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媛鶴 汪艷麗
大數據時代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途徑研究
◆魏媛鶴 汪艷麗
高校教育工作已不單單只是知識的學習,更多的是思想政治認識和社會主義價值觀的認識。因而高校需針對這些問題對教學施行改革,促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深入貫徹,這項工作的開展不僅直接與學生心理發育有關,還可以間接的促進高校教育事業的發展。在如今大數據的時代背景下,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將面臨新的挑戰和機遇。這就需要高校工作人員能夠以時代為背景進行思想政治教育革新,從而推動高校穩定可持續發展。
大數據時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臨的問題問題;創新研究
(一)信息失真的同時個人信息隱私遭到破壞。信息失真的主要原因之一就在于大數據的時代背景導致,從市場營銷角度看,信息的獲取會受到各種手段的干擾,導致信息失真。再則,網絡背景下個人信息的安全系數逐漸降低,隱私遭到破壞。特別是學生在網頁上瀏覽數據時個人信息就悄無聲息的流失,有些時候甚至由于自身防衛意識差而缺乏根本的維護意識和維護手段。這些或內或外的因素都導致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不確定性。
(二)制度的不合理直接導致信息分配錯誤。當今時代是數據化時代、信息化時代,但教育制度并沒有發生很大變革,這也就意味著制度的不更新,導致個人信息安全系數不斷降低,技術更新的同時安全系統并沒有顯著提升,無形中擴大了安全隱患,也就導致了更大風險和問題的產生。當然虛擬的網絡時代的特征之一就在于其虛擬性,只有技術的更新并不代表信息系統的高度安全。技術更新的同時也會遇到各種各樣的新問題出現,如果不能針對性及時處理,則安全系數仍無法得到大的提升,也會使得制度的重新注定和網絡信息發展速率存在差距,最終可能導致信息化網絡時代信息數據分配失衡而出現大混亂。
(一)依靠網絡技術平臺自身傳播廣的特性重建網絡教育基地。各高校在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時,都要積極尋求數據背景下的技術擴大化,這一技術革新勢必會給高校發展帶來新的挑戰和要求。同時根據大數據時代的顯著特征,各大高校均抓緊這一價值積極調整教學工作。通過大量實踐,網絡技術的不斷運用,全新的教育管理系統也在持續生成,針對當前各大高校的發展方向和發展能力,通過網絡技術的運用實現全體學生信息的數據化處理和適時調配,并根據學生自身發展特點進行教學方向轉移,通過結合學生感興趣的東西來加強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此外還要定期開展閱讀活動,加強學生的思想政治學習能力,提升思政教育思維。
(二)進一步落實信息監督管理制度下的就業指導工作。大數據時代背景下,各種數據的安全系數都有所降低,其隱私性遭到嚴重破壞,尤其學生的信息記錄若因安全系數低而導致隱私泄露被有心人士利用,則會造成不可估量的嚴重后果。為此,各大高校必須加強學生信息系統的安全系數和學校網絡系統的安全系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進行在很大程度上依靠網絡技術,已經成為密不可分的組成,所以,為提升大學生的身心健康,就必須加強高校的教育安全系統,并為每位學生建立學籍檔案,在畢業之時,根據學籍信息推介合適的工作崗位或者專業的就業指導信息,以強大的后期工作保證高校教育工作的成功。
(三)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實效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根本核心是馬克思主義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融合,必須保證大學生可以堅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不動搖,以堅定的政治信仰承擔社會責任,并服務于社會,從而提升自身思想政治素養和道德品質。
結合以上情況,不難發現,大數據時代背景下催生了大量新型事物和網絡化規則制度,為緊隨時代發展,就必須以大數據為基礎進行教學改革,特別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改革,以大學生能接受的系統傳授思政知識和理念,以此突破傳統的教學式思想政治教育,通過大數據時代特征的合理運用,提升高校影響力,并在此背景下進一步創新研究,從根本上提升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1]林曉燕,梁娟.大數據時代高校學生黨建工作有效路徑探析[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6,(14):33-35.
[2]蒲清平,朱麗萍,趙楠.大數據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綜述[J].思想教育研究,2016,(03):119-123.
[3]魏魏.大數據時代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探析[J].吉林化工學院學報,2016,(02):36-39.
(作者單位:景德鎮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