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丹丹


【摘要】目的 探討針灸推拿結合康復訓練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的療效。方法 選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接受針灸推拿結合康復訓練治療的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66例作為研究對象,作為觀察組,同時選取同期在我院接受推拿治療的患者66例作為對照組,對比兩組患者療效。結果 觀察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治療前VAS與Oswestry功能障礙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采用不同方式治療后兩組患者均有所改善,但觀察組患者均明顯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采用針灸推拿結合康復訓練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治療療效顯著,且可改善患者疼痛程度及功能障礙情況,臨床價值顯著,值得推廣應用。
【關鍵詞】針灸;推拿;康復訓練;腰椎間盤突出癥
【中圖分類號】R274.9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6.21..02
腰椎間盤突出癥是臨床常見病,該病患者多伴有不同程度的腰痛、下肢痛、直腸功能障礙等癥狀,不僅會給患者的身體健康造成嚴重影響,同時還極易導致患者產生煩躁、焦慮等不良情緒[1]。因此,臨床上必須要加以重視,及時開展有效治療。中醫治療是臨床上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的常用方式,本研究為了解針灸推拿結合康復訓練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的療效,對采用不同方式治療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了分析,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接受針灸推拿結合康復訓練治療的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66例作為研究對象,其中男36例,女30例,年齡19~69歲,平均年齡(45.6±4.6)歲;病程1個月~5年,平均病程(19.6±2.3)個月;同時選取同期在我院行推拿治療的患者66例為對照組,其中男35例,女31例,年齡21~68歲,平均年齡(44.9±5.1)歲;病程3個月~6年,平均病程(21.5±3.2)個月;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1.2.1 對照組
采用推拿治療,手法選用后伸扳法、按法、揉法、推法、拿法等,1次/d,20 min/次,連續治療30天。
1.2.2 觀察組
則采用針灸推拿聯合康復訓練治療,其中推拿方式與對照組相同。針灸方法:取患者承山、陽關、昆山、次骼、環跳、腰陽關、患側大腸俞、秩邊等穴位,1次/d,20 min/次,連續治療30天??祻陀柧殻盒柚笇Щ颊呒訌妼ι煺惯\動聯系的重視,以改善患者疼痛感;同時以屈曲原則為依據指導患者進行椎間盤向前移位,以靜滴患者疼痛感;同時還應指導患者進行倒退慢走訓練,30 min/次,每天堅持訓練;訓練強度應以患者具體情況為依據進行合理調整,且應按照訓練幅度由小到大、由輕到重的原則進行。
1.3 觀察指標
觀察比較兩組患者臨床總有效率,并對兩組患者治療前后VAS評分及Oswestry功能障礙評分進行比較。
1.4 療效判定標準
顯效:治療后患者腰腿疼癥狀消失,患者了正常生活,且患者直腿提高可達70°;有效:治療后患者腰腿疼癥狀明顯改善,患者基本可正常生活;無效:治療后患者腰腿疼癥狀無明顯改善,甚至惡化[2]。
VAS評分最低分為0分,最高分為10分,分值越高表示疼痛程度越嚴重。Oswestry功能障礙評分以Oswestry功能障礙指數問卷表(ODI)為依據進行調查,共包含10個問題,各指標評分分值為0~5分,以各項得分之和為總評分,分值越高表示障礙越嚴重[3]。
1.5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7.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處理,計數資料以例數(n)、百分數(%)表示,采用x2檢驗,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 果
2.1 兩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比較
兩組臨床有效率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VAS與Oswestry功能障礙評分比較
兩組患者治療前VAS與Oswestry功能障礙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采用不同方式治療后兩組患者均有所改善,但觀察組患者均明顯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 論
腰椎間盤突出癥為臨床常見病,該病極易引發腰腿痛。研究顯示,腰椎間盤突出癥主要是因腰椎間盤退變后發生破裂或凸起現象,對脊神經、馬尾神經等造成刺激或壓迫,從而極易導致患者產生下肢痛、腰痛、膀胱功能障礙等,對患者健康的影響極大,及時開展治療尤為重要[4]。
中醫上認為腰椎間盤突出癥屬于“痹癥”、“腰痛”范疇,祖國醫學認為該病多是由于正氣虧虛、氣血運行不暢或外傷所致;督脈受損、陽氣受阻是該病發生的主要病機[5]。以“靜脈所過、主治所及”為依據,給予患者針灸治療,取下肢腧穴、腎俞穴、大腸俞穴等可達到行氣止痛、疏通經絡的功效;同時針灸治療還具有化瘀止痛、調和氣血、補益肝腎的功效,對組織間水腫的消除有促進作用,并有利于組織代謝加速、周圍組織粘連松解,進而可有效改善患者臨床癥狀,提高治療療效[6]。推拿也是臨床上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的常用方式,通過給予患者拿法、揉法、推法等手法治療有利于促使患者機體表面產生熱量,對血液循環有良好的促進作用,并有利于降解及轉運局部致痛物質,進而可達到消炎致痛的療效;而通過后伸扳法、按法等治療則有利于調節脊柱旋轉情況,對減輕椎間孔后關節壓力及突出物對神經的壓迫有重要幫助[7-8]。此外,以患者具體情況為依據指導患者進行適當的康復訓練,通過屈曲訓練可促進患者腰背肌、骶棘肌、后縱韌帶的肌力及韌性恢復,有利于增強脊柱的穩定性,對腰椎生物力學平衡有良好的改善療效。且通過指導患者堅持進行康復訓練還可促進局部氣血循環,有利于促進患者肌肉及神經功能恢復,對提高治療療效有重要幫助。
本次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在治療有效率、治療后患者VAS評分及Oswestry功能障礙評分方面均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表明采用針灸推拿結合康復訓練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治療療效顯著,且可改善患者疼痛程度及功能障礙情況,臨床價值顯著,值得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宋欽勇,唐曉杰.經皮內窺鏡下腰椎間盤切除術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的手術技巧[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6,20(11):111-113.
[2] 檀臻煒,汪丙昂,姚一民,等.后路椎間盤鏡治療老年腰椎間盤突出癥術后系統性康復策略[J].解放軍醫藥雜志,2016, 28(B06):29-31.
[3] 徐杏平,程繼偉,樊孝江,等.側臥位與俯臥位椎間盤切除術治療老年腰椎間盤突出癥的對比研究[J].醫學臨床研究,2016,33(6): 1107-1111.
[4] 李瑞山,劉永明,何風春.經皮椎間孔鏡椎間盤切除術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治療療效分析[J].包頭醫學院學報,2016,32(7):49-50.
[5] 張 楠,奚春陽,閆景龍.椎弓根螺釘固定并新型肌骨瓣植骨融合治療極外側腰椎間盤突出癥治療療效分析[J].哈爾濱醫科大學學報,2016,50(3):223-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