度,提高其生質量和療效。從結果中可知,觀察組患者開展行為護理干預模式,明顯降低并發癥的發生率,觀察組并發癥發生率8%低于對照組并發癥發生率13.3%,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護理滿意度96%高于對照組護理滿意度80%,對提升護理滿意度具有促進作用。
綜上所述,行為護理在冠心病護理中發揮積極作用,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 柔鮮古麗·吾拉音.行為護理在冠心病護理中的應用療效分析[J].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2014,2(10):147-148.
[2] 王丹萍.行為護理在冠心病護理中的應用[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5,15(62):238-239.
[3] 林 紅,黃麗輝,徐敏丹,等.行為護理干預在冠心病患者護理中的應用效果[J].河南醫學研究,2016,25(06):1134-1135.
本文編輯:吳宏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