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偉嬌
【摘要】規制是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以完善市場機制為目的,政府干預經濟主體活動的行為。電信行業規制是指政府在電信服務的廣泛性以及電信行業的自然壟斷性的基礎上.依法通過行政和經濟手段對電信市場結構和電信企業行為進行的直接干預活動.以實現滿足大眾的普遍需求,提高資源配置效率的目的。本文介紹了電信業規制理論,并且結合我國電信業規制和改革過程,指出了我國電信行業存在的問題及改革發展的方向.并為我國電信規制改革提出了意見和對策。
【關鍵詞】電信行業;自然壟斷;規制
一、電信業的規制簡述
電信業在全球的巨大變化已經發生,大量的國有電信企業已經私有化,鼓勵競爭,許多國家在電信業務中引入市場為導向的理念。但是,各國正在加強電信監管體制,國際社會普遍對這一現象的觀點是:從長遠來看,政府規制會有所放松。但從目前來看,政府規制不會減少。因為無論是壟斷還是競爭,電信市場都必須要求有適當的政府監管,否則不會形成市場的有效競爭,也無法達到預期的效益。
二、國外電信行業的規制改革
雖然由于來自不同的歷史,文化和法律制度背景,各國電信業的發展水平是不一樣的.監管改革的出發點也是不一樣的.但各國的監管改革方式基本相同,即通過打破壟斷,引入競爭來促進電信業的發展。基本可以分為兩種模式:一種是通過拆分原有的電信運營商,引入競爭的美國模式:另一種是采用了引入新的電信運營商參與競爭的英國模式。大多數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基本上遵循以上兩種規制改革思路,在電信行業引進競爭初期,基本上都采用了非對稱規制方式。一段時期后,規制的重點轉向提高電信運營企業的競爭力,由競爭轉化為培植自己的綜合電信運營商。
三、中國電信行業價格規制改革
(一)中國電信業的價格規制改革歷程
電信業規制改革在中國起步較晚。20世紀80年代之前,中國電信業一直滯后于國際社會.也遠遠滯后于國民經濟的其他部門。20世紀80年代中期,中國電信業開始全面建設。90年代,中國電信業進入持續高速增長時期,并取得舉世矚目的成就,“八橫八縱”的格狀電纜線,形成了覆蓋全國,業務多元,技術先進的現代通信網絡。到2002年,中國電信業網絡,實現了向世界上最大網絡的跨越,在網絡電話規模排名中,從1995年的第十五位提高到第一位。
(二)中國電信業價格規制中存在的問題
1.價格規制機構中存在的問題
目前,我國主要是由信息產業部開展的電信業規制業務。雖然信息產業部在推進電信行業規制改革、促進電信行業的發展方面做出了一定貢獻。但是,中國電信在該管理信息產業部的地位也引發了爭議。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信息產業部沒有明確的法律地位
當前信息產業部只是國務院下設的工作部門.并不是由法律明確授權的電信規制機構,履行電信監管職責的過程中,它只能采取行政管理。因此,作為中國電信規制機構,信息產業部沒有明確的法律地位。
(2)信息產業部缺少相對的獨立性
目前,信息產業部不僅對電信業的監管負責,同時還要制定電信業發展規劃和電信業政策,這勢必會影響到信息產業部電信監管職責所必要的相對獨立性職能的完成。信息產業部是國務院下設的工作部門.在日常行政工作中必然會受國務院的行政隸屬關系的制約.在重大事項的決定上需要由國務院進行最終確定.從而缺乏相對獨立性。
2.價格規制的法規中存在的問題
(1)電信規制缺乏法律支撐
我國電信業僅有2000年9月正式頒布的《電信條例》,而沒有一部比較完整的電信法。《電信條例》的根本屬性是一部行政法規。這不僅決定了它所調整法律關系的廣度.還決定了所調整法律關系的深度。此外,我國電信立法速度很慢,特別是電信行政管理中與電信規制機制相配套的法律和急需的電信法遲遲不能出臺,從而出現了在電信規制機制中缺乏法律支撐的問題。
(2)我國現行的電信法規立法程序不夠透明公開
我國現行電信法規的本位主義嚴重,立法程序不夠透明公開,主要表現在規制政策制訂出臺的本位.政策執行過程中的本位和政策執行者的本位。由于相關法律的缺失,立法程序缺乏一定的透明度和公開性.同時又沒有由眾多學科專家組成的專業團隊.缺少了民主科學的基礎。
(三)中國電信業規制改革建議
1.改革規制機構
(1)按照本國國情設立電信規制機構
我們應當依據我國實際國情.適應國民經濟整體發展的需要.設立具有中國特色的電信規制機構。首先,電信產業是國民經濟的先導和支柱產業.為電信業特別設立一個由國務院領導和管理的規制機構的模式符合中國國情:其次,電信規制機構作為直屬于國務院的專門委員會.原則上不受上級行政機關的干預.可以在一些技術性、專業性事務上實現有效規制、充分發揮專業特長。
(2)政監分離是電信管制機構獨立性的保證
目前,我國信息產業部在一定意義上既是電信產業的主管部門又是電信規制機構。既負擔著產業內非國有企業的監管,又負責電信產業政策的制定,容易導致管制無效。同時,在政監不分的情況下,難以保證在政策制定時能夠在國有與非國有電信運營商之間、或者是在多個國有電信運營商之間實現公平。因此,行業管理職能和政府規制職能的分離是保證我國電信規制機構獨立性的關鍵所在。
2.改革規制法規
通過西方發達國家在電信業改革實踐的經驗,我們可以看到,法律的制定在改革過程中是不可缺少的.法律不僅能夠為改革的順利進行保駕護航,而且能夠保證改革過程的有利、有序和有效,使改革的成果得到進一步的鞏固。價格規制政策有效實施以獨立的規制機構為基礎.而規制機構職責的旅行和運作又需要有法律的認可和授權.只有具有法律授權.規制機構才能真正獨立于行政部門,才能獲得必要的資源和權力。法律不僅是電信行業改革的依據,也是電信行業改革的保障。
四、結束語
本文通過對國外電信業改革的經驗總結,簡述我國電信業規制和改革過程,指出了我國電信行業規制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改革的建議和方向。通過改革我國電信規制價格體制中的機構和法規,使改革后的體制能夠更有效的配置資源,促進經濟社會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