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麗霞

【摘要】近年來,隨著我國財政資金收入的增加,我國財政存款金額也增速明顯。隨之而產生的還有投資收益低下等一系列的國庫現金管理問題。從2014年我國首次啟動地方國庫現金管理試點到目前為止,我國已有21個省市已納入地方國庫現金管理6試點。盡管如此,我國的地方國庫現金管理依然還處于初始階段,由于在管理中并沒有得到有效的實施,從而很大程度上影響了我國地方國庫現金管理的質量。本文主要介紹我國地方國庫現金管理的發展現狀以及存在的問題,針對問題提出解決對策。
【關鍵詞】地方國庫;現金管理;問題;對策
一、地方國庫現金管理基本理論概述
(一)對國庫及國庫管理的理解
國庫指國家金庫。而國庫管理是指國家對財政分配過程進行組織,協調,控制等一系列活動的總稱。現有的國庫管理制度有2種。第一種委托國庫制,即國庫政府不設置國庫機構,而是委托銀行代理國庫業務,替國庫辦理收支的劃撥、保管等工作,第二種獨立國庫制,是指國庫自己設立專門機構來負責財政資金的調撥配置。當倆種制度相比較時,委托國庫制具有絕對化的優點。它不僅利于資金的管理而且能降低管理成本。
(二)國庫現金管理概述
國庫現金管理是指在確保資金安全和不影響財政運行的條件下,效益化的操作國庫現金,最大程度的降低閑置資金量,提高投資收益率的一系列國庫資金管理活動。主要的管理內容有庫存現金的管理、活期存款以及現金等價的短期金融資產的管理。完善國庫現金管理,可以減少閑置現金,最大程度的加強國庫庫存資金的效用,提高中央的宏觀操控能力,使中國經濟圍繞著健康穩定的核心可持續性的發展。
二、地方國庫現金管理的歷史演變及現狀
(一)地方國庫現金管理歷史演變
2000年收付制度進行改革,先改革支付制度再到改革資金的繳納制度。次年3月,財政部發布了《財政國庫改革試點方案》提出以國庫單一賬戶體系為主要賬戶。雖然方案中并沒有明確提及國庫現金管理,但是方案明顯指出要優化資金收支過程,提高資金使用效率,這為國庫現金管理做了良好的鋪墊。
國庫現金管理在我國首次被正式提出是在2005年,通過國務院批準由財政部與央行一起開展對中央國庫現金的管理。并且于次年頒布了《中央國庫現金管理暫行辦法》和《中央國庫現金管理商業銀行定期存款業務操作規程》兩個規范性文件,我國將國庫現金管理納入了法律范疇,體現了嚴格操作國庫管理的重要性。
2014年12月,我國首次啟動地方國庫現金管理試點,并確定深圳、廣東、上海等6個省市為管理試點。據統計,2015年試點地區共開展32期國庫現金定期存款招投標操作,累計投放7118億元,實現利息收益31.5億元。可以說,這樣的一個開始是令人振奮的。2016年4月經過財政部與央行通知,確定增加天津、河北、等15個省(區、市)為2016年地方國庫現金管理試點地區。迄今為止,我國已擁有21個地方國庫現金管理試點。
(二)地方國庫現金管理的現狀
1.試點多范圍廣。目前已經納入地方國庫管理試點有3個中央直轄市(北京、上海、天津),1個自治區(新疆維吾爾自治區),17個省市(河北、深圳、吉林、江蘇、浙江、黑龍江、安徽、福建、廈門、江西、海南、四川、陜西、甘肅、青海、廣東、湖北)。由此可見,我國地方國庫現金管理試點城市多、管理范圍廣,這標志著地方國庫現金管理在我國的普及程度。
2.國庫現金管理制度扎實。根據數據顯示,幾乎所有的省市本級建立了相對成熟的集中支付制度,并且大部分試點制定了適合自己的國庫現金管理辦法等制度。
3.國庫單一賬戶體系完備。現已地市本級為例,93.33%的建立了國庫單一賬戶,91.23%的建立了零余額賬戶,而預算單位零余額賬戶的比例為90.08%,預算外資金專戶65.96%,有64.91%建立了特設專戶,9.12%建立了小額現金賬戶。如圖1。
三、地方國庫現金管理存在的問題
目前,我國多地已經被納入地方國庫試點,并且取得了較好的成績。據數據表明,2014年年底,北京、上海、深圳、廣東、黑龍江和湖北6個省份開始進行地方國庫現金管理試點,共實施國庫現金管理商業銀行定期存款操作32期,操作規模7100多億元,共獲得利息收入99億元。但同時暴露出諸多問題。
(一)國庫基礎設備需要加強
國庫基礎數據庫從二個方面描述:一是賬戶建立不夠完整。建立國庫單一賬戶是國庫現金管理最基礎的賬戶之一,但是從表1可以看出,還有少數地市本級國庫并未建立最基礎的國庫單一賬戶,并且其他賬戶設立的比例較大,這樣離“1”個賬戶的設置有所偏離:二是其他基礎配備設施,例如地方國庫現金管理部門的設立,專業人員的招聘以及能力的培養等諸多因素均會影響地方國庫現金管理的質量。這些都需要較長時間的努力才能得到有效的結果,面對今年剛納入地方國庫現金管理試點的省市這些因素尤為重要。
(二)現金流預測體系不完整
