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課程,因地制宜促發展
黃春燕有很強的教研意識和科研意識,她主動積極、扎實有效地組織教師開展教科研活動,善于靜下心來做一個理性的思考者,把科研滲透到幼兒園工作的每一個環節,形成了獨特的研究特色。
1.調整作息,顛覆傳統課程觀。優化一日保教活動,改革教師帶班行為,從班級自主管理入手,改變桌椅擺放模式,丟棄鈴鼓。將原來晨間鍛煉和區域活動時間分單雙班輪流進行,最大限度地保障了幼兒的游戲時間,并讓各班游戲進行共享,豐富了游戲內容,提高了游戲質量。結合現代化創建,對幼兒園小三、中三、大三班開展半日活動、跟班調研活動。各班對班級環境的創設、主題墻的設計、自然角的布置、幼兒座位的設置、作息時間的變化等完善調整,更好地促進了幼兒園課程游戲化的實施。
2.梳理資料,完善幼兒園資源庫建設。在開展幼兒園區域游戲活動、推進幼兒園課程游戲化過程中,課程資源庫是最有效的資源。高質量完成江蘇省優質園材料復審和鎮江市現代化幼兒園臺賬資料,確保自評報告全面、常態數據準確、佐證資料齊全。搬遷中整理了一些歷史資料,初步建立起幼兒園課程資源庫。
3.課題研究,與園本課程契合。加強對已有課題研究的梳理,尋找園本課題的問題根結,讓研究在實踐引領中深化。通過課程游戲化的深入推進,有效整合園本研究方向,強化教師科研意識、問題意識,繼續引導教師關注和深入課題研究。以《綱要》《指南》為指導,以主題活動、領域教學、區域游戲、環境創設等為載體,引導幼兒自主參與、主動學習、主體體驗。每位教師能根據自己班級的特色及幼兒的發展水平合理布局游戲,豐富游戲材料,指導幼兒游戲,保證各班的游戲精彩紛呈、創意無限。

記者手記
采訪中,黃春燕幽默地說:“領導每次過來視察肯定園里的成績時,常會催促這個要快一下,那個要抓緊一下。這說明,發展是永恒的主題,園里還有許多事要做。”的確,孩子的成長馬虎不得。她會一直堅守在幼兒教育一線,陪著孩子一起成長,快樂健康地向前走,走出精彩人生,走出新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