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萌萌
【摘要】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企業的財務管理目標也發生了巨大改變。目前,所有企業都將企業價值最大化作為了本企業的最終目標。但是企業的資本結構是否達到最優直接影響著企業財務管理目標能否實現。因此,一個企業要想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站穩腳跟,實現企業價值最大化的目標,就必須要建立科學合理企業資本結構。本文通過對企業財務管理目標的闡述,分析企業財務目標和資本結構優化的關系,并提出了企業進行資本結構優化的具體措施。
【關鍵詞】財務管理光 資本結構 企業價值 措施
一、企業的財務管理目標與資本結構的含義
企業財務管理目標能夠直接體現企業的發展現狀,在現代企業發展中,其財務管理的最優目標是實現企業價值最大化。企業的價值與企業利潤是不相同的,企業價值包括創造的價值,還包括企業的潛在發展能力與獲得利潤的能力,但是企業的利潤僅僅包括創造的新價值。企業財務管理將價值最大化作為最優的目標考慮了可能存在的風險與實踐價值的影響,在風險與報酬能夠達到平衡的狀態可以獲得價值的最大化。財務管理最優目標是實現價值最大化的主要原因。
二、企業財務管理目標與優化資本結構之間的關系
企業財務管理目標的實現是企業資本結構優化的前提。企業的財務管理的最重要的目標是實現企業價值的最大化,同時也是企業財務管理的最科學合理的目標。企業價值的最大化目標充分的體現了企業對經濟效益的追求。企業要實現企業價值最大化目標,促進企業資本結構的優化,就要協調好企業資本和資產結構、企業各方面的收益和成本各方面之間的關系,實現企業籌資管理目標、投資管理目標、企業經營運行資金管理目標、企業的利潤分配管理目標。只有協調好這些因素的關系,才能促進企業的資本結構的優化,獲得企業資本結構的合理的平衡點。
影響企業資本的結構因素是不斷變化和發展的,因此,企業在財務管理目標的過程中,要考慮到資本結構的動態性,對企業發展目標進行全面的分析。了解企業能夠承受的最大的負債程度,要對企業的經濟效益預期變化進行預測,并在此基礎上對資本機構進行實時的調整,利用財務杠桿對企業的籌資行為進行約束,達到平衡企業經營、財務風險以及企業盈利能力之間的關系,在這些變化的過程中,優化企業的資本結構。
對資本結構進行優化可以促進財務管理目標的實現。企業要在市場經濟的改革和發展中獲得持續性的發展,對資本結構進行優化時非常必要的。企業的結構優化對企業投入資本的收入和資產的收益具有重要的影響,若企業總的投產收益率低于市場平均投資收益率的話,就說明該企業在管理和經營的過程中存在問題,因此,企業要獲得生存和發展,就要改進企業在管理和經營過程中的不足之處,保證企業在市場經濟中的競爭力。
三、財務管理目標下資本結構存在的問題
(一)負債結構不合理
目前,企業的流動負債資本占總負債資本比例較高,會造成企業在金融危機中,遭受過大的沖擊或者重大的打擊;在負債過多的情況下,很容易遇到資金周轉問題,使企業的信用風險和財務風險大大的提高,給企業的生產經營狀況帶來嚴重困擾。
(二)資本市場不完善
從目前來看,我國的資本市場規模偏小,資本市場缺乏流動性,特別是國有股的流動性不強,整個運作處于固定狀態。衡量和確定市值與盈利能力基本依靠原值或凈現值來進行,其評估的結果不夠準確。由于以上原因,企業的運營資本活動將會面臨困難,資源結構與國家產業政策嚴重不符,不能合理調整經濟的結構,是資本市場抗風險能力明顯下降。
(三)股權融資偏向嚴重
一般而言,企業在進行融資時,首選是內部融資,然后再進行外部融資。而我國企業內部融資比例低說明企業過分依賴外部融資的渠道和環境,來擴大生產規模,導致內部積累不多,使得企業缺乏主動性。我國企業選擇融資方式不協調、內源融資比例過低等問題。
四、完善企業財務管理目標下資本結構優化的建議
(一) 努力降低籌資風險
企業在選擇籌資渠道和方式時,應該根據自身的實際狀況及經濟政策,選擇適合本企業的發展方式和渠道;嘗試多元化的融資渠道,分散籌資風險;有效地利用內部資金,在經濟效益的基礎上有所升高,提高公積金、公益金提前比例,擴大自有資本規模,提高自有資本充足率,不斷增強企業競爭力,使企業籌集到更多的內部資金以改良企業資本結構。
(二)建立資本結構動態化的機制
企業資本結構應與企業發展戰略相協調,不斷適應發展戰略對資本結構的要求。對于任何一個企業來說,由于市場的供求關系處于經常性的變化之中,資本的構成情況也在不斷發生變化,資本結構總是呈現動態的狀況。對于資本結構的管理,應建立財務預警體系,時時適應環境的變化,采取相應的策略。同時,公司在選擇融資工具時,應注意利用可轉換優先股、可贖回優先股、可轉換債券及可贖回債券等有較好彈性的融資工具,保持彈性的資本結構。
(三)實現融資方式多元化
根據現代資本結構理論,負債融資對企業來說各有利弊,雖然能減少企業的稅額,使企業市場價值增值,約束經營者行為,激勵經營者的工作積極性,但隨著負債的增加,企業所面臨的財務風險和破產風險也將增大,產生的財務危機成本和代理成本與企業價值成反向關系。因此,企業應把負債水平控制在一定限度內,在債務上升帶來的稅收效應和債務上升產生的財務危機成本以及代理成本之間達到均衡時,企業的資本結構才達到最優。另外,企業在采用負債融資時,如果采用以銀行貸款為主的負債方式,同其他負債籌資方式相比,將大大提高財務風險,潛在的融資成本必將提高,從而抑制企業價值最大化的實現。
參考文獻:
[1]王萍. 試論企業財務管理目標與資本結構優化[J]. 時代金融,2014,21:132+134.
[2]劉乃歌. 關于企業財務管理目標與資本結構優化的思考[J]. 財經界(學術版),2014,20:173+175.
[3]高冬. 淺析企業財務管理目標與資本結構優化[J]. 中國市場,2014,52:166-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