有數據顯示,截止2014年為止,70.59%的省市自治區對國庫現金流預測仍依靠經驗判斷,采用數據挖掘技術的只有17.65%,使用經濟計量模型的僅僅為5.88%:國庫現金支出流預測依賴經驗判斷的省市自治區比例為82.35%,使用數據挖掘的省市自治區比例為17.65%,使用計量經濟模型的比例僅為5.88%。這些數據都表現出我國現金流的預測缺少科學性、準確性,且數據顯示大多數的省自治區都是靠經驗判斷的,所以數據會比較主觀化。
(三)地方現金管理缺少風險控制
管理缺少風險控制從三個方面來闡述。一是制度問題,我國目前只有二個有關中央國庫現金管理的規范性文件,所以針對地方國庫現金管理制度我國尚未制定,使得我國地方國庫在管理現金時無據可依,使得地方國庫在操作過程中存在暗箱操作的可能,并且相比于中央國庫現金管理,地方國庫現金管理顯得更瑣碎。二是地方政府的自主權,隨著分權制度的發展,地方政府被賦予的權力越來越大,例如當通過商業銀行存款方式運作時,資金分散在不同的商業銀行中,使得部分現金不在中央的管轄之內:并且隨著地方權力的增大,各種貪污腐敗的事情也是有增不減,加大了地方國庫現金管理的風險。三是操作風險,如果存在通貨膨脹,當國庫現金進入商業銀行,則會影響公民手里的現金,這樣影響了基礎貨幣的運行,不利于地方國庫現金的管理。
四、解決地方國庫現金管理問題的對策
(一)建立基本的管理制度
1.建立健全的法律法規制度。我國地方國庫現金管理需要法律法規做堅實的后盾,相關部門應根據地方管理制定針對地方國庫現金管理出臺相應的法律法規,從法律上明文規定地方國庫現金管理的目標、流程等。明確地方政府、銀行以及地方國庫之間的責任及權利。建立健全的制約機制,一切跟地方國庫現金管理有關的各級政府、銀行、部門等權利機關嚴格明確責任、互相牽制,做到各司其職、各負其職。
2.建立健全的賬戶管理體系。建立國庫單一制度,就是指地方財政部門應將所有支出資金納入預算內,實行真正的“1”個賬戶,計入國庫單一賬戶,提高地方國庫現金管理的透明度;規范地方國庫內部賬戶的管理權限問題,實行2人同時管理或者多人進行管理,將預算外資金全部納入預算內管理。
3.其他基礎制度的建設。例如地方國庫現金管理機構的建設,設立專門的機構負責追蹤現金的流出項和流入項,日結算或半日結算資金流出量、流入量、上交量等等,并且嚴格核對有關部門現金用量,防止資金的流失:再如專業人員的配備以及能力建設等,提高工作人員的專業素養和各種能力在現金支付發生時尤為重要,建議地方政府在工作人員上崗之前進行為期較長和質量較高的培訓,然后對上崗員工進行定期的繼續教育。
(二)建立精確的現金流量預測機制
要想得到準確的現金流預,必須要有精確、及時的現金流數據,而預測的核心是建立現金流量的基礎數據庫。目前為止,我國已有部分省本級、地市本級采用預測現金流的精度達到旬的、周的以及天的,數據顯示,截至2014年,國庫現金流預測精度達到季度的省市自治區本級為14.29%,精確到月度的比例為42.68%,精確到周的比例為28.57%,以及精確到天的為14.29%:現金流預測精度達到季度的地市本級的為15.48%,精確到月度的為54.76%,精確到周的比例為9.52%,以及精確到天的為13.1%。這些數據表明,要想完善國庫現金流量機制必須從以下三點做起:一是建立精度較小的現金預測流,最好以日、周為基礎精確度,以旬、月以及季度為輔助精確度,強制地方本級以及省市自治區本級執行,圍繞著基礎精確度展開一系列的實施步驟和管理辦法,只有一步步做到位,才能更有把握的預測現金流量;二是選擇得當的現金流量測算方法。國庫現金流量測算方法有經驗經驗分析預測法和計量經濟模型預測法,經驗分析法是指主要根據管理人員的經驗,以過去發生的數據為基礎,根據過去所擁有的現金流量,預測所需要的未來的現金流。經驗分析測算法太過絕對化,并且太簡略,科學性差。計量經濟模型預測法指對基礎數據進行統計計量,有回歸分析預測法和時間序列預測法,計量經濟模型預測法科學性強,結果準確,但是得出結果的時間較長,成本較大。
(三)建立地方國庫現金風險控制機制
不管開展什么樣的國庫現金管理都要保證我國國庫資金的安全不受到威脅。我國地方國庫現金管理還處于初始的探索階段,操作規模不宜太大,可以按照以往的操作量和近幾年的收益額科學地得到合理的規模量。或者選擇庫存增量來計算,即是在財政預算的基礎上,按增量庫存的比例進行國庫現金商業銀行定期存款操作。在應對交易違約風險時,可以選擇多種質押方式,并且規定銀行要提供足額的擔保,對于一些銀行,例如盈利好的,流動性強的,以及資產規模大的銀行,可以適當地降低質押的要求。在面對一些道德風險時,應秉持公開、公平、公正的態度,要嚴格的審查參與者的資格,建立綠色陽光的操作平臺,并且及時的通過各大網站、平臺公布財政信息,鼓勵大家進行公平競爭,確保國庫現金管理能夠健康穩定的持續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