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蘭
摘 要:生物是一門基礎學科,在生活中有重要的應用作用。因此,高中生物教師有責任做好自己的教學工作,有義務優化自己的教學策略,以此來提升課堂的教學效率。
關鍵詞:高中生物;教學策略;效率
長期以來,高中生物學科的內容一直未能得到足夠的重視,一方面是因為學生自身存在認識上的不足,另一方面則是因為多數生物教師的教學模式無趣。對此,高中生物教師一定要積極響應素質教育的號召,認真做好教學工作,優化課堂教學策略,從而徹底改善這一教學現狀。對此,我結合自身的教學經驗提出了以下幾點策略。
一、教學內容生活化,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高中階段的學生學習壓力較大,心理波動較明顯。如果教師的教學內容過于復雜,則會令學生產生強烈的挫敗感,如果學生不能及時調整學習中的不良情緒,那么就很難進入極佳的學習狀態,自然就失去了學習興趣。所以,教師在教學指導時一定要考慮學生的這一情況,力圖以學生的生活為切入點進行教學指導,不僅能降低學生的理解難度,還能增強學生的學習自信,從而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例如,在教學“基因工程及其應用”時,因為學生上節課已經學習了難度較大的育種等內容,在學習上形成了一定的畏難情緒,當再次學習復雜的基因工程時,難免會喪失學習的自信與興趣。對此,我在教學開始之初,并沒有直接給學生介紹基因工程的概念與步驟,而是從生活中尋找了一些與基因工程有關的內容,并借助多媒體技術對其進行展示。如,基因工程在我們的生活中有重要的應用作用。目前,我國運用該技術,培養出了轉基因魚,它的特點是生長快、耐不良環境、肉質好。除此之外,人類運用該技術,培育出了轉黃瓜抗青枯病基因的甜椒、不會引起過敏的轉基因大豆、轉魚抗寒基因的番茄等等。教師通過生活中的轉基因案例,為學生提供了可信的生物依據,同時也增強了學生對生物的探求興趣。這時若引導學生進行基因工程的概念學習,必定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又如,在教學“人類遺傳病”時,除了課本上要掌握的常見遺傳病外,我又向學生介紹了其他生活中的遺傳病。如,玻璃娃娃(成骨不全癥),一般人稱為玻璃娃娃或陶瓷娃娃,指的是一種因先天遺傳性缺陷,引起第一型膠原纖維病變造成骨骼強度耐受力變差,容易脆弱骨折的疾病。此種疾病發生率并不高,比例約為二萬分之一。他們的特質在于智力和正常人一樣,但個性卻樂觀開朗。當學生聽到生活中有這樣不幸的遺傳病患者時,不由得感悟到自己身體健康的幸福,同時也會認真學習、研究遺傳病的產生原因和預防辦法,從而激發主動學習的興趣。
二、教學手段現代化,提升課堂的教學效率
生物學的研究對象包含世間萬物,但僅憑課本上的插圖和文字介紹很難讓學生想象到生物研究對象的全貌。另外,生物不同于語文,語文可以借助語言藝術來引導學生進行無限的遐想,從而體會到文章中的意境美,而生物是一門知識緊密聯系的學科,它具有較強的邏輯性和抽象性,所以學生在想象過程中不能出現半點思維錯誤。針對這一情況,現代化教學手段為生物教學提供了有力的幫助。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云平臺等教學手段,為學生展示微生物的亞顯微結構,為學生揭示基因表達的過程,從而達到提升生物教學效率的目的。
例如,在教學“蛋白質的合成”時,由于這一合成過程比較復雜,學生學習起來具有較大難度,僅憑表述和簡圖解很難讓學生徹底理清這一合成過程。對此,我利用多媒體教學一體機,為學生播放了轉錄和翻譯兩個動態過程,視頻中人為制作的mRNA、tRNA、核糖核蛋白體以及酶等結構給學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更幫助學生從動態視頻中學習、掌握了轉錄和翻譯的具體過程,也為后期學習DNA和RNA結構的比較、核糖與脫氧核糖的比較奠定了基礎。這樣的動態視頻彌補了學生缺乏想象力的不足,降低了學習難度,提升了學生的學習效率。除此之外,因課堂時間有限、實驗設備缺少等因素,生物實驗教學工作一直處于尷尬境地,而多媒體的運用則有效解決了這一難題,可以讓學生直觀地看到實驗的步驟,感受實驗的樂趣,從而提升課堂的教學效率。
又如,傳統的生物考試流程一般分為學生答題和教師判卷兩個步驟,這樣的考試成績雖然能有效反饋教師的教學效果,可判卷的過程卻是費時費力。有的教師可能會找學生來分擔任務,雖然加快了速度,但判卷的質量卻難以保證。對此,教師一定要掌握現代化信息手段,運用高效的教學云平臺來展開各種教學活動。教師可以在云平臺中進行作業布置或小結檢測,并利用云平臺內部的系統進行試卷評測,這樣不僅能快速、高效、保質地得出測評結果,更能幫助教師擺脫繁重的教學體力勞動,從而提升教師的工作效率。
三、教學評價能力化,提升學生的生物素養
生物不是一門僅靠死記硬背就能學好的科目,它同樣需要學生具備各項基本能力。通過分析近兩年的高考試題我們發現,生物考試方向已逐漸向能力檢測偏移,尤其是實驗部分,學生照著課本來答題也未必能獲得滿分。因此,教師在日常的教學評價中一定要重視學生能力的檢測,不能僅限于考試分數的多少和考試排名的前后,而是要關注學生能力提升的情況,關注學生生物素養的形成情況。這樣的教學評價模式才能有效促進學生的學習與成長。
例如,在日常的教學評價中,我改變了以成績作為衡量學生唯一標準的評價體系,而是從多方面來對學生進行評價,如,課堂小測結果、課堂的參與度、生物學習意識、生物實驗能力等,并設立了細化的評分表格,教師可以根據表格中的明細對學生進行評價和指導。這樣的教學工作看似復雜化,卻極大地提升了學生的主體意識,同時也提升了學生的能力意識。此外,得出的評分結果必須要作為學生期末考核中的一部分,這樣才能有效地督促學生的日常學習,才能較好地培養學生的生物素養。
生物學是一門與人類生活最為密切的科目。所以,學好生物尤為重要。因此,高中生物教師一定要做好生物教學工作,以此為學生的生活與發展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張曉麗,廖震宇.多媒體技術在生物化學教學中的作用[J].科技資訊,2007(11):133.
[2]李學田.中學生生物實驗探究能力的培養的探索[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1(10):173.
編輯 高 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