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華川
摘要:筆者對醫保基金實施審計,并對醫院管理系統(即HIS數據系統)進行數據分析, 筆者圍繞HIS退藥控制管理、藥品盤存管理、門診費用管理、住院費用管理、衛生耗材管理、醫療價格管理,最終發現醫療機構對藥品違規加價或者變相加價的問題。
關鍵詞:醫院違規收費;數據系統;藥品;數據分析;醫院管理系統;超標準收費
中圖分類號:F239.45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6)030-000-01
為了解決老百姓看病難看病貴,國家及地方政府出臺了相關藥品加價政策,控制看病成本。
超標準收費是醫院亂收費的主要表現形式之一,超標準收費主要體現對藥品、醫療用品、醫用耗材等超過國家規定的標準收費。
計算機技術在數據審計中的運用,不僅提高了審計效率,也是未來數據審計的發展方向。計算機數據審計主要涉及的內容有數據采集、數據清理及轉換、數據驗證和數據分析。
數據采集:不同的信息系統采集的方法有差異,審計人員應依據被審計單位數據的特點和結合審計要求制定數據采集轉換方法。
數據清理和轉換:審計數據清理和轉換是比較復雜的過程,也是數據審計的必經步驟。數據清理主要是識別重復記錄,合并重復記錄;數據轉換是在數據分析前,對數據進行適當的轉換,數據轉換因人而異,如:采用不同的工具、采用不同轉換次序等。
數據驗證:數據驗證可以發生在不同階段,它貫穿數據采集和轉換的全過程,數據驗證主要是為了確保數據真實、正確,提高數據采集轉換質量。
數據分析:對數據的分析處理是數據審計的核心內容,是計算機審計技術發展的重點方向。如何利用紛繁復雜的審計數據確定審計重點、發現審計線索、查找審計疑點是審計數據分析要解決的核心問題。審計數據分析方法主要有重算、檢查、核對、抽樣、統計、推理、判斷和預測八種。
下面是運用以上計算機數據審計方法對醫療機構藥品加價審計的實例,在采集分析數據前,先做以下工作:
1.檢查藥品數量和進價的真實性。了解醫療機構是否參加藥品集中招標采購,了解醫療機構集中采購的藥品占全部采購藥品的比例;請被審計單位對集中采購的藥品提供網上采購平臺下載的明細表,審計人員要核實采購數量和采購金額是否與醫院his系統中的藥庫入庫表的藥品數量和進價金額相等,不相等要查明原因。網上采購金額是否與財務支付的款項一致。
2.深刻理解醫療機構his系統,首先要求被審計單位提供醫院his系統數據字典或者主要表及字段含義。其次審計人員要充分了解被審計單位his系統工作流程。最后,深刻理解原始數據庫中藥庫庫存表、藥庫入庫表、藥庫出庫表、藥房入庫表、藥房庫存表、藥房出庫表、藥品目錄庫、藥品包裝轉換率表、門診費用明細、住院費用明細、處方信息表、處方明細表、住院長囑信息表和住院臨囑信息表之間的勾稽關系。
3.檢查his系統中藥庫出庫表的藥品出庫數量之和和出庫藥品零售價金額之和分別與藥房入庫表的藥品入庫數量之和和藥品入庫零售價金額之和是否一致。
4.檢查藥房出庫表的出庫藥品零售價金額之和是否等于門診藥品結算費用和住院藥品結算費用之和,藥房出庫表的出庫藥品數量之和是否等于門診藥品數量和住院藥品數量之和
通過以上審計數據的檢查、清理和驗證,認為被審計單位的his系統數據真實、正確、完整,審計人員才對his系統的數據進行采集、整理、驗證和分析,經過分析幾家醫療機構his系統,發現以藥庫出庫表出庫的藥品或藥房出庫表出庫的藥品來計算藥品超規定加價的金額時,都會存在不準確的情況,因為有的藥品雖出庫了,但還未真正的銷售出去,為了更準確計算醫院多收取藥品費,審計人員決定用門診和住院實際銷售的藥品來計算違規收取的藥費,具體審計步驟:
第一步,審計數據采集,本步驟是分析數據的基礎,是計算機審計的關鍵,時間范圍為2013年1月1日至2016年6月30日,篩選出“西藥、中成藥”,生成中間表《門診用藥明細》和《住院用藥明細》,《門診用藥明細》表字段有:收費日期、處方編號、藥品名稱、藥品編碼、藥品規格、藥品單位、批發價、零售價、藥品數量、轉化率;《住院用藥明細》表字段有:住院號、藥品名稱、藥品編碼、藥品規格、藥品單位、批發價、零售價、藥品數量、轉化率;
第二步,驗證采集的數據,一是計算《門診用藥明細》零售價金額,看否等于原《門診結算表》中藥品結算金額;
第三步,按照相關規定計算每種藥品的零售價最高限額,計算加成率,加成率=(零售價-進價)/進價,增加” 零售價最高限額”和”加成率”字段,生成中間表《門診用藥加價明細》和《住院用藥加價明細》。
第四步,對《門診用藥加價明細》和《住院用藥加價明細》篩選出零售價高于零售價最高限額的記錄,分別生成中間表《門診用藥加價明細》和《住院用藥加價明細》,篩選出零售價高于進價的記錄,分別生成中間表《門診用藥加價明細》和《住院用藥加價明細》。
第五步,對《門診用藥加價明細》、《住院用藥加價明細》、兩張表,分別計算超出規定價格的金額。再按加價率排序,分析加價率高的原因。
第六步,以藥品編碼和批發價來分組,計算每種藥品多收的金額,并生成中間表,對多收金額大的藥品分析原因。
通過本次審計,發現部分醫院存在對藥品超標準加價的情況和變相對藥品加價的情況,比如JN硝酸異山梨酯針是5支/盒,盒是網上采購的最小單位,進價是110.35元/盒,100元至300元的藥品只能按5%加成,但是某醫院按支來銷售,把支作為加價的最小單位,每支的進價為110.35/5=22.07元,價格在10至100元之間,就按10%來加成,因此把加成率提高了5個百分點。用此方法審計出某醫院超規定價格多收藥品費15950.73元,另一醫院多收西藥費377087.14元。
總之,運用計算機數據審計方法來審計是未來發展的重要方向,也是提高審計效率的主要手段。最后總結一下本次審計的大體思路,首先核實藥品進價是否真實,然后在藥庫入庫表中查詢藥品進價,以藥品代碼分別關聯門診收費明細表和住院收費明細表,依據藥品進價用CASE語句對政策規定的加價標準計算藥品應銷售的最高零售價。最后將實際零售價與最高零售價進行比對分析,就可以查詢出超過標準加價的藥品明細。
參考文獻:
[1]王珊,薩師煊.數據庫系統概論(第三版),2002.
[2]陳勇飛,陳英,余永紅.基于數據挖掘的醫護培訓內容優化系統研究.中國數字醫學,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