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生旺
【摘要】高中語文課堂閱讀教學講求有效性,希望通過營造合理教學氛圍來提高學生語文文章閱讀能力,這也是高中語文教育的根本。本文簡要論述了提高高中語文課堂閱讀教學的相關方法,并加以例證。
【關鍵詞】課堂閱讀教學;高中語文;有效性;教學改善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一、鼓勵學生自選內容,組成獨立學習單元
所謂閱讀教學的多元化就是文本的豐富化,它為高中語文閱讀課堂提供了更多的探究可能,這其中就涉及思想、情感以及語言等等。將文本豐富化,其目的就是為了打破傳統閱讀教學中僅僅局限于教材、閱讀面狹窄、知識積累欠缺的客觀桎梏,希望在不削弱課內學習時間及內容的前提下來擴大學生的閱讀領域范圍。為了提高語文課堂閱讀教學的豐富有效性,應該從以下幾點來展開教學:
第一,高中語文必修課程依據有關語文科學規律來編寫內容,進而體現語文教學優勢性。具體來說,就是要做到以學生為中心,激發他們的語文閱讀興趣。可以選擇某些較為直接的教學方式,例如可以讓學生自由選擇自己喜歡的偶像人物傳記,根據學生所希望學習和了解的內容來設計教學方案,引導學生完成教學目標。由于課程內容及閱讀內容都是學生自選素材,所以這能從根本上調動他們的閱讀積極性,也能無形中擴大學生的閱讀量。
第二,可以為學生推薦時代新著和流行名著,引導學生學習以填補他們可能在某些方面的閱讀空白,然后讓他們撰寫讀后感。比如在教授學生學習《論語》的基礎之上在課余時間還讓他們閱讀于丹的《〈論語〉心得》,激發學生更深層次理解論語中相關典故的現代新解,并將他們聯系到自身生活當中,加深學生閱讀學習記憶及印象。在期末考核階段,教師也應該讓學生上交一篇或幾篇《論語》心得讀后感,并開展交流評比活動,將某些學生的優秀評論計入學分以示獎勵,促進和鼓勵他們的學習熱情。
第三,教師要為學生引入更多課外書籍到課堂中,形成開放性教學環境,打破傳統高中語文教學思維中排斥課外參考讀物的約束,主要鼓勵學生通過網絡、圖書館等等公共場合來借閱書籍。比如說教師可以在指導學生學習完《戲劇的沖突》以后,讓他們去尋找莎士比亞的相關戲劇作品,讓他們更多、更深層次的了解莎士比亞,了解英國文學,并幫助指導他們分析某些交錯復雜的文學戲劇矛盾,讓他們有機會接觸更多外國多元化文學元素,組成西方文學獨立學習單元,多方面提高他們的文學素養。
總而言之,按照新課程標準,高中語文課堂閱讀教學應該注重對學生個性化閱讀習慣的培養,提高學生在語文閱讀教學課程中的感悟能力與思考能力,并鼓勵他們學會創造性閱讀,讓他們有權利有空間選擇自己所喜歡的文學作品,尊重他們自由閱讀的權利,形成一種民主的高中語文課堂閱讀教學氛圍,這樣也有利于擴大他們文學閱讀的眼界,多元化豐富他們的精神世界和文化品位。
二、打造閱讀教學范讀與共讀模式
高中語文課堂閱讀教學應該重視范讀的重要屬性,因為范讀能夠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也能讓師生都全情投入到教學文本之中,形成以知識理解傳遞為主的共讀模式,并形成知識與情感的雙重滲透,實現對學生學習語文閱讀相關知識的有效感染。正如我國20世紀著名漢語言學家呂叔湘先生所言“語文教學的一半是科學,一半是藝術。”在范讀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努力做到對閱讀作品對象意蘊的有效還原,同時帶動學生情感形成知識傳遞流動,為學生營造良好的閱讀空間。以屈原的作品《離騷》為例,教師應該在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了解屈原、了解《離騷》,通過歷史與文章深度剖析來體現出屈原在創作《離騷》時的熾烈熱情,因此可以將課程形式設置為講讀模式,即融合了范讀與講演的綜合教學模式,首先請學生朗讀《離騷》,然后教師做出范讀示范,主要可以以獨白的語氣來將屈原的那種堅定自若的民族激情表現出來,從而引發學生情感上的共鳴,使他們能夠身臨其境的感受整個作品的閱讀過程,循序漸進的引導他們了解文章真諦。因此可以說,無論是范讀還是共讀模式,都應該將教學重點放在情感感悟和情感投入上,從情感角度來加深學生對文章內容的深度理解。
在《短歌行》的教學范讀過程中,教師還可以通過范讀全文來提出問題拋給學生“曹操為什么會有‘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的感慨?”調動學生對文章的思考思維,拓展他們的智慧空間,希望學生改換立場,假設自己就是曹操,自己會如何選擇等等。主要讓學生在學習文章閱讀內容時同時思考自己的行為和想法,將閱讀學習與生活聯系在一起,促成新的思考環境。
另外教師還可以指導學生分組合作編排話劇,再現所學閱讀文章中的場景,通過這種情景互動模式來體現教師范讀效果,考查學生對文章理解內容深度,同時也考察他們的表達表現能力。這種一舉多得的教學模式也讓閱讀教學價值得以升華,進一步促進了學生的文學素養與實踐能力。
三、總結
本文所提出的兩種教學方法都能有效提高高中語文課堂閱讀教學質量,特別是為高中生學習語文閱讀形成良好環境氛圍,并在此氛圍中有效貫徹新課程標準中有關閱讀誦讀的教學理念,解決傳統閱讀教學中閱讀只為背誦服務的刻板規范。高中語文課堂閱讀教學應該充分考慮我國語文閱讀教學現狀,希望從根本上扭轉傳統應試教育局面,為學生提高語文文學素質及眼界提供更廣闊的個性化學習與創造空間,促進我國中學語文教學整體的有效性發展。
參考文獻
[1]陳麗.高中語文課堂閱讀教學有效性路徑探究[J].新西部(中旬刊),2016(8).
[2]邱世林.新課程背景下高中語文課堂有效性教學的實施[J].教育界,2016(7).
(編輯:馬夢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