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明邦
摘 要:創新是初中物理實驗教學的重點,以現階段初中物理實驗教學情況為基礎,結合近年來學生學習特點,分析初中物理實驗教學實施的重要性,并結合學生的學習需求和情況明確初中物理實驗教學方法的創新思路,以此提升實際教學效率和質量。
關鍵詞:初中物理;實驗教學;創新思路
對初中物理實驗教學而言,主要是依據實驗的方案對物質的形態、變化等內容進行總結和驗證,明確物體運動中存在的規律。由此,物理實驗教學方案就是從抽象化的知識轉變成實驗過程,從而提升教學的直觀性和有效性,促使學生更好地理解物理知識,提升學生的操作能力。
一、物理實驗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重要性
物理實驗是初中物理教學工作的重要內容。在教學中實施物理實驗,不但可以引導學生更好地理解物理抽象化的知識,優化自身的物理知識系統,還可以為學生的學習提供實驗操作平臺,促使學生在多樣化的物理實驗中了解到抽象化知識的本質,提升學生的物理感性認知,優化學生對物理知識的理解,拓展學生的思維空間。
學生在整體物理實驗教學中是一名操作者,而教師從以往教學工作中的主導者轉變為學生操作的指導者和啟發者,有助于突破傳統意義上教學形式的約束,并通過實踐操作獲取更多的理論知識。特別是在農村初中物理課堂教學工作中,設計物理實驗有助于改變以往枯燥乏味的教學環境,為學生構建一個豐富多彩、有意義的教學課堂,以此調動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和興趣,展現出以學生為本的學習課堂,促使學生可以在實驗觀察中逐漸優化自身的實踐操作能力、觀察能力以及創新精神,從而提升初中物理課堂教學的效率和質量[1]。
二、初中物理實驗教學方法的創新思路
1.探索式實驗教學法
我國教育事業受到以往應試教育的影響和約束,導致教師在課堂教學中一直都處于主導地位,而學生只能被動地接受知識。長此以往,在這種物理課堂教學形勢的影響下,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和思考能力越來越弱,難以正確應用自己的大腦思考問題,這樣在一定意義上會影響學生的創新精神。結合學生物理知識認知水平和學習能力,需要教師在初中物理教學課堂中科學應用試驗教學,加大學生實踐操作的次數,為學生展示自己的平臺,并從以往的被動學習逐漸演變成自主學習。
例如,教師在引導學生學習有關“浮力”知識的過程中,為了明確影響浮力大小的因素,為學生創造單獨思考的時間和小組溝通的平臺,促使學生先自己尋找影響浮力大小的因素,如深度、密度以及形狀等,再指導學生通過自己的思考進行實驗驗證。這樣的教學不但可以拓展學生的思維空間,還可以提升學生的團隊意識和自主操作水平。
2.多次實驗鞏固理論知識
初中物理本身就是一門通過觀察和實驗學習知識的科目。由此,在實際教學中教師要展現出物理科目的實踐性和科學性,正確應用實驗研究的方案。通過多次實驗研究和證明,有助于學生更好地理解抽象化的理論知識,以此提升實際課堂教學的效率和質量。
例如,教師在引導學生學習有關“力”的知識點時,很多學生很容易將一些知識點混淆,為了幫助學生更好地認識各個知識點,可以先從簡單的內容入手,通過實驗明確這一理論的含義和內容,促使學生通過實驗對比逐漸了解不同知識點之間的區別,從而更好地區分知識。當然,教師也可以讓學生自主動手操作,此時就需要教師保障學生的安全,提前為學生講解實驗的注意事項[2]。
3.依據多媒體技術實施虛擬化的實驗
在現代化信息技術不斷推廣的情況下,教師在初中物理實驗教學中應用多媒體設施進行教學工作,如班班通系統當中存在很多動態化的實驗視頻,教師可以直接引用,非常便捷,且可以為學生創造一個多彩的教學課堂,優化實際教學方案,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從而提升課堂教學效率。
例如,教師在引導學生學習“磁場”相關知識的過程中,因為磁分子和磁場的形狀具備不可見的特點,若只是在黑板上為學生畫出來,學生會產生很多疑惑,更無法理解相應的理論知識,此時教師就可以應用多媒體技術展現三維圖形,并結合自身的備課講解、與學生之間的交流以及問題的研究和反思,逐漸將抽象化的知識點轉變成具體化的內容。這種教學形式有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并在教師的講解中逐漸構建自己的觀點。同時,教師需要注意的是,多媒體設備只是一項輔助工具,并不能完全取代物理實驗,像簡單的正負極吸引的實驗,教師就可以自主展示,不需要應用多媒體技術。
總而言之,通過實踐教學分析可知,在初中物理教學中實驗教學占據重要的地位。由此,在實際教學中教師需要不斷嘗試,選擇符合實際教學的優質教學方案,調動學生自主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以此提升課堂教學的效率和質量。
參考文獻:
[1]靳淑艷.初中物理實驗教學方法的創新思路[J].學周刊,2014(24):129.
[2]倪天從.初中物理實驗教學方法的創新思路[J].新課程導學,2016(32):39.
編輯 張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