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中國共產黨第十八屆中央委員會第五次全體會議提出全面開放二孩政策,本文將對此次生育政策重大調整后對婦女勞動權益帶來的影響進行探討,并提出相關政策建議。
【關鍵詞】全面二孩;生育保險政策;企業歧視
繼2011年中國各地全面實施雙獨二孩政策,2013年實施單獨二孩政策以后,2015年中國共產黨第十八屆中央委員會第五次全體會議指出,堅持計劃生育基本國策,積極開展應對人口老齡化行動,實施全面開放二孩政策。政策實施后全國將享受二孩所帶來的人口福利,但是此次政策實施后并沒有修改相關法律法規完善生育保險等政策,因此作為生育主體的婦女的勞動權益,也將因政策的全面推行受到更大的侵害。
一、基于企業利益考慮的女性性別歧視
社會市場經濟的運行規則決定了市場主體始終在追求以最小的成本謀求最大化的利益,作為市場經濟主體的企業的的主要目的便是盈利,因為歷史傳統觀念等各項因素的影響,婦女在勞動市場中本就不占優勢,而又因其特殊的生理特征往往在經濟上存在“性別虧損”,市場依靠交換勞動價值來換取經濟效益,婦女生育、家務等活動不僅不能為企業帶來經濟上的效益,而且還大量占有了婦女的時間和精力,使婦女在市場經濟中一直處于弱勢地位。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顯示,女性的就業率比男性低了13.8個百分點,在大學畢業生中就業性別歧視更是高達29%,近20年16~59歲的女性就業率都呈下降趨勢,這些數據都顯示了婦女在求職之初就面臨著就業歧視。
二、目前我國生育保險對婦女保護的現狀與不足
為了保護緩解孕婦家庭的孕產支出,也為了降低企業的性別投入提高婦女的勞動權,國家建立了生育保險制度,生育保險是國家通過立法,在懷孕和分娩的婦女勞動者暫時中斷勞動時,由國家和社會提供醫療服務,生育津貼和產假的一種社會保險制度。
1.生育醫療服務
生育醫療服務是由醫院、開業醫生或合格的助產護士向職業婦女或男工之妻提供的妊娠、分娩和產后的醫療照顧及必須的住院治療服務。我國的醫療服務包括檢查、接生、手術、住院、藥品、計劃生育等費用,其中包括生育醫療補貼3000元。生育醫療服務有效的緩解了孕婦家庭的負擔,但是全面二胎實行后婦女生育二胎時年齡普遍偏大,無論是生理機能還是修復能力都不能和年輕孕婦相比,一胎的生育醫療補貼標準已不能滿足孕婦的需求。
2.生育津貼
生育津貼是指國家法律、法規規定對職業婦女因生育而離開工作崗位期間給予的生活費用。國際勞工組織《保護生育公約》規定在強制社會保險下根據過去的收入來提供現金津貼時,津貼標準須滿足產婦和胎兒的生育和健康。我國生育津貼制度相對完善,但是其補貼標準太低,隨著社會市場經濟的發展,懷孕支出有已經大大超出了基本工資水平,職業婦女在工作時除了基本工資外,還有福利、分紅、業績獎等多項工資,基本工資所占比重較低,連基本的生活水平都很難保障,更不用說是在支出巨大的產期了。
3.產假
產假是指在職孕婦產期前后的休假待遇。在獨生子女時期,辦理了獨生子女優待證的婦女享受35天產假的特權,如婦女完成輸卵管結扎手術、男子完成輸精管結扎手術的,分別享有15天產假待遇。全面二孩政策實行后,并沒有對的獨生子女優待政策的存續提出更進一步的解釋,生育一胎的婦女肯定不會做結扎手術,而生育二胎后結扎又是否實行此政策也不得而知。
三、二胎政策全面開啟后婦女勞動權益保護
(一)完善婦女勞動權益保護立法
縱觀國外有關生育保險的規定,其中俄羅斯規定了每一位生育婦女都享有4年半的帶薪產假,瑞士規定了16個月的帶薪產假,其中包括2個月的父育假,而法國規定了婦女生育一胎時享受20周的帶薪產假,生育二胎時享有40周的帶薪產假。我國經濟雖然沒有西方先進國家發達,但是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應當適當增加母孕假,并規定父育假將育子的義務分配給男性,一方面有利于分擔婦女作為生育主體的壓力,另一方面若男性也有生育休假,企業在招聘女性員工時也會減少一些性別歧視,此外,法國關于二胎婦女雙倍休假的政策也值得我國借鑒,畢竟在現有休假時間短的情況下,二胎時適當增加產假也有利于幫助女性更好的恢復到工作崗位中。
(二)強化婦女勞動權益保護政府責任
我國保護婦女勞動權益的立法雖多,但政府的工作效率較低,各部門要不各有其責卻不相互合作,要不工作交叉分工不明導致了行政部門間的相互推諉,種種政策性問題都導致群眾維權困難,即便維權成功也將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甚至金錢,所以首先國家應該在細化分工的同時增強各部門間的合作與溝通,另一方面也應該設立統一的監管機構,監督各部門對婦女勞動權益受到侵害后的辦事效率,實現權責統一,在程序上真正將法律與實踐相結合、維護婦女的勞動權益。
(三)增加婦女勞動權益保護救濟渠道
政府作為執法主體,是婦女勞動權益被侵害后的首要維權主體,勞動保障就業部門應該提高自己的監管力度和執法力度,一是對企業實行定期監管調查,監督其對婦女勞動權益的保障問題,完善獎懲制度以制約企業,另一方面要完善舉報監督的渠道,除設立現實舉報處外,還要充分利用新媒體,建立一套完善的網絡舉報監督系統,讓婦女在其勞動權益受到侵害時能夠高效便利的維權。我們還要發揮好社會組織的積極作用,支持工會、婦聯、共青團等充分發揮橋梁紐帶作用,發揮好社會組織的中立性、專業性和群眾性,幫助婦女維護自己的勞動權益。
作者簡介:夏夢雅(1993.8-),女,貴州畢節人,本科,江蘇大學法學院,主要研究方向:經濟法。
參考文獻:
[1]蔣小華.二胎政策對女性的不利分析[D].山西師范大學,2015.
[2]田玨婧,雒 彬.淺析單獨二胎背景下女性勞動權益保障[D].上海政法學院,2014.
[3]王聽.公平正義理論視角下的婦女勞動權益研究[D].鄭州大學,2015.
[4]趙肴.基于社會性別視角的婦女勞動權益保護問題研究[D].安徽財經大學,2014.
[5]茅倬彥,羅昊.符合二胎政策婦女的生育意愿和生育行為差異——基于計劃行為理論的實證研究[J].人口研究,201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