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金沙
【摘 要】隨著人們對于教育的關注,家長對孩子技能的培養(yǎng)也逐漸關注,在這個背景下,學習鋼琴成為了人們的首選?;诖?,本文分析了初學鋼琴的認識過程。
【關鍵詞】鋼琴;認識;學習
中圖分類號:J624.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7)01-0247-01
鋼琴在初學階段有著多種問題,如此就給教師的教學帶來一些問題,如何快速地帶領幼兒對音樂世界有所認識,抓住學習鋼琴的基本技能,這是作為鋼琴教師應該在長期的工作中不斷總結(jié)經(jīng)驗教訓,進行認真思考的問題。學習鋼琴不僅僅可以提升音樂修養(yǎng),陶冶情操,提升兒童的素質(zhì),實現(xiàn)兒童身心的健康發(fā)展,同時還有可以克服困難,培養(yǎng)一個良好的習慣。
一、初學鋼琴的基本要求
(一)年齡問題。心理學家提出“最近發(fā)展區(qū)”的概念:孩子的身心發(fā)展有兩個水平,一個是已達到的水平,另一個是即將到達的水平,這“即將達到的水平”就是“最近發(fā)展區(qū)”。基于當前已達到的水平,并指向“最近發(fā)展區(qū)”,就是“適時、適當”的教學。鋼琴教學只有做到了“適時適當”,才能最大限度地促進學生鋼琴技能的有效發(fā)展,既不拔苗助長,也不延誤時機。從實際情況看,4-5歲開始學琴的最多,而從理論上說,把鋼琴教學的起始年齡定在3-6歲(即學齡前期),也許較為科學。學齡前期兒童的生理發(fā)展已初步成熟,基本具備了學琴的生理條件。這個時期的兒童,除了長高之外,各種組織和器官的解剖結(jié)構(gòu)都已逐漸形成,機能上也有所發(fā)展。骨骼逐漸硬化,肌肉逐漸強健,呼吸和血液循環(huán)器官都已達到了新的水平。腦的發(fā)展尤其迅速,整個大腦的重量從1000克(相當于成人的70%)達到了1280克(相當于成人的90%),神經(jīng)的髓鞘化已基本完成,大腦皮質(zhì)的調(diào)節(jié)作用正逐步加強,條件反射形成的速度加快,特別是第二信號系統(tǒng)(語言)急劇地發(fā)展起來。因此,兒童的運動性行為,3歲時已經(jīng)穩(wěn)妥,4歲時趨于完善精確,5歲時人生的基本運動方式大都已經(jīng)獲得,尤其是隨著微細肌肉的不斷發(fā)育,與鋼琴彈奏密切相關的手臂的穩(wěn)定性、手指動作的獨立性和敏捷性發(fā)展迅速。
(二)手型要求。在學習鋼琴的過程中手型是其最為重要的一個方面,如果手型掌握不好的話,就會對后期學習造成一定的影響。正確的做法是要求雙手輕輕握拳而慢慢舒展開來,用手在鍵盤上形成一個半圓形較為合適,同時五指應該分開,手掌的關節(jié)稍微突出一些,在手掌的中間應該形成一個空心。同時還要求第一、五個手指應該站立。保持整個手腕以及手臂處于緊繃狀態(tài),不能松弛。對于初學者來說如果不重視第一、五手指的話,就會導致指關節(jié)出現(xiàn)凹陷,在彈奏過程中小指關節(jié)因而不能站立,造成手型較為難看,還會對發(fā)音造成影響。所以在這個過程中應該把第一、五指的作用及時重視,只有做好一、五指架子將其支好,使其掌關節(jié)稍微突出一些,將手腕稍微放平,如此才可以有較好的手型出現(xiàn),通過反復不斷地練習,進而形成習慣性手型,這才是學習好鋼琴最為重要的一點。目前對手型的要求是手掌應該拱起為圓形,五個手指向里面而形成一道直線,起手指尖需要垂直彈在琴鍵之上,然而初學者則會因為體會不到自然動作,因此,就表現(xiàn)出了一定程度的動作僵硬,手指往往會向里面緊縮,造成伸張不開,那么彈出的音也不是很清脆,而不同的表演手型也會顯得自由一些,因此掌握了基本的手型之后,不同的作品要進行一定程度的靈活改變。
二、如何學習好鋼琴
(一)以鼓勵教學為主。學習鋼琴并非朝夕之間就可以完成,因此,對于學生學習鋼琴這件事上應該有一種平常心態(tài),學生利用自己的課余時間學習一門技能,這個不是必須具備的生存技能,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對于學生取得的進步,及時進行肯定,幫助其建立信心,找到學習鋼琴的興趣。
(二)做到因材施教。對于學生來說,學習經(jīng)歷、能力、基礎知識、興趣點等等都有所不同,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應該根據(jù)其不同特點采用與之相應的教學模式。比如說一些孩子性格比較靈活、好動、具有較強的好奇心等等特征,但家長受到外界宣傳的影響,而強迫孩子學習鋼琴,迫于家長的壓力孩子不得不被動地學習,在這種情況之下,教師應該通過多種形式來啟發(fā)學生對于鋼琴的興趣,讓孩子從陌生逐漸到熟悉,最后對鋼琴產(chǎn)生濃烈的興趣。因此,作為教師應該慢慢引導,循循善誘,指導學生進行學習。
三、結(jié)語
鋼琴作為高雅的樂器,越來越受到人們的歡迎。但是在初學之時往往存在著諸多問題,其最為重要的表現(xiàn)是初學者往往不具備鋼琴學習應有的素質(zhì)。在實際學習中應該重視手型,其會直接關系到鋼琴音質(zhì)情況以及音樂情感的傳遞效果,重視對初學者樂感的培養(yǎng)工作,打好基本功。教師應該根據(jù)學生的特點進行教學,應采用多種教學形式和教學模式進行教學,引導學生在學習中保持良好的心態(tài),樹立正確的觀念,逐步推進學生學習鋼琴質(zhì)量的提升。
參考文獻:
[1]滕丹.性格色彩學之于幼兒鋼琴教育研究[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5.
[2]陳佳音.幼兒鋼琴啟蒙教學初探[D].山東師范大學,2007.
[3]馬曉鷗.鋼琴初級教學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