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華平+王麗慧
摘要:本文試圖通過對高職院校核心能力培養的現狀分析,探究提高高職院校學生職業核心能力的方法,提升學生自身的綜合素質,以使高職院校培養出來的學生能夠在將來的各種工作環境中有效地完成好自己的工作任務,并促進學生的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高職院校;職業核心能力;職業核心能力培養
中圖分類號:G64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864X(2016)11-0097-01
一、高職院校職業核心能力培養的現狀分析
(一)高職院校職業核心能力培養現狀。
高職院校職業核心能力的培養,需要學校自身、教師、政府、學生等多方條件相互協作,共同努力才能實現,但是目前從各高職院校培養情況來看,不論是學校領導、教師方面,還是學生,對職業核心能力的內涵都還缺乏科學的系統的認識,有的只是零散的基于表面的認識和理解,從而對職業核心能力的教學上,在培養方案、教學方法等問題上還沒有科學的認知,不能形成科學合理的人才培養模式,其培養效果不佳,導致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較弱。比如職業核心能力包括的八個方面這個基本內容,有的學校領導和教師對此認識都存在一定差異,學生了解的更少,甚至有些學生對此一無所知。
(二)國家政策越來越重視高職院校職業核心能力培養。
1998年9月,勞動和社會保障部在《國家技能振興戰略》中,將個體的能力劃分三個層面即專業特定能力、行業通用能力、職業核心能力。其中職業核心能力又分為八項,稱之為“八項核心能力”,包括——與人交流、信息處理、數字應用、與人合作、解決問題、自我學習、創新革新、外語應用等。國家對核心能力內容的界定,為高職職業核心能力培養的進一步研究和實踐奠定了堅實的基礎。2010年,《國家中長期教育發展規劃綱要》再次強調了職業核心能力的培養的重要性。《綱要》提出:要堅持能力為重,強化能力培養;著力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實踐能力、創新能力,教育培養學生學會知識技能,學會動手動腦,學會做人做事,促進學生主動適應社會,開創美好未來。
從上述內容看,為適應經濟發展的需要,我國對職業核心能力的培養越來越重視,高職教育的培養目標也要不僅包括扎實的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也要更加重視職業精神、職業道德、職業核心能力等綜合素質的培養,這是高等職業教育契合時代潮流發展和經濟發展的必然之舉,也是未來社會發展對高職學生的基本要求。
(三)高職學生職業核心能力培養問題分析。
1.學校對職業核心能力培養定位不準。
學校對職業核心能力培養定位不準,這是高職院校職業核心能力培養上出現問題的根本原因,學校的定位不準,直接影響學校的培養目標、培養模式的制定和教育教學方法的運用,有些高職院校在辦學理念上“重理論,輕應用”,導致教師的教學模式、教學方法的選取不利于學生職業核心能力的培養,培養出來的學生也自然和社會脫節,和用人單位的要求差距太大,滿足不了社會和單位的需求。
2.學生對培養職業核心能力的意識淡薄。
由于受多方面因素特別是受到當今社會價值觀念的影響,高職學生缺少培養自身職業核心能力的意識,多數學生認為,來到高職學校就是學技能,只要技術掌握嫻熟了,通過學習拿到相關的職業資格證書就是最高的目標,認為就能找到合適的工作,順利的就業,其他的人文方面的課程都是無用的,更談不上注重培養八項職業核心能力了,因此學習興趣也不高,進而忽視了對職業核心能力培養。
3.學生實踐實訓的實效性較差。
實踐課程重要性已得到學校普遍重視,現在各高職院校都很重視實踐教學,學生在實訓、實習中能將所學理論知識轉化為實踐經驗并且內化為職業核心能力,但是學校在運作中不能充分利用,特別是在各環節的運作上,各行其是,沒有真正的把職業核心能力的培養滲透到實踐的各個環節當中,缺乏整體意識,導致學生實踐實訓的實效性系統協調性較差,職業核心能力的培養效果較差。
二、高職院校學生職業核心能力培養的方法
(一)構建高職院校學生職業核心能力培養體系。
高職教育是以培養適應生產、建設、管理、服務第一線的高技能應用型人才為根本目標,在高級技術應用型人才的培養上,高職教育不僅要擺脫“重理論、輕應用”傾向,還要走出“重技能,輕能力”的誤區,應以“應用”為主旨和特征構建課程體系,全面提高職業院校學生的職業核心能力。
(二)探究適合職業核心能力培養的新模式。
基于高職教育育人目標,圍繞企業、行業用人要求及崗位任職標準,在專業人才培養方案上,要將職業核心能力貫穿于始終,并以學習領域與工作領域一致為前提,在教學模式上要打破必修課選修課的界限,必修課以培養職業能力行為為根本,同時開辟以培養職業核心能力為目標的選修課課程體系,強化職業核心能力的培養。還要通過實訓基地訓練及實踐活動、專業滲透、主題活動、社團活動等多種形式和渠道進行全方位的實踐探索,以期探究適合職業核心能力培養的新模式。
(三)建立多元性、動態的職業核心能力評價體系。
高職教育的特點就是培養學生具有較強的職業能力,所以加強職業核心能力的培養是提升學生職業能力,促進職院校發展的迫切需要,鑒于高職院校學生目前缺少職業核心能力培養的意識現狀,要建立科學的考核評價體系來促使學生加強核心能力的培養,根據經濟發展要求和社會對人才的需要情況建立包括評價機構、學校教師、學生和企業四位一體的多元化的、動態的評價體系,不僅評價主體多元化,評價方法也要多元化,要采用結果評價與過程評價相結合、階段性評價與總體性評價相結合,通過多元化評價,注重在學生技能形成過程中及時發現出現的問題采取彌補措施,職業核心能力評價要與時俱進,使得評價結果更加科學有效。
參考文獻:
[1]李霞.高職學生職業核心能力培養研究 [D].陜西 2011:5
[2]靖德云.高職學生職業核心能力培養研究——以山東省為例[D].山東 2012:24-30
[3] 吳澤宇 劉亞妮 潘 越.淺談多元評價在職業核心能力培養中的運用[J]. 科技風. 2013(12):181-181
注:本文為2015年度唐山市教育科學研究十二五規劃課題 《高職院校學生職業核心能力培養實踐研究》部分研究成果 編號為:15ZD008
作者簡介:楊華平,女,副教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王麗慧(1968-),女,漢族,大學本科,社會學,唐山職業技術學院社科部教師,副教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