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艷紅++王娟娟++張雅瓊
【摘要】目的 探討室間隔缺損封堵術有心律失常伴發的患兒臨床護理情況。方法 選擇150例小兒室間隔缺損成功接受封堵術的患兒,均為我院兒科2010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經檢查術前心律失常13例,術后27例,回顧護理情況。結果 本組選取的患兒心律失常經積極醫護后均恢復正常,家長護理滿意度為98%,健康知識知曉率為96%。結論 針對臨床收治的小兒室間隔缺損采用封堵術治療有心律失常并發的患兒,重視臨床針對性護理工作的開展,對提高護理質量,改善預后價值顯著。
【關鍵詞】小兒室間隔缺損封堵術;心律失常;護理
【中圖分類號】R473.7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6.25..02
室間隔缺損(VSD)為臨床常見小兒心臟病類型,經導管封堵為現階段常用治療手段之一,封堵治療與病發心律失常的相關性也被臨床重視,對此類患者新發心律失常的護理是改善預后的關鍵環節,本次研究就護理特點展開探討,現回顧結果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小兒室間隔缺損成功接受封堵術的患兒150例,排除有其它器質性心臟病合并者,術前經胸超聲心動圖(TTE)、X線、心電圖檢查證實室間隔缺損直徑為3~10 mm,均與膜周VSD介入治療指征符合。對患兒封堵術實施前心電圖資料及手術實施后1~7 d每日心電圖檢查及手術過程中心電圖持續監測結果進行統計。術前心律失常13例,包括頻發室性早搏7例,短陣房性心動過速4例,IRBBB2例;術后心律失常27例,其中AVB3例,IRBBB8例,CRBBB加左前分支阻滯1例,CRBBB7例,左前分支阻滯4例,加速性交界性心動過速度有干擾性房室分離伴發4例。
1.2 方法
1.2.1 術前干預
(1)術前準備:常規行血、尿、梅毒等檢測,完善心動圖、胸片等檢查。做好急救藥品、物品準備。(2)術前指導:告知家屬患兒需禁食6~8 h,禁水2 h。依據溫度做好衣物增減,防范感冒事件發生。加強皮膚干預,特別是嬰幼兒,需保持兩側腹股溝處皮膚干燥清潔,為手術創造良好條件。
1.2.2 術中干預
手術患兒需取平臥位,密切心電監護,對相關指標正確記錄。積極巡視,掌握病情變化情況,及時解決所出現的問題,保持靜脈通暢,所有操作均需嚴格執行無菌原則。
1.2.3 術后干預
(1)基礎照護:針對全麻者,需囑家屬患兒應去枕平臥4~6 h,頭向一側偏,密切監護心電,積極吸氧,留置尿標本。保持術側肢體為伸直位,患兒因全麻出現煩躁不安時,需行鎮靜干預,以防用力造成穿刺處出血[1]。(2)新發心律失常護理:針對先心病實施介入治療時,有較高心律失常風險。在完成室間隔缺損封堵術后,開展24 h心電監護,密切觀察患兒心率,掌握其在節律、頻率方面的變化,完整收集心電圖資料,重視患兒家屬主訴,心率經測定低于正常范圍時,需及時通知醫生,心電監護可延長,并行激素等治療。本組針對手術結束后3 d出現房室分離的患兒,應用地塞米松,劑量為0.3~0.5 mg/(kg·d),3~5 d用藥時間,并給予果糖、維生素C治療后,經監測轉為竇性心律。IRBBB及CRBBB患兒,經果糖、維生素、激素治療,心律失常在術后3個月恢復正常。(2)臨時起搏器護理:心臟起搏器屬一種醫用電子儀器,對其原理展開分析,為通過發放電脈沖的形式,對心臟加以刺激,使之有系列電激動和機械收縮現象產生,以對因心律失常造成的的心臟機能障礙加以治療。本組針對術后3 d內有高度AVB發生的患兒,經使用果糖、維生素、激素,異丙腎上腺素靜脈滴注無效后,采用臨時起搏器治療。對臨時起搏器護理時,需對患兒脈搏、呼吸、血氧飽和度、血壓、心律失常恢復情況進行細致觀察。導管穿刺處需清潔、干燥,掌握有無紅腫情況出現,積極防控感染。注意觀察起搏器功能,需保持患兒在安靜狀態,以防煩躁造成導線脫落和電極移位。告知患兒及家屬起搏器設定好的數據不可隨意調節。患兒經起搏器治療后,7 d轉為竇性心率。(4)出院指導:告知家長術后3個月內監護患兒避免劇烈運動,以免造成封堵器脫落或移位的情況發生。術后定期對超聲心動圖、胸片、心電圖復雜,有嚴重心律失常并發者,需積極開展電話隨訪,了解患兒病情,如有面色蒼白、頭暈等表現,需到院就診。
2 結 果
本組選取的患兒心律失常經積極醫護后均恢復正常,家長護理滿意度為98%,健康知識知曉率為96%。
3 討 論
相較傳統開胸手術,先天性心臟病患兒采用介入方案治療優勢顯著,但介入治療有較高的并發癥發生風險,特別是室間隔缺損,有時易有嚴重并發癥產生,針對惡性心律失常,若治療不及時,易對患兒生命構成威脅[2-3]。結合本次研究結果示,對實施小兒室間隔缺損封堵術治療合并心律失常患兒,心電持續監護為開展護理干預的重點內容,護理人員除需掌握多功能監護儀操作方法外,還應具備識別異常心電圖的能力,準確對心律失常判斷,以確保患兒康復[4-5]。本組選取的患兒心律失常經積極醫護后均恢復正常,家長護理滿意度為98%,健康知識知曉率為96%。
綜上,針對臨床收治的小兒室間隔缺損采用封堵術治療有心律失常并發的患兒,重視臨床針對性護理工作的開展,對提高護理質量,改善預后價值顯著。
參考文獻
[1] 馬紅梅.小兒室間隔缺損體外循環修補術40例圍術期護理[J].齊魯護理雜志.2014(10):66-68.
[2] 韓賢玲,王紅英.小兒室間隔缺損47例圍術期護理[J].齊魯護理雜志.2011,17(36):74.
[3] 張永紅.30例小兒先天性室間隔缺損介入治療的護理體會[J].中國臨床新醫學.2014(11):1069-1071.
[4] 唐莉芳.小兒室間隔缺損介入封堵術的觀察與護理[J].中外健康文摘.2012(51):202-203.
[5] 李金華.小兒室間隔缺損合并肺動脈高壓32例臨床護理[J].白求恩軍醫學院學報.2013(6):569-5.
本文編輯:劉欣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