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小建+付薪菱
【摘要】醫學化學是醫學院校公共基礎課的重要組成部分,而實驗教學又在醫學化學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本文分析了傳統醫學化學實驗教學的問題,并從實驗教學內容方面、實驗考核標準、實驗室開放等方面對醫學化學實驗教學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醫學化學 實驗教學 改革
醫學化學是一門重要的醫學基礎課,其發展十分迅速,內容涉及面廣,實踐性和應用性很強.已深入到現代醫學的各個領域,這是由其專業特點所決定的。醫學化學類課程具有較強的實踐性,實驗教學是作為理論與實踐結合的平臺,幫助學生理解和鞏固所學的理論知識,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和動手能力、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嚴謹求實的科學態度,同時可開拓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期以來,醫學院校化學實驗課附設在理論課之中,處于從屬地位,強調學完理論再做實驗,使教師和學生有不同程度地輕視該課的傾向,無從激發學生的創造性,不利于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動手能力,也不利于學生個性的發展。鑒于此,醫學化學實驗教學有必要進行改革。本文就目前傳統實驗教學存在的問題、實驗教學改革的思路、方法及改革中需要解決的問題做了初步的探討。
一、傳統醫學化學教學存在的問題
(1)實驗教學方法單一、死板。教師先講解實驗目的要求、原理及操作,然后學生根據教師的講解和實驗課本上的講述來完成實驗。這種方法局限于所學知識的復習鞏固和實驗操作技能的訓練,束縛了學生的思維,不利于學生綜合能力的發展。
(2)實驗內容落后、簡單。驗證性實驗固然有通過現象加強理解理論知識的作用,但往往教師為了使實驗成功,避免出現意外的結果,會嚴格限制反應條件,使實驗結果與理論課所學一致。
(3) 實驗過程中,獨立動手完成實驗的機會較少。近幾年來,由于高校學生不斷增多,而實驗室、教學儀器有限,因而學生在實驗時,只能是分2-3個人一組操作,不能讓每個人都有獨立完成實驗的機會。
二、實驗教學內容改革
(1)實驗教學內容是提高實驗教學質量的前提。理解教學大綱,熟悉教案,積極參加教研室集體備課。教學大綱確定了對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的要求。明確了實驗教學重點和學生需要熟練掌握、了解的內容。
(2)與學生溝通交流.聽取學生的意見和需求 了解學生對實驗課的要求或建議,盡量滿足學生的合理需要,讓實驗課成為幫助學生培養創新思維、鍛煉學生動手能力的平臺。
三、多媒體優化醫學化學實驗教學
多媒體輔助教學作為一個新興的教學手段,在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提高教學質量、培養學生能力等方面起了很大的作用,代表著現代化教育技術發展的方向,在今后教學中的應用必然越來越廣泛。
四、實驗考核標準改革
考核是教學過程中的重要環節,也是實驗教學內容的延續。沒有嚴格、有效的考核機制,就不會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為了引導學生重視平時學習,提高教學質量,我們將以往的期末總結性考試改為平時隨堂抽測。抽測的形式包括課堂提問以及實驗操作,把大綱要求學生掌握的主要內容列為每次抽測的內容,制定考核方法和評分標準,并在學期開始時予以公布,強調考核成績不是單純以實驗結果好壞評定,而要看學生的實驗綜合能力。每次抽測完后,召開教學研討會,根據抽測中發現的問題,及時總結教學中存在的不足,改進教學方法,提高教學質量。
五、實驗室適當開放
除正常教學外,可適當開放實驗室,學生可根據自身的水平、能力,選擇一些實驗來進行鍛煉。基礎差的同學可借此得到鍛煉,減少與其他基礎好的同學的差距。學生也可以設計一些自己感興趣的實驗,經老師許可后,在老師的指導下操作。這樣,在鍛煉自己的實驗操作能力的同時,也提高了自己的綜合能力。開放性教學,可使學生主動性、積極性得到充分發揮,教學會變“要我做實驗”為“我要做實驗”。
化學實驗作為醫學化學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醫學生在大學學習中最早接觸和最基本的實踐環節。如何保證實驗質量和效果,使醫學化學實驗教學能真正起到培養學生掌握有關實驗技能及鞏固教學效果,為醫學基礎和醫學臨床的教學與實驗學習建立牢固的基礎,是值得我們繼續探索的課題。
注:本項目受長沙醫學院2016年教改項目資金資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