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王紹俠
幼兒園虛擬教研方法初探
——《幼兒園教師開展虛擬教研的實踐與探索》課題研究成果
文 王紹俠
隨著科技的發展與網絡的普及,教師的教研活動也逐漸在網絡上開展起來。如何通過網絡教研促進教師的專業化成長,提高教師的綜合素質,成為新時期幼教管理值得思考的問題。本文立足我園現狀,結合課題研究,探討了網絡環境下虛擬教研活動的模式,成為我園教研活動的一個亮點。
虛擬教研 網絡環境 專業化成長

伴隨著我國基礎教育的改革與發展,以及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教師的教研活動,在內容、方式、方法和內涵上也應當有所改革和創新。我園年輕教師居多,均已掌握了豐富的現代教育技術,她們經常在論壇、博客以及QQ群發表自己的教學感悟,交流教學心得等,形成了獨特的教研模式——網絡教研(虛擬教研),并且吸引了很多教師參加。為了調動我園教師開展虛擬教研的積極性,進一步探討幼兒園教師開展虛擬教研的途徑與方法,我園于2014年6月申報了市級課題。按照課題方案,課題組成員在縣電教館教育技術專家指導下開展了虛擬教研活動。歷經兩年,經過專家的指導,加上老師的共同努力,該課題完成了課題目標,探討了網絡環境下幼兒園教師開展以網絡為主的虛擬教研活動模式。主要方式有基于QQ群的虛擬備課模式,基于UC房間的虛擬聽課、評課及教學研究模式,教師遠程網絡研修模式、BBS論壇模式和基于博客的教育敘事研究模式等。
(一)基于QQ群的虛擬備課模式
以QQ群“豐縣機關二幼虛擬教研”為主陣地,在群里發布活動通知,整理教案,開展教師虛擬集體備課。
1.QQ虛擬備課的過程
我們形成了以豐縣機關二幼虛擬的教研吧、博客群為主陣地,以QQ群為平臺,邀請了縣教研室為專業支持的QQ備課模式。
備課的準備:首先在虛擬教研吧、博客群里發布備課方案和備課主題,確定備課的時間、地點(QQ群)、主持人、整理人。
備課資料的搜集:群成員根據備課主題搜集資料,準備自己設計的教學案例待討論。
備課的順序:我們一般按教學目標、教學課時、教學重點、教學難點、教學方法、教學過程、順序進行備課。
備課過程:主持人先將備課計劃發布到帖吧和上傳到QQ群共享,大家閱讀交流。主持人按順序征求意見,大家在QQ群及時討論發言和在博客里異時、異地討論。
2.案例:如我園的主題活動《春天來了》虛擬備課,就由張老師負責整理,然后上傳到虛擬教研群,以針對這個主題活動,老師們在群里展開了熱烈的討論。有的說可以利用我們地處城鄉接合部這個有利資源,帶著孩子們走出去讓他們直接感受春天大自然的各種變化;有的說可以將春天的景色搬進活動室讓孩子們處處感受春天的氣息;有的說將孩子們了解的春天的活動用表格的形式記錄下來;還有的說在環境創設和游戲活動中更應該體現春天的特點……張老師把老師們的合理化建議融進了這個主題中,然后整理又傳到了群里,成了一篇較好的主題活動案例,供老師使用。
3.QQ虛擬備課的特點
QQ備課的特點是簡易與操作性強。備課不受時間、空間、人數的限制,簡便易行。能很好地解決教學與教研、理論與實踐相脫節的矛盾。交流簡單、明了、快捷、靈活,非常適合幼兒園教師使用。
(二)基于UC房間的虛擬聽課、評課模式及教學研究模式
公開課展示,也是幼兒園內部教師同伴相互進行教學研究的常見形式,是教師和專家之間的聽課和交流方式。它使教師有互相交流與學習的機會,有助于教師深入研究教學,從而提高教育質量。
1.UC房間的設置
幼兒園教師由于工作瑣碎繁雜,教學任務多,因此很難做到每位教師都能經常走出去學習、觀摩、聽名師講座。我園的UC房間有效解決了這方面的問題。UC房間定期向老師們開放,在這里不僅僅是觀課、聽課,還要磨課,或者集體備課,一人執教,共同觀摩;或者集中聽課,教者說課,共同評課;或者一課幾議幾上或者一課幾人同上等等。UC房間公開是一種新機制,它促進教師敞開視野,并改進自己的教學。教師不僅可以隨時聽課,參與評課,而且還可以在同事和陌生人面前上公開課,每個教師都有觀摩別人的機會,并及時進行交流,將自己的收獲在博客群里寫評價意見、教學反思、心得體會。
2.案例:為了更好地提高我園青年教師的上課水平,每學期都要進行一次聽課評課活動。自從開放UC房間后,我們就將聽課評課活動在UC房間里進行。如大班科學活動“沉與浮”,老師們先在QQ群里進行備課以后,然后進入UC房進行聽課評課活動,在活動中通過網絡邀請教研室和學前辦的領導進行現場點評。通過觀摩別人上課,每位教師都能找到自身的不足,學習他人的長處,從而有效地提高了上課、評課的水平。
(三)教師遠程網絡研修模式
1.遠程研修的作用
遠程網絡研修,顧名思義,就是借助網絡從事研修活動。有組織、有計劃、有目的的遠程網絡研修是一種省錢、省時、省力的現代化培訓方式,因為研修中有專家的引領,有完成作業后的喜悅,有平臺中的交流,有思維的碰撞。與以前的研修模式相比,網絡研修有著鮮明的時代特征和不可替代的作用,是教師自主協作學習培養、教學評價、教學科研等專業化專業發展的立項平臺。因此網絡研修有效促進了我園教師的專業化發展。
