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我國是農業大國,農業是我國經濟發展的基礎,三農問題是國家和農民20多年關注的目標,而土地是解決三農問題的基本。我國計劃在2018年前完成土地確權問題的處理,但是一直以來土地確權問題的處理是有難度的,本文在分析土地確權存在問題的基礎上,探討出有效解決對策。
關鍵詞:土地確權;存在問題;對策研究
中圖分類號:F321.1 文獻標識碼:A DOI:10.11974/nyyjs.20161132131
1 土地確權解析
農村土地確權是指土地所有權、使用權和其他權利的確認,按照法律和相關政策對土地有關權利的隸屬關系與權利內容進行明確。土地確權的想法是2008年開始的,政府希望通過土地確權來活化農村資本,使農村土地象城市土地一樣流轉。2013年土地確權試點工作正式開始,為了推進確權工作順利進行中央推出了一號文件,規定此次確權是以激發農村發展活力為內在要求,土地確權要登記頒證。要利用5a時間完成土地確權,妥善解決農村土地各種問題。2015年中央一號文件又對土地確權問題的相關政策做了深化,要求在推進土地確權時要保證土地公有制不變,農民利益不受侵害。2015年農業部部長韓長賦在《新聞聯播》里也明確表示,為了推進土地確權順利進行,對完成的試點地區要回頭看,對不合格的地區要立即整改或回爐重來,要將土地確權不動產登記銜接上。
2 土地確權中存在的問題
2.1 制度不完善,執行力弱
實行土地確權后,很多試點的土地確權業績被放大,確權過程中并沒有按照政策尊重歷史、面對現實和充分考慮農民的意見。通常一個村組的關于土地確權的討論會議都要爭執5h卻得不出結果,一些政策不能完全適應到各個村。即使最后投票決定,但是結果并不公正,會被少數人干預。土地確權是一項涉及范圍廣、內容多、利益糾紛大的工作,在這項工作中,執行力顯得尤為重要。但是在實際試點過程中,許多工作根本沒有展開,主要是基層政府的執行力較弱,工作方法不創新,工作人員也不想勞心勞力地執行相關政策和制度。在土地確權中只有農民相信政府的政策和制度,政府也能做到公正公平處理土地問題,使農民利益不受侵害,才能順利處理好土地確權工作。
2.2 政策銜接不足
政策制度的銜接是政策制度在時間上的科學性。土地確權政策是需要國土部、住建部和農業局等相關部門配合協作,制定相關制度以銜接土地確權制度。實際上我國土地確權存在的問題都源于之前制度和土地流轉交易的不規范,造成土地權屬不清楚。
2.3 農民對土地確權認識存在的偏差
農村的生活是簡單的,利益關系也不復雜,因此農民對利益關系的認知也非常簡單。許多農民集體觀念不強,不會因為集體利益而讓個人利益受到損害。目前農村土地劃分主要是宅基地、集體土地和集體土地歸個人承包。確權的進行只是讓權利更加清楚,對于不合理的權利進行更正。但是有些農民認為土地確權就是減少自己的土地,使自己失去對土地的使用權和控制權,將來會沒有依靠。
3 我國土地確權的優化對策
3.1 完善土地確權制度,加強對工作人員的培訓
完善土地確權政策和制度主要是從現有試點出現的利益糾紛出發,并根據本區域可能出現的矛盾和情況來制定政策。制定的政策主要是充分保障農民的合法利益不受侵害。土地確權需要多個部門合作,也需要多個部門一起制定政策和制度。同時要對進行土地確權管理的工作人員進行培訓,主要是各個區域都有自己的特點,都無法照搬試點成功區域的政策和制度,因此執行人員必須有創新能力,能夠解決自己區域出現的矛盾,能夠結合自己區域情況制定政策的制度,結合自己區域情況制定不同的宣傳目標。
3.2 建立信息公開制度,保障農民合法權益
在土地確權過程中處理農民與集體利益時,要首先做到的是保障農民的當前合法權益。對于糾紛要以法律和政策為準繩進行正理,如果有法律和政策不完善的地方要尊重歷史并結合現實情況來處理。要以政策的時效性來合理劃分農民利益,同時保障土地確權流轉后農民的基本收益。土地確權的主要目的是理清農村土地關系,實現農村土地市場化和農業生產現代化。土地確權后,農民獲得的收益會較以往低,所以農民必須從土地中解脫出來參與到企業中去工作,以保障農民的基本利益。對于所有這些制度和政策的信息,必須公開透明,主要是農民看的懂、查的到、可以比較。公開的信息不是專業性的,必須是詳細的數據以保障農民能理解。
3.3 加強對農民的思想培訓
土地確權后很多農民在不能從事農業生產的情況下由于沒有專業技能賦閑在家。這就需要對農民進行多方面培訓,主要以實用技能為主。另外也要對農民進行思想培訓,思想決定意識和行動,要加強農民對土地確權的認識,確權后土地的利益還是可以得到保障的,只有擺脫了土地的束縛才能從多個途徑獲得更多利益和收入,以提高自己的生活水平。
參考文獻
[1]劉艷,張臘梅.農村土地確權與流轉中的新動向及解決路徑 [J].山西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9).
作者簡介:劉智慧,本科,前郭縣王府站鎮農村經濟管理服務中心中級經濟師,研究方向:農業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