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 博
朝陽市互聯網時代就業服務問題探析
◆程 博
互聯網對中國社會就業影響出現三大趨勢,分別為:行業的平臺效應愈加明顯,在其生態圈內創造了更多的就業機會;“平臺型就業”逐漸浮現,同時“創業式就業”熱潮快速發展;互聯網行業人才的就業面貌也有別于傳統行業,呈現出年齡低、工齡短、學歷高等特點。基于這三個新的就業趨勢,朝陽市就業服務形式對企業、個人和政府都提出了更新的要求。探索并實踐“互聯網+就業服務”,顯得意義深遠。
朝陽;互聯網時代;就業服務
近年來,朝陽市就業形勢非常嚴峻。求職者就業期望值較高和專業不對口,難以滿足崗位需求是導致朝陽市求職者就業困難的主要原因。致使一些崗位出現非正常流失,實際就業需求大于供給,就業呈現出總量性矛盾與結構性矛盾并存、結構性失業和摩擦性失業交織的特征。
目前,為推動朝陽市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工作,弘揚創新文化和創業精神,營造睿智創新、激情創業的良好氛圍,同時通過引進優秀創業創新項目、引進高端人才落戶朝陽,實現創新引領創業、創業帶動就業,特舉辦了朝陽市首屆創業創新大賽,獎勵六家獲獎項目55萬元獎金,極大地促進了創業帶動就業。積極開展“高校畢業生就業活動月”、“高校畢業就業見習活動”、“就業援助月”、“春風行動”等一系列公共就業專項對接活動,為求職人員和用人單位提供平臺,促進就業。在全市范圍內按國家級標準建設高規格的公共就業服務平臺,以人本服務為重點,加強硬件建設,建立了以市就業和人才服務局為龍頭,各縣(市)區聯動的統一規范的公共就業服務體系。
朝陽市一直以來致力于加強就業網絡建設。為各縣(市)區及街道(鄉鎮)、社區(村)配備電腦、打印機、二代身份證讀卡器等辦公設施。并積極協調網通公司,鋪設了就業服務網絡專線,一直延伸到各縣(市)區所轄各街道(鄉鎮)和社區(村),實現市、縣、鄉、村四級就業網絡“一點登錄,全市查詢”,就業信息全市共享。此外,朝陽市就業服務部門在全市范圍內積極打造“十分鐘就業服務圈”,市本級及各縣(市)區就業服務機構均成立專門部門負責此項工作。為基層就業服務平臺配備專業人員,利用計算機網絡終端采集各類求職和用工信息,并通過網絡向社會發布。
當前,我國經濟已經進入新常態,社會就業趨勢也發生了一系列變化,調查顯示,當前就業需求可以概括為:“海量式”的就業崗位信息發布、“菜單式”的職業指導服務、“互動式”的及時政策咨詢以及“管家式”的就業跟蹤服務,因此,朝陽市應進一步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1.建立全市統一的聯網信息平臺
在當今的大數據時代,網絡的海量信息發布給就業者提供了就業選擇的極大空間,在全市建立一個統一且集中的信息平臺,對于就業者來說至關重要,這個數據平臺,要在初始階段就建立數據審核,給那些就業者提供信息要準確、真實、及時、效性。細節決定成敗,多為基層勞動者提供方便,將工作做到實處,多考慮基層的需求。網絡數據的收集與檢索過程信息繁雜,需要積極探索能夠調動基層工作積極性的工作機制,讓基層群眾能夠以積極、主動、負責的態度參與到工作中來,參與到信息的審核和提供、錄用中來。
2.服務大學生群體,尋求政府與企業資金支持
大學生是就業的主渠道,阻礙大學生創業的根本問題就是創業資金的匱乏,政府應該給予大學生創業以創業扶持政策,如各種創業助就業基金、創業貸款及各種優惠政策;與當地的企業加強合作,建立學校與企業聯動平臺,在企業為大學生謀求創業類獎學金,寒暑假期間帶薪參加企業見習,在網絡平臺上,加入相關招聘企業的信息與資料,經常進行網絡創業知識問答,增強學生的創業知識與創業技能,更加全面深入的掌握創業所需的實踐技能。
3.充實和完善網上就業服務
一是互動功能。在網絡上建立招聘單位與個人的互動平臺,使雙方在招聘活動過程中,所有步驟——選擇、回復、通知、面試、錄用等過程跟蹤與同步記錄。構建招聘網平臺,相關崗位信息定期推送發布;通過網絡調查問卷方式,了解當前求職者的就業狀況、個人需求等;開設網絡專欄,請知名教授、學者在網絡視頻指導就業等。
二是自助服務。構建自助服務平臺,提供“分析自己——了解職業——確定方向”的自助服務,幫助年輕人確定就業目標;設置模擬面試軟件,對有面試的需求的應聘者進行在線模擬,幫助其掌握基本的面試技巧。
三是引導服務。掌握網絡大數據平臺提供的全國、全省、各市的求職者與招聘單位的數據,對各種信息、資料進行深度加工、分類,做好整合與比較,網絡上形成概況性的引導服務產品,如全國就業求職地圖等。
[1]岳妍妍:試論基于就業為導向的高職計算機教學策略課程教育研究,《新教師教學》,2015年20期
[2]馬化騰:互聯網+:國家戰略行動路線圖;北京:中信出版社,2015:97-98
程博,女,(1973.12--)遼寧沈陽人,中共朝陽市委黨校,研究方向:創新驅動與經濟轉型,農村經濟,能源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