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凡
【摘要】審查逮捕是偵查監督部門的一項主要工作職能,新《刑事訴訟法》對逮捕條件作出了重大修改,如何準確、及時適用逮捕措施,既發揮其打擊犯罪、維護社會秩序的重要作用,保證偵查、起訴、審判活動的順利進行,又保障當事人合法權益、確保案件質量、避免浪費司法資源,是擺在偵查監督部門面前的一項新的課題。近年來,郴州市蘇仙區檢察院審查逮捕案件的不捕率略升高趨勢,本文試以該現象為視角進行思考和分析,謹供參考。
【關鍵詞】刑事審查 逮捕案件 不捕率 升高的原因及 對策
一、不捕案件基本情況
2015年,蘇仙區檢察院共受理各類刑事提請逮捕案件314件401人,不捕80件108人,不捕案件和人數分別占受理總數的25.5%和26.9%,與2014年不捕數相比,分別增加2.5%與0.8%,不捕率略呈上升趨勢。其中,不構罪不捕7件7人,存疑不捕46件70人,無逮捕必要不捕27件31人,分別占不捕案件件數8.75%、57.5%、33.75%,存疑不捕占比將近60%。
二、不捕率升高的原因分析
(一)新《刑事訴訟法》對逮捕的適用范圍作出具體規定和對未成年人慎用逮捕措施。
1996年《刑事訴訟法》籠統將“社會危險性”作為逮捕的適用條件,對其范圍沒有限定,案件承辦人容易受慣性從重思維影響;修改后《刑事訴訟法》將社會危險性具體化,明確為五種情形,減少了案件承辦人擴大逮捕的適用范圍,這是不捕率升高的一個重要原因。1996年《刑事訴訟法》規定了被取保候審、監視居住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違反有關規定的,應當予以逮捕。修改后《刑事訴訟法》將“應當”逮捕修改為“可以”逮捕。同時,對于不能提供保證人、繳納保證金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怎么適用強制措施,1996年《刑事訴訟法》沒有明確的規定,修正后《刑事訴訟法》對這類情況明確為可以監視居住,這就意味著這類情況最高只能適用監視居住,而不能轉化為適用逮捕措施。同時,修改后的《刑事訴訟法》第二百六十九條的規定也嚴格限制了對未成年嫌疑人、被告人適用逮捕措施。
(二)公安機關與檢察機關的刑事司法價值取向不一致。
不可否認的是,公安機關長期處在打擊刑事犯罪的“第一線”,工作任務較重,工作壓力較大,因而在執法理念上,仍或多或少地存在“構罪即捕”等觀念,將一些不構成犯罪的案件和輕微刑事案件也向檢察機關提請批捕。同時這些傳統的執法習慣通常來源于多年積累的辦案經驗和工作方法,已經形成了較為固定的模式,一時難以徹底轉變。而檢察機關貫徹寬嚴相濟的刑事司法政策,注重刑事和解,對一些輕微刑事案犯罪嫌疑人和社會危害性不大的初犯、偶犯、從犯因無逮捕必要而不捕。
(三)公安機關辦案人員業務水平良莠不齊、報捕案件質量不高。
近年來,公安機關公開考錄了大批公安干警,有不少是非偵查、法律專業科班出生,而很多警校科班生由于種種原因沒有選擇公安職業,現有偵查人員業務水平良莠不齊,在辦案的過程中部分偵查人員暴露出證據意識不強、不善于固定證據、違反辦案程序收集證據等薄弱環節,報捕后常因證據不足或者已收集的證據被作為非法證據予以排除不捕,導致不捕案件進一步增加。例如我區公安機關在辦理陽某(未成年人)涉嫌販賣毒品案,偵查人員在立案前就采取訊問手段取證,以及在無法聯系其法定代理人到場的情況下,沒有通知其成年親屬或有關組織代表到場,導致該案件所收集的犯罪嫌疑人的訊問筆錄作為非法證據而被檢察機關予以排除。
(四)公安機關因擔心案件當事人纏訪鬧訪而將案件報捕至檢察機關轉移矛盾。
公安機關在辦理一些刑事案件的過程中,犯罪嫌疑人明顯不具備逮捕的條件,但是公安機關迫于受害者一方的纏訪鬧訪,為轉移矛盾,將明知達不到逮捕條件的案件提請檢察機關批準逮捕。這樣的做法不僅助長了不捕率,同時也耗費了大量的司法資源,不利于保障當事人的合法權利。
(五)檢察機關將“逮捕瑕疵率”作為目標考核指標。
所謂“逮捕瑕疵率”是指檢察機關對犯罪嫌疑人作出批準逮捕決定后,法院判決為拘役、管制或單處罰金刑罰案件的比例。近年來,“逮捕瑕疵率”是檢察機關內部考核一項重要指標,超出比例就會被扣分,這一硬性的指標對于尊重和保護人權,化解社會矛盾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辦案人員在面對可能成為“逮捕瑕疵”的案件,在捕與不捕之間抉擇時,該項指標會成為一項重要的干擾因素,最終選擇不批捕,人為的控制“逮捕瑕疵率”會導致不批捕擴大化,這也是可能導致刑事案件不捕率偏高的一個因素。
三、降低不捕率、提高辦案質量的對策與建議
針對以上分析出來的原因和問題,在準確把握批捕條件的前提下,建議強化以下幾項措施,以提高辦案質量,適當降低刑事案件不捕率,最大程度避免浪費司法資源,營造出良好的法治環境和司法效果。
(一)建立初審制度,嚴把案件質量關。加強與公安機關的溝通協作,將部分案件質量不高的報捕案件解決在報捕之前。在審查公安機關報捕卷宗時建立初審制度,要求專人專門負責審查,合格的依法收卷;不合格的提出意見要求公安機關補查再報;這一舉措可以有效提高公安機關報捕案件的質量。
(二)建立協調機制,定期召開聯席會議。定期與公安機關召開聯席會議,總結前期工作開展情況,分析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并找出解決措施,研究部署下一階段的工作,從而提高審查逮捕案件的質量。就偵查報捕工作中存在的問題交換意見,加強公安機關偵查工作的證據意識和犯罪構成意識,既要注意揭露犯罪。
(三)加大培訓力度,提高自身辦案水平。“打鐵先要自身硬”。檢察人員應加強鉆研業務知識,提高業務素質和執法水平,準確掌握逮捕條件,避免該捕的案件不捕。一是加強政治教育,教育干警要樹立正確的執法觀念,依法辦案、秉公執法,不辦關系案、人情案,不怕當事人上訪,不以批捕數量的多少來衡量自己的工作業績。二是加強業務培訓,切實提高干警的辦案能力和水平,從根本上保證審查逮捕案件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