2.案例:2013年—2015年我園的多數教師參加了華東師范大學開設的學前教育本科遠程研修。通過兩年的遠程研修,教師們在線學習了專業知識,全部通過考核獲取遠程本科研修證;再如2016年5月—6月,我園全體教師進行1800分鐘的《現代網絡信息技術教育》,教師可以在線學習,可以聆聽專家的講座,同時也可以觀看名師的教學視頻。有效提高了教師的現代信息技術素質。
(四)BBS論壇模式
每位教師都是一部書,那里有記載他們的實踐心得,積累著他的智慧之光,BBS正好為這一過程提供了交流的平臺。在本課題研究中,通過論壇,教師講述教育故事、教書育人的經驗、課程游戲化實施心得、科研成果、教育理論的心得體會以及學科領域的前沿知識等。我園的BBS論壇一般有以下幾種:
第一種是專題討論(辯論、質疑、答疑)。專題討論是大家在一起圍繞某個問題暢所欲言,提出各自的意見和看法。如:《課程游戲化理念下的戶外活動指導》《如何結合主題進行環境創設》《學習指南的心得體會》等等。
第二種是隨機跟帖討論。就是教師不發表自己的意見,只是了解討論區的內容,借鑒大家的觀點,跟帖支持。
第三種是瀏覽討論區。教師不發帖,只是瀏覽、了解討論的觀點,只做個讀者。
老師們通過在各個討論區中的互動交流,共同探討教學理念和方法,分享教學成果,真正地實現開設網絡化虛擬教研中心的目的。
(五)基于博客的教育敘事研究模式
博客是網絡時代的個人“讀者文摘”,是以超級鏈接為武器的網絡日記,代表著新的生活方式和新的工作方式,更代表著新的學習方式。教育敘事研究是指以敘事的方式開展的教育研究。它是教師通過對有意義教育教學事件、教育教學實踐經驗的描述與分析,從而發掘或揭示內隱于這些生活、事件、經驗和行為背后的教育思想、教育理論和教育信念,從而發現教育的本質、規律和價值意義。為了記錄在工作過程中發生的有意義的事情,結合課題研究,老師們開了自己的博客。以下是我園教師史老師、劉老師在自己的博客中記錄的教育故事。
案例一:《尋找春天的快樂》 豐縣機關二幼 史老師
春天是一個美麗的季節。在這樣一個誘人的季節,和孩子們一起去春游是最愜意的。孩子們一路走著說著看著,那勁頭,仿佛要向所有的人說我們看到了春天,聞到了春天,聽到了春天。不信,看看綠綠的麥苗,聞聞野花的清香,聽聽枝頭鳥兒嘰嘰喳喳的叫聲,它們會告訴你這一切的。走累了,我們坐在草地上休息,可就在這時我發現了與美麗的春天不和諧的音符。孩子們自顧自地吃著,沒有一個小朋友把自己帶的東西與大家分享,而且吃完后,干凈的草地上有了垃圾。于是,我給孩子們講了一個故事,名字叫《尋找快樂》,是說一個人把快樂丟了,他到處去找,最后一位老爺爺告訴他,快樂到處都有。別人遇到困難時,幫助他你會快樂;把你高興的事和好東西與大家分享是快樂的;哪怕你隨手把地上的紙屑撿起來也是快樂的。快樂有好多,就看你怎么去找。孩子們聽完故事,好像懂了,他們主動把自己帶來的玩的、吃的拿出來和其他小朋友一起分享,而且把吃完的垃圾裝在袋中扔到垃圾箱里,草地上和諧的音符又回來了。
一個小故事,包含了許多道理。讓孩子通過這種簡單易懂的故事明白了一些道理,然后讓道德意識指導自己的道德行為,這是教師的責任。
案例二:《白云變變變》 豐縣機關二幼 劉老師
前幾天,我帶孩子們室外自主游戲時,樂樂突然指著天空喊著:“老師,快看!”順著他手指的方向看去,我發現今早的天空格外藍,藍天上飄著像絲綢一樣的白云,低空的白云由北向南飛,聚合成各種形狀。全班幼兒注意力一下子都集中到天空,興奮地議論著天上的云彩。我想,這是培養幼兒觀察力、想象力的大好時機。于是我邊引導幼兒放下呼啦圈邊觀察云彩的形狀。幼兒七嘴八舌地說云彩像山、大樹、獅子、小豬、雪山、棉花、許多小綿羊等。樂樂想象出云彩像小雞、小鴨游戲,一邊說還一邊做著小雞和小鴨的樣子。我又讓幼兒思考云彩飄動的原因,聰明的小朋友很快就說出是風使云在飄動,形成各種形狀。幼兒的觀察持續續了十多分鐘,仍然興致勃勃,不愿離開。
幼兒具有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生活中、大自然中隱藏著許多奧秘,幼兒教師應注意隨機引導,培養幼兒觀察探索的興趣,教會幼兒觀察的方法,養成善于觀察的好習慣,進而提高觀察力和想象力。
現在,基于博客的教育敘事研究模式已經在我園教師中廣泛開展起來,有效促進了我園教師的專業化成長。
幼兒園虛擬教研作為一種新興的教研形式,還沒有為全部教師所接受,所理解,因此在實踐當中,還存在很多實際的問題。比如傳統教研如何和虛擬教研進行深入結合;如何在信息技術環境里更高效的組織教研活動;如何更有效地對網絡教研活動的績效進行評估,以及對區域性虛擬教研中心的評價和激勵機制研究等。這些都是我們課題還需要繼續深入研究的問題。
(江蘇省豐縣機關第二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