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丹
【摘要】過渡語,即是課堂中教師為了串起課文,連貫課堂所準備的引導語。一篇優美的課文,一節生動的課堂,必然離不開靈動的過渡語。對過渡語的巧妙使用,不僅能在課堂中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的思維,也能體現教師作為課堂主導者的專業素養。同時,精湛的過渡語也會給課堂增添一份特有的魅力。
【關鍵詞】小學語文課堂;過渡語;教學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小學語文課堂中,教材是學生與教師交流的載體。通過對教材的研讀、設計,將學生帶入語文教學情境。小學語文課堂中,由于教育對象的特殊,這對小學語文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讓語文課堂充滿生機活力,讓學生“樂學”“享學”,最終達到“善學”“會學”呢?過渡語就是一個不可缺少的部分。
一、創設課文的美妙情境
作者通過對詞語的推敲斟酌,對修辭手法的運用,串起整篇課文。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要想上好一節優質課,就必須學會實現從精彩的文本向生動的課堂轉換。那么在轉換的過程中,就需要為學生創設情境,讓學生走進文本,融入文本,“站在”課文中與作者對話。只有這樣,學生才會對文本有更深刻的理解,體會課文所要表達的感情。這時,過渡語就顯得尤為重要。
在一節公開課中,執教的是蘇教版四年級上冊第10課《九寨溝》。課堂中,執教老師就通過巧妙的過渡語,為學生創設學習情境。如在教學開始時,教師這樣說道:孩子們,今天仍然由老師擔任大家的導游,繼續游覽童話世界——九寨溝。請同學們自由朗讀課文第三自然段,我們一路上都欣賞了哪些景物,它們各自有什么特點。這一過渡語看似很簡單,但是效果卻很明顯。作為小游客,學生仿佛置身于九寨溝,一覽九寨溝特有的風情。再如,教學第四自然段時,課文寫了四種珍稀小動物,教師沒有死板的介紹,而是對學生們說:再美的風景也不能讓我們停留,因為前面還有更壯觀的世界等著我們。你們看……嗨,你瞧,那是誰?簡單的一句話,既是不落痕跡的過度,又讓人覺得小動物就在眼前,身臨其境。所以說,過渡語不在長短,而在于是否貼切課文,是否能自然地將學生帶入文本,創設課文的美妙情境。
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優美的課文,出色的教學設計,敏銳的教師,缺少學習主體的興趣,那么課堂同樣會顯得蒼白無力,所以說興趣是學習中最好的老師。對于小學語文教學而言,由于教學對象都是十歲左右的孩子,他們的自主學習能力不強,需要教師的引導監督,所以要想督促這一階段的孩子自主學習,興趣就顯得尤其重要。
在蘇教版三年級上冊課文《蒲公英》一課的教學中,聽了太陽公公的話語之后,蒲公英的種子開啟了一生的旅途。教師說道:好了,咱們該去旅行了,到哪兒去安家呢?咱們還是一邊旅行一邊決定吧!孩子們,風伯伯來送我們了,來,動起來。看似自然的過渡語,卻隱含著教師的目的:小降落傘都飄到哪里去了?激發學生讀書的興趣。如果教師在開始時就直接引讀課文,揭曉答案,在知識的學習上不會有所遺漏,但在學生閱讀興趣和自主學習能力方面的培養就會有很大的欠缺,學生不會有自主閱讀的興趣,因為已經完成了學習任務,得到了所謂的“知識”。在古詩《楓橋夜泊》的課堂中,我聽到這樣的過渡語:你愁過嗎?因為心情不好,陰天的雨點似乎為我傷心;歌唱的鳥兒似乎在悲啼。真是“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呢,詩人也因為“愁”,而使他眼中的景、耳中的聲染上了凄涼的色彩。同學自由讀讀古詩,能不能將詩人的心境通過朗讀表現出來呢?沉悶的課堂一下子活躍起來,各自用自己的方式朗讀古詩,感受詩人的孤獨寂寞的情感。水到渠成的完成教學任務。傳神的過渡語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更好地參與到學習當中去。
三、引發學生的質疑問難
過渡語是聯結文本的關聯句,有的起到“引起下學”的作用,有的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當然也有“總結”的作用。其中,前兩種過渡語的使用,最易引發學生的質疑問難。“引起下學”即引出接下來的學習任務,如過渡語的“承上啟下”的作用,相信大家都這樣使用過,如在教學《北大荒的秋天》一課時,課文第三自然段描寫的是小河。執教者說:剛剛看完一碧如洗的天空,我們被那傍晚時分空中五彩斑斕的流云所吸引,它像仙女抖動著的錦緞。你看,地面上有一條透明的藍綢子,靜靜地躺在大地的懷抱里,也很漂亮,你看到了嗎?學生不解:藍綢子應該也像綢緞一樣是飄動的,為什么用靜靜地躺著呢?而且河水也是流動的呀。你看,過渡語就能讓學生發現問題,提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發現一個問題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難,學生需要的也恰恰是發現問題的意識和能力,使用恰當的過渡語,也很好地體現了這一點。
四、體現教師的專業能力
小學語文課堂的主導者是教師,教師在課堂中的每一句話都必須經過錘煉,所以從過渡語中也可以看出一位教師的專業能力。這一點在新教師與老教師之間就有很明顯的對比,如課堂中就朗讀指導這一方面而言,剛步入工作崗位的教師往往這樣說:同學們,誰能把課文讀的有感情?而經驗豐富的教師通常都會這樣說:同學們,能不能把你的感情融入朗讀?用你朗讀回應作者。這兩種方式相比,顯然第二種更具有語言魅力,更符合我們小學語文課堂的教學,更能凸顯個人的專業能力。
在小學語文課堂中,由于教育對象的特殊,對我們的教學工作也提出了特殊的要求,如何讓課堂屬于學生,如何讓學生愛上課堂,這都是作為一線教師所努力的方向。文章有了過渡,才自然流暢。課堂有了過渡語,才活躍生氣。過渡語作為課堂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吸引學生學習的“星星之火”,也是完善我們課堂教學的一劑良藥。
(編輯:龍賢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