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霞
【摘要】高中語文教材體裁多樣化,辭藻華麗的散文、言簡意賅的古詩詞、引人深思的典故、魅力獨特的戲劇等等,這些文化瑰寶,擁有不同的寫作風格、寫作特點,以其獨特的魅力散發智慧的光芒。因此,在高中語文閱讀教學中,語文教師應當巧妙挖掘教材中的寫作思想,引導學生內化吸收,提高學生的寫作技巧、寫作能力。
【關鍵詞】高中;閱讀教學;寫作能力
【中圖分類號】633.24 【文獻標識碼】A
在閱讀教學中,語文教師采用靈活多變的教學方法,引導學生進行寫作訓練,從不同寫作風格和寫作手法中吸收寫作精華,激活學生寫作意識,幫學生養成愛寫作的學習習慣,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一、從仿寫開始
高中生生理和心理都趨近于成熟。高中生擁有更加周密的心思,經過了殘酷的中考,踏入高中的校園,在初中的語文寫作中,初中生寫作方法單一,仿寫是初中生在進行寫作練習的主要方式,因此,語文教師應當在閱讀教學中,引導學生繼續從仿寫開始,踏上一條全新的寫作之路。
在高一教材中,文字語言的運用突出了一個“妙”字,一語雙關、抑揚頓挫等寫作手法,散發著作者智慧的氣息,透過文字表層,深入課文之中,一個個時代縮影呈現在眼前。這些文字的妙用,通過不同的寫作技巧來傳達作者的思想。因此,語文教師可以引導學生仿寫基本的句式結構,長短句的排列形式組成寫作框架,仿寫比喻、擬人、對偶、排比修辭手法來加入自身的情感,讓文章更飽滿。
例如,在教學《大堰河—我的保姆》這篇課文時,其中作者用了大量的篇幅對大堰河辛勤操持家務時的場景進行了描述:“在你搭好了灶火之后,在你拍去了圍裙上的炭灰之后……在你……之后”運用節奏感強烈的排比句,將大堰河的勤勞進行了生動的描述,也表現出大堰河對作者的慈愛。語文教師應當在閱讀教學中,引導學生發現排比句運用技巧,可以讓學生繼續進行仿寫:“在你……之后,在你……之后”學生“趁熱打鐵”,學生在提升寫作技巧的同時,也能加深理解文中作者所傳遞的思想感情,提高了學生的認知能力。
又如,在教學《荷塘月色》這篇課文的時候,朱自清把荷葉、月光、灌木、楊柳這些景物,從觸覺、嗅覺、視覺等不同方面進行描繪,一幅月下美圖呈現在學生面前。語文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對這篇美文進行深度剖析,給學生留下一個課下作業,讓學生從身邊熟悉的景物著手,對朱自清的這種寫作風格進行模仿,并且在文章中加入自己的情感,一篇美文在學生的筆下誕生。
二、課文體裁改編
高中語文教材中有辭藻華麗的散文、人文情懷濃厚的民歌、思想情感濃厚的古詩詞以及時代特色鮮明的名著等體裁。有對現實的控訴、對未來的吶喊、乏味文字的平凡,卻被作者思想的光輝掩蓋,每篇課文都是作者智慧的結晶,散發著文化的氣息,藝術的魅力。語文教師應當在閱讀教學中,認真研讀課文,探尋課文的留白部分,給學生一個自主學習的空間,發散思維,發揮想象力,在原文的基礎上進行改寫,提高學生的寫作意識,加深對文章的理解。
將課文中的故事情節進行合理延伸或刪減,將課文改寫成另一種體裁或文學樣式。這種為了增加藝術效果,在原文的基礎上將情節表動、增設包袱、矛盾,“新瓶裝舊酒”的寫作形式,能夠充分激發學生的內部潛能,學生的思緒猶如脫韁的野馬,在語文的廣闊的天地間盡情馳騁。
例如,在教學《孔雀東南飛》這篇敘事詩時,語文教師可以著重介紹樂府詩的發展歷史,與《花木蘭》進行類比學習,將東漢時代的人文縮影呈現在學生面前,可以讓學生將這篇敘事詩改寫成小說的寫作技巧教授給學生,展現東漢時代的時代特色。又如關漢卿的《竇娥冤》可以編寫成情景劇,讓學生分角色在課堂上進行表演,揭露封建社會官僚腐敗,民不聊生的社會現象。《琵琶行》《錦瑟》等古詩可以編寫成故事,再現一個時代的人文特點;又或《雷雨》可以編寫成劇本,讓學生在課堂上進行話劇表演,引導學生對人倫進行探討、思考……帶領學生對課文在原文的基礎上進行合理的改寫,提高了學生的寫作意識,能夠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提高學生的創造力,進而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三、德育滲透寫作練習
高一語文教材中,課文體裁多樣化,作者思想的光輝會照亮學生寫作的方向,將潛移默化的影響學生的寫作思維,提升學生的文學素養,在大量的閱讀教學中,學生能理性的認知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丑惡。因此,語文教師應當提煉課文中的德育思想,并將其滲透到閱讀教學中,提升學生的思想境界,讓學生達到下筆“出神”的寫作境界。
例如,在教學《大堰河—我的保姆》這篇現代詩時,作者將大堰河日常操持家務的辛勤場景,用了大量篇幅進行描述,通過對比、反復、排比等修辭手法的運用,表現出大堰河對詩人如家人般的關愛,表達了詩人對大堰河的贊美之情。語文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對“母愛”或者“父愛”等主題進行探討,讓學生讀完之后,寫一篇讀后感,將情感延續,引發學生的情感共鳴,將學生的感悟升華,散發著情感氣息的文章在學生的筆下應運而生。
總之,高一是高中生適應高中語文學習的關鍵時期,教師應當在閱讀教學中,從仿寫開始進行寫作訓練,在大量的閱讀教學中不斷提升學生的寫作技巧和文學素養,賦予學生屬于自己的寫作風格,提高學生的寫作意識,不斷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參考文獻
[1]朱心松.讓閱讀教學與寫作教學并肩前行[J].福建基礎教育研究,2013(7).
[2]華靖.葉圣陶語文教育思想對中學語文閱讀與寫作教學的啟示[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3(5).
[3]周琰.試析語文閱讀教學與寫作教學的互動[J].吉林教育,2013(13).
(編輯:張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