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冠京

前幾天,因好友工作調動,幾個朋友一起為其餞行。席間大家七嘴八舌聊到了幸福,先是搶著說自己小時候,穿著如何帶補丁,吃得如何不飽,住得如何擁擠,接著介紹自己現在外衣幾千元,房子幾室幾廳……
聽了半天,變化都是翻天覆地的,所享受的衣食住行都是自己應得的,沒有一句感恩的話語。接下來便是物價太高了,油價太貴了,孩子補課錢太費了,牢騷一片。
關于幸福,儒家頌揚“孔顏之樂”的安貧樂道,贊嘆的是“曾點之志”的樂山樂水。孟子論述的則更為具體,認為君子有三樂:“父母俱存,兄弟無故;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道家的老莊主張順其自然、“見素抱樸”,認為合于道或自然,順從人和物的天性才是真正的幸福。
“廣廈萬間,夜眠七尺;珍饈百味,不過一飽。”作為物質形態存在的人壽命不過百年,能夠享用的衣食房車等物質資源有限。當一個人的物質條件達到足以滿足基本生活所需后,再多的物質資源、財富所能帶來的物質幸福和滿足便會遞減甚至停止。這就是著名的“邊際效應”理論。因此,盡管人的幸福物質是基礎,錢是關鍵,但并不是隨著物質的增加而無限增長,更不是錢有多少,幸福就有多大。
人人都向往和追求幸福,為什么物質如此豐富,生活如此富足的人還感覺不到幸福?原因種種,我想不懂得感恩應該是至關重要的一條。
在這個五彩紛呈的世界里,漫漫人生旅途中,我們有太多的人和事需要感恩:感恩父母,因為他們給了我們寶貴的生命;感恩老師,因為他們給了我們無窮的知識;感恩朋友,因為他們給了我們克服困難的力量;感恩同事,因為他們給了我們支持和幫助;感恩周圍的一切,因為他們給了我們和諧健康的成長空間……
羊有跪乳之恩,烏鴉有反哺之情,何況我們這些有血有肉有靈魂的人呢?山感恩地,方成其高峻;海感恩溪,方成其博大。在我們身邊,每天都有感恩的故事發生,如果用心體會,時時都會有沁人心脾的溫馨。花兒之所以嬌艷,是因為它在感激泥土的栽培;小草之所以堅強,是因為它在報答大自然給予它的生命;鳥兒的歌聲之所以動聽,是因為它在感謝讓它一展歌喉的森林……一切之所以美麗,是因為它們擁有一顆感恩的心。
孩子只有學會了感恩,才能以友善之心對待他人,才會更珍惜擁有的一切。
贈人玫瑰,手留余香。
尊重他人,才能得到他人尊重,懂得感恩他人,才能真正幸福。懷著感恩的心,珍惜你已擁有的幸福,并將這種幸福回饋、傳遞給更多的人,那么,你將是一個幸福的富翁,你的幸福銀行卡將永遠不會透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