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鵬
人民幣匯率低位 化工是喜是憂?
王鵬
進入2017年,人民幣匯率雖有所回升,但依然處于低位。2月5日,在岸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仍處于6.86的水平。近期,人民幣匯率低位也給石油和化工行業帶來較大的影響。
經濟;人民幣匯率;化工行業
2016年,中國經濟承受了較大的壓力,人民幣匯率處于低位就是其中之一。去年5月以來,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加速走貶。至去年12月,人民幣匯率與人民幣中間價均創下8年來新低。wind數據顯示,2016年人民幣相對美元總體趨弱,全年貶值約6.67%,對一籃子貨幣貶值幅度為5.13%。
進入2017年,人民幣匯率雖有所回升,但依然處于低位。2月5日,在岸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仍處于6.86的水平。近期,人民幣匯率低位也給石油和化工行業帶來較大的影響。
業內人士分析認為,人民幣匯率處于低位,可能推高大宗商品價格,特別是部分進口依存度較高的化工原材料價格,從而增加化工企業生產成本。
生意社監測數據顯示,人民幣匯率走低與大宗商品價格上漲有著正相關聯系。據調查,去年11月中旬人民幣匯率創下新低,而大宗商品價格指數BPI則創出一年來新高808點,同比上漲21%。自2016年5月人民幣加速貶值以來,截至當年11月底,鐵礦石累計漲幅16%,鋁漲幅15%,天然膠漲幅25%,焦炭漲幅145%;而前一年同一時間段相關商品卻處于跌勢。由此可見,人民幣貶值推漲了大宗商品市場。
招商證券分析報告認為,對于原材料依靠進口的行業,在海外原材料外幣定價不變的前提下,人民幣貶值會導致以人民幣進口原材料的價格提升,從而產生匯兌損失,企業采購成本可能增加。
化工現貨市場的漲跌也印證了這一點。據化工在線統計,受人民幣匯率走低影響,2016年國內乙二醇、天然橡膠、苯乙烯、PX等進口占比較大的產品受到直接影響,進口成本大幅攀升,拉動市場價格整體上揚,年內分別收漲70.2%、63.9%、33.8%及20.1%。
瑞陽化工貿易公司總經理王春明表示,上游大宗化工產品進口價格的上漲會加大下游企業壓力,提升終端消費品成本,或給企業帶來虧損。
王春明以EPS舉例。EPS的原料是苯乙烯,國內相當一部分企業購買進口苯乙烯來生產。我國目前是苯乙烯凈進口國,近40%需要進口。人民幣貶值將導致苯乙烯進口成本提升,增加EPS企業的產銷壓力。如果EPS漲幅跟不上苯乙烯上漲幅度,企業盈利空間會被擠壓,成本壓力加大。2016年的市場也印證了這一點,部分EPS廠家已減產或短暫停工。
“在新形勢下,過高的企業杠桿、資金泡沫,以及不規范的銀行業貸款將使很多化工企業更容易遭受沖擊。如今大宗化工產品已完成去庫存,加上進口貨物飆漲,成本面上化工企業將承重前行。”王春明如是說。
在青島普瑞豐肥業有限公司總經理張毅看來,人民幣匯率走低對國內市場和進出口都有影響。對于國內化工生產企業來說,匯率走低對原料上漲有一定推動作用。在2016年第四季度開始的一輪化工產品普漲中,人民幣貶值壓力就起到了作用,并且這種預期仍會延續到2017年。
BMI研究公司分析師近期稱,由于國內產量減少,2017年中國原油進口或仍將增長,但人民幣貶值可能會成為原油進口承壓的一個主要因素。由于原油交易以美元計價,因此人民幣貶值,意味著中國石油買家的購買成本上升。
業內人士表示,人民幣匯率低位,還將客觀上帶動出口量較多的化工子行業繼續增加出口,如鈦白粉、化肥、粘膠短纖等。
化肥是我國出口量較大的化工品種。據海關總署數據,2016年1~12月我國共出口礦物肥料及化肥2672萬噸,出口金額為65.1億美元。海通證券表示,人民幣出現小幅貶值,有望進一步刺激化肥出口量增加,從而帶動國內化肥價格及企業盈利提升。
中銀國際表示,人民幣貶值有利于出口形勢較好的鈦白粉、粘膠短纖等化工子行業。海關總署數據顯示,2016年11月我國鈦白粉出口63243.457噸,同比增長59.15%;1~11月鈦白粉總出口量658464噸,同比增長36.38%。受匯率走低影響,2017年鈦白粉出口仍將維持升勢。對于粘膠短纖而言,其通常與棉、毛或各種合成纖維混紡交織,最終應用于各類服裝及裝飾用紡織品。人民幣貶值有利于下游紡織服裝在全球的競爭力,從而提升紡織服裝的出口比例,并由此拉動粘膠短纖的需求。
