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莎莎
一、背景
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背景下,商業銀行面臨的市場競爭日趨激烈,客戶對銀行業的服務也提出更高的要求,如何通過優化業務流程,提升專業化、標準化業務處理水平,從而提高客戶資金運轉效率,鞏固客戶關系,是現代商業銀行面臨的巨大挑戰。只有以客戶為中心,在安全運營、防控風險的基礎上,為客戶提供更加高效、快捷、專業的金融服務,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占有一席之地。IT藍圖在全國成功投產后,我行的收付清算工作以“前臺操作后臺化、后臺操作集中化、集中操作專業化”為主線,圍繞提升客戶體驗、減輕前臺負擔、壓降營運成本的總目標,挖掘系統功能潛力,推進業務流程整合,逐步實現國內跨行匯入匯款一級分行集中處理模式,為提高網點效能,提升客戶滿意度,起到了良好的促進作用。
支付清算系統的建立和設置一直秉承高效、安全、便捷的運營原則,為支持經濟發展助力。中國銀行在提升客戶體驗上,近些年多措并舉狠抓直入賬率,力爭最大限度減少人工操作環節,目的就是提高客戶滿意度。
二、現狀
直入賬不僅包括從我行匯出的業務,還包括從外行發起的匯入業務,在實際操作過程中,由于客戶提供信息的不完善、不準確,以及經辦柜員操作的人工疏忽,導致直入賬問題成為國內支付結算業務中的重點與難點。同時,非直入賬在匯出和退匯過程中增加了時間耗費,而且手續費在匯出時已經從客戶賬上扣除或者通過現金前端收費收取,即便無法入賬,手續費也無法返還。
結合日常工作實際,就發起的匯出業務而言,首先是通過外圍的大小額系統經辦錄入、復核,依據就是客戶所提供的信息,然后進入人民銀行資金清算平臺,經過處理后匯入對方賬戶,遇到匯入賬戶與實際不符時,系統將自動退匯。在發起業務時,必須先搜索查出對方行行號,柜員錄入時需同時錄入收款人名稱和賬號,如果客戶之前向同一外行賬戶有過歷史交易,在輸入收款人賬號后會自動回顯收款人名稱,經辦柜員需核對系統回顯的收款人名稱與客戶提供的收款人名稱是否一致。即該系統僅能自動校驗賬號與戶名,無法自動校驗與上次匯入行名稱是否一致。此外,系統通過輸入賬號回顯的是最后一次交易賬戶名稱,而非已經成功入賬的名稱,即如果客戶第一筆匯款未自動入賬,第二次輸入該賬號仍然回顯錯誤的賬戶名稱。綜上原因,在辦理國內支付結算匯出業務時,經辦柜員的嚴謹性、細致性和客戶提供信息的準確性,直接影響直入賬率。
三、設想
目前,中行系統內已經實現全行一本賬,但是各家商業銀行的客戶信息,包括客戶名稱、賬戶名稱、賬戶類型、賬號、狀態、開戶機構等等所有信息都是相互獨立的,僅供本行內部的查詢和使用,外行系統針對某個賬號無法進行任何介入和干預,這一方面是出于對客戶信息的保密和保護銀行商業秘密的要求,另一方面也間接導致銀行之間信息無法共享。金融機構之間跨行轉賬由于賬號和名稱不一致導致的不能直入賬、查詢查復、退票、退匯、落地處理等情況時有發生,影響了客戶的資金周轉,也影響了經濟效率;同時增加手工處理環節,滋生操作風險。
現在跨行匯款方式多種多樣,網銀、手機銀行、ATM機等,跨行匯款時,客戶必輸項通常有收款人的賬號、戶名、開戶行、匯款金額等。通過電子渠道匯款時系統已經實現了校驗功能,20秒系統自動檢索和校驗,若不一致報錯則自動返回不成功。為了提高各行的直入賬率,筆者認為,從柜臺操作層面來看,可以借鑒電子渠道的先進功能,構建以中國人民銀行為核心和樞紐的信息共享平臺是可行的。比如目前各行使用的“人行聯網核查公民身份信息系統”一樣,建立一個各家銀行賬戶核對系統,通過設置系統登錄的操作員和密碼,查詢非本行的賬戶部分信息,系統的運行時間可控制在與國內支付結算業務的時間一致。考慮到內控管理要求和人員權限,查詢業務分由業務經辦人員發起和業務經理授權的分層管理體制,通過授權之后,操作員的權限僅限于用銀行名稱和賬號查詢賬戶名稱與開戶行,同時顯示開戶行行號、地址、電話、郵編、最后更新時間等基礎信息,而對賬戶余額、開戶時間、交易明細、憑證號碼、關聯賬戶等涉及客戶隱私且與匯出業務無關的其他信息不予顯示。經辦柜員查詢之后,通過查詢結果進行系統錄入,完成該筆支付,如果卡號或賬號不正確,將提示無此卡或賬號,與此同時,對有過歷史交易的賬戶,系統可以自動回顯成功入賬時的行號和賬戶名稱。
為了更加規范該信息平臺的運用,控制前臺柜員查詢的隨意性,在核心系統中增加能夠匯總經辦人員每日查詢的賬戶、查詢時間、查詢結果(如正確、銷卡、不存在等)等信息,在網點營業結束后打印匯總表加蓋私章,作為柜員傳票。
四、實現途徑
對于該信息共享平臺的建立和管理,應以中國人民銀行為核心和主導,在人行相關制度允許的范圍內,在保證客戶隱私和賬戶安全的前提下,先由各參與銀行與人行簽訂相應的協議,明確各參與行的職責和權利,然后根據協議內容將系統內的賬戶相關信息進行篩選,形成數據庫導入該信息平臺。人行根據各行提供的信息進行歸類,同時通過設定各行對該平臺的使用時間、使用權限、使用方法、使用內容等進行監督和控制。各參與行也有權保護本行的客戶信息,對人行違反協議泄露客戶信息和秘密的,有權提起行政復議或行政訴訟。
五、現實意義
如果該信息共享平臺得以建立,對客戶而言,不僅能夠保證客戶資金及時入賬,減少因未能直接入賬所帶來的時間和精神消耗,降低時間成本和人力成本,還能省去因未能及時入賬而付的手續費,降低資金成本。對各參與行而言,除了能減少前臺柜員操作的失誤,減輕因非直入賬而與客戶溝通聯系等一系列后續工作以外,還能提高直入賬率,保證支付結算平臺的順暢運行。通過更加優化的管理直入賬率方式,挖掘內生動力,強化系統流程改造,使客戶更加方便、快捷地匯劃資金,實現我們建立支付清算體系的最終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