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文軍
【摘要】廣西汽車產業整體上發展態勢良好,但在競爭力方面存在自主研發能力薄弱、資金投入不足、技術人才匱乏、產業結構不夠完善等問題。據此,提出鼓勵汽車企業加大經費投入,出臺相關產業扶持政策,調整整車企業的產品結構等對策。
【關鍵詞】汽車產業 競爭力 對策
經過近五十年發展,廣西汽車產業從無到有,形成了相對較完整的產業鏈,具備了一定的市場占有能力,是廣西重要支柱產業,也是重點發展的14個千億元產業之一。但與我國上海、廣州等較發達工業城市相比,廣西汽車產業的競爭力相對薄弱。因此,探析導致廣西汽車產業競爭力不強的問題,對進一步發展廣西汽車產業具有現實意義。
一、廣西汽車產業競爭力存在問題
(一)創新匱乏,自主研發能力有待提高
由于我國整體工業技術的缺乏,汽車企業大多選擇“市場換技術”,依靠引進國外技術,模仿外國設計,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少,缺少自己的特色,自主技術得不到發展。特別是廣西地處相對貧困地區,經濟社會資源有限,使得廣西汽車產業更是缺少技術研發和創新能力以及先進生產設備的支持,在生產技術上、營銷模式上、經營策略上仍大量模仿或依賴外國企業或國內較先進企業。同時廣西缺乏發展汽車產業所具備的相關資源要素,導致在生產經營、管理決策上缺乏創新。雖然近年來,廣西政府開始注重自主創新的引導,經過多年的努力進取,部分地區如柳州汽車產業發展已獲得令人歡喜的效果,但是汽車產業的發展不僅僅是個別企業的發展,而是需要整體水平的上升。多數地區汽車產業依然缺少強有力的技術支持,缺乏源源不斷的先進技術平臺做后盾,廣西汽車產業整體水平仍難以得到實質性的提升。
(二)投入不足,技術人才缺乏
汽車產業能否得以健康持續發展,需要依靠先進的生產技術及研發技術投入的支持,更離不開科技人才的支撐。但廣西汽車產業的研究與開發(R&D)投入比例偏低,比如2013年,廣西汽車企業每萬元營業收入用于R&D 是78元,在全國居于第13位,導致產品技術含量低,盈利能力差,缺乏核心專利等問題。汽車產業是一個綜合大載體,涉及學科領域較多,需要橫跨多個知識領域的復合型技術人才,但廣西在技術人員這方面顯得較為薄弱。一是在自我培養方面,當前部分廣西各大中專院校設立汽車相關專業,但是相關資金投入有限,各大院校基本缺乏強大豐富的設備支撐,缺少供學生參加實訓的培訓室或者實驗室,阻礙了自身技術人員的培養。二是在人才引進方面,由于廣西經濟發展水平跟其他發達城市相比處于較低水平,產業平均工資水平偏低,難以吸引外來高素質技術人才。
(三)相關產業規模較小,產業結構不夠完善
與整車生產相比,廣西汽車零部件行業發展相對滯后,產業開發水平較低,造成廣西汽車零部件行業出現“短腿現象”,制約廣西汽車產業的平衡發展。廣西汽車產業從1969年生產的第一輛“柳江”牌汽車開始,到2013年實現汽車工業總產值1891.2億元,整體規模不斷壯大。但是廣西零部件產業未能充分體現己具備的整車發展優勢,發展相對滯后,并且零部件企業處于分散狀態,難以實現產業化的集聚效應。其結果表現為廣西相關產業生產規模較小,除了發動機生產達到了規模效應,其他零部件如沖壓件、簡單機加工件普遍存在配套范圍小、重復設點、重復生產等現象,不利于企業規模的拓展以及產業結構的完善。另外,產品結構方面也有問題。廣西整車仍以附加值較低的微型客車及貨車為主,缺乏附加值高、面向家庭的中高級轎車系列產品,與上海、廣州等汽車產業較發達地區相比,整車設計主要依托上海通用,廣西本土轎車自主設計和研發能力較弱,整車產品結構不合理,直接導致廣西轎車產業發展相對滯后。
二、提升廣西汽車產業競爭力的對策
(一)鼓勵汽車企業加大經費投入,吸引優秀人才
汽車產業的創新能力強弱離不開資金的大量投入,特別是在基礎研究、技術挖掘等領域,需要雄厚的資金投入作支撐。廣西汽車產業競爭力較弱的原因很大一部分是由于廣西汽車產業的資金投入不夠,自主創新能力不足,缺少自己的特色,企業的知名度相對較低。針對這一問題,汽車企業可以有計劃地選送員工到其他發達汽車企業甚至國外進行培訓學習,積極同國內外優秀的汽車企業交流合作,學習優秀技術以及借鑒經驗;同時加大資金投入吸引優秀人才,在技術人才工資這一方面,可以適當增加投入吸引外來優秀人才,或者通過設置創新產品獎勵等鼓勵員工自主創新,著重致力于品牌的研發,從根本上提高自身的自主創新能力,全面提高企業的科技創新水平。
(二)出臺相關產業扶持政策,加快發展速度
一方面,政府可以出臺一些稅收減免、技術研發補貼獎勵等優惠政策鼓勵企業自主研發,提高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幫助企業分散創新成本,保證企業的資金周轉得到持續經營。另一方面,政府應該加大投入創辦節能汽車消費的補貼,鼓勵消費者購買小排量汽車,間接支持和引導企業開創節能產品,不僅能夠對社會資源進行有效的利用,還能減少汽車排量對空氣的污染,減少汽車消費增多后造成環境問題的后顧之憂,保證市民良好的生活環境,保障產業的可持續發展性。
(二)調整整車企業的產品結構,優化產業結構
完善相關產業的發展,優化汽車產業結構。一方面,在鞏固現有市場地位的基礎上積極調整整車企業產品結構。在擴大微型車國內領先優勢的同時,以中型轎車為突破口,重點發展面向家庭的轎車及乘用車,生產不同排量的系列新型轎車產品;加快重型載貨車、低底板公交車、高檔大型客車發展,占領國內高檔商用車市場;積極推進新能源汽車的開發和產業化。另一方面,大力發展汽車產業關聯性產業,比如冶金、機械等工業以及物流、汽車美容等服務業,完善產業鏈,增強產業鏈的價值,能夠有效的促進汽車產業的架構優化,從而使汽車產業得到又好又快的發展。
參考文獻:
[1]馬念誼.廣西汽車產業經濟稅收情況分析[J].經濟研究參考,2015(11).
[2]韋鐵.汽車產業技術創新能力評價研究——以廣西汽車產業為例[J].技術經濟與管理研究,2011(7).
基金項目:2014年廣西高校科學技術研究項目(項目編號:YB2014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