中宇資訊總經理高建國認為,此輪匯率波動對于化工企業來講,好的一方面是能夠促進出口,外貿訂單會越來越多,這是總的大方向。他認為,2017年美元大概率維持續強勢,人民幣在這個過程中會有一個穩中適當有降的趨勢。對于化工出口相關企業來說,這是利好。
王春明認為,對于EPS來說,匯率走低也有利好的一面。近年我國經濟增速放緩,房地產行業不景氣,內需不足,EPS受此拖累,部分廠商不得不依靠出口來緩解銷售壓力。人民幣匯率處于低位,將拉動外貿,推動廠家出口更多的產品,進一步緩解國內供應過剩壓力。
“產品出口方面,在以美元為主要結算貨幣的基礎上,如果美元不貶值或貶值速度低于人民幣,又或者處于升值狀態,人民幣匯率走低會提高出口積極性,更加有利于化工產品的出口增長。但這種出口的增長是有周期性的,一般會先增后穩。即在人民幣匯率大幅走低時期,會有一波出口增長的機會;人民幣匯率一旦回穩或小幅震蕩,對出口就不會有多大影響了。如果2017年人民幣匯率走低,出口預計會出現3個月以內的增長周期。”張毅如是說。
“我們合同都是按美元計價,匯率走低等于掙的錢多了。”主營輪胎的賽輪金宇集團財務中心負責人表示,前一陣人民幣匯率走低,一筆1000萬美元的出口輪胎訂單結匯時就增加了102萬元收入。
招商證券首席宏觀分析師謝亞軒表示,盡管人民幣匯改的初衷不是刺激出口,但人民幣對美元走低客觀上會增加其匯兌收益,有助于提振部分外向型行業。
還有分析認為,匯率低位有望加快中國化工企業走出去跨境并購的步伐。
前不久,金融數據提供商Mergermarket Group發布中國內地及香港2016年度并購趨勢報告。截至2016年底,中企境外并購市場錄得交易總值2124億美元,實現交易總量442單,同比增長143.8%。去年美國是最受中資買方追捧的目標投資地,期間已公告中企在美并購交易總量為99單,交易總值達662億美元,較2015年高出近4倍。工業和化學品業是去年跨境并購最熱門的行業,并購交易總值從2015年的158億美元激增至726億美元。
與之形成對照的是,2016年中企境內投資交易總值從上一年的5701億美元降至3867億美元 (1706單交易),降幅達32.2%。
從以上數據可以看出,伴隨匯率走低,中國企業特別是化工企業海外并購投資增加,而國內投資意愿降低。報告稱,現金充沛的中企尋求對沖人民幣貶值風險的意愿,是境外并購的助推因素之一。
不過也有業內人士表示,化工企業在跨境并購的過程中,還要考慮匯率風險。摩根大通亞太區并購部聯席主管顧宏地表示:“如果并購資金來源于境外,因為收入和負債都是美元,就不存在幣種錯配風險;如果在境內進行人民幣融資,實際支付的是外幣,就需要考慮匯率波動帶來的風險。整個交易需要一定時間來完成,需要采用相應的方式進行對沖,比如購買掉期產品等?!?/p>
還有部分機構分析報告認為,在匯率處于低位的背景下,一些海外業務較多的化工企業可能會受益。
海通證券認為,根據Wind統計數據,全部300余家化工類上市公司中,海外業務收入占比超過50%的有20多家,包括萬潤股份、先鋒新材、海默科技、雅克科技、浙江金科、海利得、聯化科技、洲際油氣等。對于海外業務收入占比較高的化工公司,如果人民幣匯率小幅走低,其海外業務有望出現增長。
中銀國際表示,在化工板塊內部,布局海外業務的優質公司將從匯率低位中受益,在原料來源、市場開發、產品結構特點、市場競爭格局等若干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多數公司長期開展海外業務,部分海外業務收入占公司營業收入的比重較大。由于海外業務收入多以美元結算,人民幣匯率低位對此類公司業績具有正面影響。
不過,業內人士也表示,化工企業的實際經營情況遠比理論復雜。某上市公司董秘就表示,短期來看,人民幣貶值對公司利潤的提升會起到作用。不過,時間軸過長,未來新簽訂的合同,商品價格可能會受到影響。匯率出現變化,外商可能就要調整策略,合同價格也會出現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