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當前,高中數學教學中教師應用問題導學法,結合不同的數學教學內容提出不同的問題,能夠激發學生的求知欲,使學生主動探究數學知識,努力找出問題的答案,充分鍛煉學生解決問題的意識,便于學生扎實掌握數學定理和各種公式,同時也可以提出生活化的問題,使學生主動探究生活中的數學知識點,從而深入理解數學知識,取得最佳的教學效果。
關鍵詞:高中;數學教學;問題導學法;應用
現階段高中數學教學中教師要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積極運用問題導學法,結合數學知識,向學生提出多個問題,能夠集中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產生強烈的求知欲,更加主動投入數學教學中,積極探究出答案,不僅使學生全面掌握知識,還增強了學生的探究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提高了數學教學效率。
一、高中數學教學中應用問題導學法的重要性
高中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用問題導學法,創設問題的教學情境,使學生的注意力更集中,激發學生主動探究數學知識,轉變學生被動學習的狀態,突出了學生的主體地位,使學生有更多的機會表述所學的數學知識,既活躍了數學教學的氛圍,又使學生鞏固和復習了所學的知識,全面掌握數學教學內容,進一步構建開放性的數學課堂,學生不再感覺數學教學沉悶乏味。因此,教師可以根據數學知識,提出一系列的問題,深入落實問題導學法,改變灌輸式的傳授方式,引發學生積極思考數學知識,努力解決諸多的問題,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學會總結和歸納數學知識點,并且逐漸學會自主解決問題,有利于培養學生自主解決問題的能力,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便于學生更好地學習和理解數學公式和定理,幫助學生奠定堅實的數學基礎,充分體現出應用問題導學法的重要性。
二、高中數學教學中問題導學法的應用
1.結合教學內容提出問題,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在以往的高中數學教學中,教師采用灌輸式的傳授方式,將數學知識機械地傳授給學生,使學生長期處于被動學習的狀態,學生不能很好地理解抽象的數學知識,漸漸地失去學習的動力,不愿意主動學習數學,直接降低學生學習效率。針對這一教學現狀,教師可以應用問題導學法,結合數學教學內容提出問題。例如:在學習“一元二次不等式以及解法”時,根據新課知識提出問題:一元二次不等式都有幾種解法?在求解不等式的過程中需要注意什么?都運用了哪些數學知識?使學生主動解決問題,調動學生探究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既訓練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又激發學生主動思考和分析數學知識,最終探究出答案,使學生全面掌握不等式的解法,明確應先審清題意再求解不等式,由此可見,應用問題導學法是非常重要的,能夠有效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2.提出生活化的問題,提高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能力
高中數學知識理論性比較強,比較抽象,學生一時難以理解和掌握,教師應用問題導學法向學生提出生活化的問題,使學生感受到數學教學內容與實際生活有著內在聯系,主動探究生活中的數學知識點,逐漸發現生活中處處存在數學知識,深入理解數學教學內容,不再畏懼學習數學。因此,將數學知識與生活相結合,并提出生活化的問題,驅使學生在實際生活中主動探究數學知識解決問題。例如,在學習“空間幾何體的結構”時,教師可以結合實際生活提出問題:生活中有哪些圖形具有空間結合特點?使學生對數學知識感興趣,主動在生活中探究出答案,學生不再被動學習,逐漸探究出問題的答案,驅使學生產生主動學習的動力,最終全面掌握空間幾何體的立體結構特點,學會辨別和分析空間幾何圖形,使學生快速理解數學知識,進而加快數學教學的進度,提高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能力。
3.應用問題導學法,引導學生深入探究,提高學生的探究能力
高中數學教學中教師應用問題導學法,結合數學知識提出問題,使學生對問題產生探究欲望,調動學生主動解答,進而構建開放的數學課堂,發揮出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使學生進入最佳的學習狀態。例如:在學習“函數的基本性質”時,教師結合數學知識向學生提出問題:怎樣確定函數的基本性質?函數的定義和性質是什么?引導學生深入探究,學生在探究數學教學內容的過程中,學會自主學習數學知識,既鍛煉了學生的探究能力,又使學生產生探究的動力,學生不再依賴教師的講解,而是自主解決問題,使學生由被動學習轉變為主動探究,扎實掌握函數的定義和性質,充分了解函數的基本性質,學生不再感覺數學知識難以理解,進而主動探究出問題的答案,提高自身的探究能力。
綜上所述,高中數學教學中應用問題導學法,教師可以結合實際生活提出問題,使學生認識到數學知識與生活是緊密相連的,主動探究生活中的數學知識,逐漸扎實數學教學的重點知識,使學生快速理解數學定理,充分體現出應用問題導學法是非常重要的,既能訓練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又能提高學生的探究能力,從而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丁建軍.問題導學法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科技創新導報,2015,12(12):96-98.
作者簡介:宋衛明(1983.12-)男,漢族,安徽肥東人,畢業于安徽師范大學,本科學歷,就職于肥東第二中學,數學教師。
編輯 郭小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