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低碳經濟時代,物流服務在人們生產和生活方式的轉變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文章從低碳經濟的視角出發,對有關物流服務低碳化、物流服務創新及實證研究方面的內容進行梳理。最后,根據文獻綜述的結果,提出關于低碳經濟下物流服務發展的未來研究方向。
【關鍵詞】物流服務 低碳經濟 綜述
經濟發展逐漸向低碳模式過渡,物流活動在其中扮演者重要較色。低碳物流服務對低碳經濟發展的重要作用在于從運輸、倉儲及逆向物流等過程減少碳排放,促進消費者低碳生活方式的形成。本文從低碳經濟的角度出發,梳理低碳物流服務的研究現狀,提出低碳經濟下物流服務未來的研究方向。
一、物流服務低碳化
目前,我國部分物流企業已開始利用多種運輸方式、綠色物流及加強物流基礎設施建設來打造低碳物流體系。但也存在很多問題,如政策法規不健全、人們對“低碳物流”認識不足、物流管理人才短缺、低碳物流能源消耗大且污染排放嚴重,物流企業成本過高等[1]。
(一)物流服務與碳排放。管理方面,學者們發現碳稅的征收狀況影響碳減排效果,通過物流優化網絡建立物流配送新模式[2],通過多式聯運可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資源整合方面,可通過優化物流格局和物流集成降低能耗。目前大都從物流運作模式、物流網絡和物流資源整合幾個角度研究物流服務與碳排放的關系。
(二)推動低碳物流發展的建議。我國企業的低碳物流意識低、物流配送資源缺乏、配送組織效率過低、物業人員素質普遍不高及政策法規不健全是物流服務低碳化發展的障礙。為了促進物流的低碳化發展,政府和企業均應采取相應的措施。政府應盡快制定出臺與低碳物流及產品回收的相關標準與規范,限制交通流,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改善政府部門對物流產業的協調與管理機制[3];企業應樹立正確的低碳觀念,開發低碳物流技術,發展先進運輸方式,創新人才評價體系。
二、低碳物流服務創新
物流服務的創新方向有兩個,一是對服務模式和手段的創新;二是通過改善服務質量、內部管理和客戶維護來提高執行力[4]。技術層面的創新可從提高物流信息化程度、發展綠色低碳運輸、推廣綠色包裝和整合資源、加強電子商務與物流的融合幾個角度考慮;規劃層面的創新,可從宏觀產業布局及微觀企業物流方案的制定出發;政策層面的創新則需要政府推出新政策。同時,物流企業服務的創新還需要注重利用外部關系挖掘網絡異質資源、重視企業自身動態能力的提高[5]。還可通過商業模式創新,在一定程度上促進物流產業的信息融合,克服市場分割、企業規模小、信息不對稱造成的整個物流行業服務效率和能源利用率不高的問題[6]。
目前,學者們傾向于從三方物流和四方物流服務創新促進物流的低碳化發展:一方面是借助于三方物流模式實現逆向物流的發展;另一方面是通過四方物流平臺的構建,將信息和金融支持引入到物流體系中,這是實現低碳經濟發展的有效路徑。但我國目前的物流體系的發展仍以三方物流為主,且逆向物流體系的建設十分薄弱,四方物流體系也僅是剛具雛形而已。
三、實證研究方面
學者們分析了我國制造業、道路運輸業、物流運輸業和農產品等行業的現代物流發展現狀,總結其特征,提出建議。
制造業方面,學者們分析了我國制造業的物流現狀,提出適用的低碳物流配送模型;道路運輸方面,低碳物流理念的樹立是基礎,運輸方式的改變是實現物流低碳轉變的突破口;港口物流低碳化發展方面,學者基于低碳經濟視角測算寧波市港口物流對城市環境的負面影響[8],港口物流業可從做好低碳港口發展規劃、技術支持及發展激勵機制四個方面科學推進低碳港口物流業的發展[9];農產品現代物流發展方面,農產品物流發展滯后,流通成本高,低碳經濟下要縮短農產品物流鏈,加強物流基礎設施建設,建立完善的農產品物流信息平臺,大力發展農產品第三方物流,提高農產品物流標準化水平[10]。
可見,目前關于通過物流服務實現低碳發展的實證研究主要集中于制造業、道路運輸業、港口和農產品等領域,而對涉及的其他領域的研究還很匱乏,尤其是具有單件作業量小但訂單量極其巨大的快遞行業。
四、結論
本文梳理學者們研究成果的基礎上,發現學者們關于低碳物流的研究比較全面。但在物流服務創新方面,所提到的逆向物流與四方物流模式的發展,現實中還不具備實施的基礎,應進一步探討其轉變方式。在實證研究方面,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制造業、道陸運輸業、港口及農產品物流方面,而未涉及物流服務的其他行業,未來可進一步對其他行業的低碳模式進行研究。
參考文獻:
[1] 趙建寧.低碳經濟下發展低碳物流所面臨的問題及對策[J].山東社會科學,2014.
[2] 朱莉.低碳經濟下物流優化設計的網絡均衡分析[J].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2013.
[3] 翟勇洪.低碳經濟視角下的現代物流發展策略研究[J].現代管理科學,2013(6).
[4] 姜燕寧,郝書池.基于低碳經濟的物流服務創新研究[J].湖北社會科學,2012(1).
[5] 田雪,司維鵬,楊江龍.網絡嵌入與物流企業服務創新績效的關系——基于動態能力的分析[J].技術經濟,2015(1).
[6] 黃山,范潔文,鄺偉鵬.基于信息整合的低碳物流商業模式創新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5(5).
[7] 夏文匯.基于低碳經濟的鋼鐵生產物流配送模型研究[J].重慶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2010,(10):47-54.
[8] 李秋正.低碳經濟視角下港口物流對城市環境的負面影響研究——以寧波為例[J].生產力研究,2011,05:72-75.
[9] 葛衛芬.低碳港口物流業發展的思考[J].經濟體制改革,2011,01:171-173.
[10] 郭曉莉,宗穎生.低碳經濟下我國農產品現代物流發展對策[J].中國流通經濟,2012,06:41-44.
作者簡介:鄭樂樂(1991-),女,漢族,山東棗莊人,山西財經大學管理科學與工程學院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技術經濟理論方法與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