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瑋
【摘要】黨的十八大報告指出,要加快行政管理體制改革,提高政府工作透明度與公信力。這意味著政府負有公共受托責任,承擔對國民披露其履行情況的義務,黨的十八屆三種全會也對政府會計信息披露提出了新要求。本文結合我國政府會計改革,通過闡述綜合財務報告的概念框架及意義說明政府會計信息披露的重要性,并提出相關改進建議。
【關鍵詞】綜合財務報告;政府會計;信息披露建議
一、政府會計信息披露的重要性
政府會計信息披露是指通過媒介傳播、采用公開方式,把政府的財務狀況、業績水平以及其他相關的會計信息以一定形式對外公布。十八大以來,我國致力于構建服務、高效、廉潔的政府,以便能更好的履行對公眾的受托責任。完善的政府會計信息披露機制能夠掌握政府的真實財務狀況,做出正確的經濟決策,有效防范財政風險,促進我國經濟又好又快的健康發展。且目前我國經濟迅猛發展,公民素質愈加提高,公民的權利意識加強,其有要求政府進行信息公開的渴求,對其透明度和準確度的要求越來越高,因此完善政府會計信息披露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
二、政府綜合財務報告概念框架
政府綜合財務報告概念框架。是對政府綜合財務報告進行的起點。
(一)政府綜合財務報告目標
政府綜合財務報告的目標,是指編制政府綜合財務報告的目的。對報告目標的定位是整個財務報告概念框架的邏輯起點,對整個財務報告體系的構建起著導向作用。政府財務報告目標是建立政府財務報告制度的起點,將決策有用觀與受托責任觀相結合是我國政府財務報告改革中的新方向。
(二)政府綜合財務報告主體
報告主體不同于會計主體,會計主體指的是會計確認、計量和報告的空間范圍,側重于劃定交易或事項的范圍。確定政府綜合財務報告的主體即確定哪些部門或單位的財務報告應該并入或匯總到政府綜合財務報告之中。政府綜合財務報告主體包括政府、政府中負有受托責任的組織以及其他組織。
(三)政府綜合財務報告信息質量特征
信息質量特征是指政府綜合財務報告的會計信息需要滿足的質量要求。一般來說,政府財務報告的信息質量特征包括可理解性、相關性、可靠性、及時性、一致性和可比性。其中,可理解性是指政府綜合財務報告的信息能夠被信息使用者所理解,可靠性是指政府綜合財務報告提供的信息應當是以真實發生的交易或事項為依據。
(四)政府綜合財務報告的會計基礎
政府綜合財務報告的會計基礎,是指政府財務報告中確認收入和費用歸屬期間及確定損益標準的核算基礎。政府會計中所使用的會計基礎包括收付實現制、修正的收付實現制、修正的權責發生制、權責發生制。不同的財務報告目標,決定了不同的會計基礎。
三、實行政府財務綜合財務報告的意義
編制權責發生制的政府綜合財務報告,有利于全面梳理政府的資產和負債事項,推進政府會計改革。
(一)推動政府會計改革,完善政府會計體系
編制政府綜合財務報告,是我國政府會計改革的重要目標之一。政府綜合財務報告,作為政府會計主體在一定時期對各項會計要素確認、計量和報告的最終成果,能夠通過全面反映政府資產和負債情況,及政府活動的準確成本和費用,推動政府會計改革,完善政府會計體系。
(二)全面反映政府資產負債情況,提供宏觀決策支持
政府綜合財務報告,有助于全面反映政府資產和負債情況,為宏觀經濟決策提供有力支持。在權責發生制會計基礎下,可以通過進行攤銷和計提折舊來及時反映出資產狀況,提高資產管理的效率。同時能夠全面反映出政府債務尤其是或有債務情況,從而促使政府建立起規范合理的政府債務管理及風險預警機制。
(三)評價政府績效,促進政府職能轉變
綜合財務報告,有助于評價政府績效,推動政府職能轉變。傳統的收付實現制下,政府財務報告并不能反映政府活動的準確成本和費用,不能滿足績效管理的需要。引人權責發生制后,政府業務活動的確認、計量、記錄和報告也將更為全面準確,為評價政府績效提供考核依據。
四、完善我國政府綜合財務報告體系的建議
2011年我國在11個省區市開展試編工作擴大到20多個省區市及所屬的部分縣市,取得了不少成績,但是距離真正建立和完善政府綜合財務報告體系仍然有一定距離。
(一)完善政府會計準則,構建政府綜合財務報告概念框架
試編權責發生制政府綜合財務報告所采取的日常收付實現制、年度末轉換為權責發生制的辦法,只是權宜之計,并不能作為長遠之策。只有建立起真正意義上的權責發生制政府會計準則體系,才能從根本上保證信息的相關性和可靠性。我國應加快建立政府會計準則體系,制定政府綜合財務報告概念框架及具體準則,為優化我國政府綜合財務報告體系提供前提和基礎。
(二)建立審計等監督機制
編制政府綜合財務報告的目的,不僅是提供財政管理使用,還應為宏觀決策提供基礎信息,同時滿足社會公眾的信息需求。因此,我國應在試編工作的基礎之上,采取試點模式,通過建立制度和提供指導意見等方式,使政府綜合財務報告經由審計機構審計之后連同審計報告一起向社會公眾發布,在試點地區取得一定經驗、模式較為成熟后再推而廣之。
(三)加強政府會計信息系統建設
我國在試編權責發生制政府綜合財務報告過程中,由于會計信息化程度不夠,不少工作甚至手工操作,客觀上增加了數據調整和轉換的難度,加大了工作量,也不利于保證信息的可靠性。應全面提升政府部門的會計信息化水平,推廣預算部門的財務核算系統,并研究開發能夠實現數據對接的相關會計信息化軟件,為優化我國政府綜合財務報告制度提供技術支撐。
(四)注重專業人才的培養
優化我國政府綜合財務報告體系的各項工作,需要配備專業的人員提供智力支持。新的會計制度的實施和會計信息軟件的不斷推廣應用以及政府會計改革進程中出現的問題和矛盾也復雜性,都對從業人員的專業素質和操作能力提出了更多更高要求。我國應重視政府會計人才隊伍的建設,為政府會計改革的不斷推進提供長久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