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雪芳
摘要:大學生進入職場,首先面臨學生角色到新員工角色的轉變,這期間伴隨著個人兩方面的成長,一面是職業生涯成長,另一面是心智模式的成長。本文從新員工(大學生)的成長現狀入手,分析了企業新員工(大學生)成長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最后提出了成長心理輔導方案。
關鍵詞:新員工(大學生);成長;心理輔導
中圖分類號:G444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6)031-000-01
一、企業新員工(大學生)成長管理現狀
1.企業員工成長的概念
企業員工成長包括員工的心智成長和職業生涯成長兩個方面。其中,員工職業生涯成長是指為了滿足個人的心理需求,對自己的工作單位,工作崗位,設置自己預期的高度和目標做出展望,并且要為了實現自己既定的工作目標不斷去學習,去提高工作技能的過程。員工的心智成長是指個人的內在思維及心理層面的成長,主要體現在社會認知能力、心理素質、個人管理能力的提升帶動自身業務能力與知識水平的綜合發展。一個人若是心智健全、成熟,能夠獲得健康的成長,就會從容面對處理生活中的各項事情。
2.企業新員工(大學生)成長路徑
當大學生畢業后進入企業,成為新員工需要經歷兩種成長,一種是職業成長,即通過簡單的面試,被錄用后進入企業。首先進入試用期,經過試用期考核后,成為企業的正式員工,開啟自己的成長路徑。通過不斷的努力,開始經歷加薪、升職等成長道路。另一種是心智成長,即心理成長、社會認知能力、心理素質、自我管理能力的提升。
二、企業新員工(大學生)成長管理的問題分析
1.企業新員工(大學生)的心理行為特點
剛走出求職擇業的迷茫期進入職場,從學生的角色轉變為企業員工,陷入另一種迷茫期。在此階段,他們面臨適應新的環境:人際關系、學習壓力、生活節奏變化等都給他們帶來了一定的心理壓力。他們發現現實和自己想象中的太不一樣每天從事著打雜的工作,在學校里學到的東西到了工作中卻派不上用場,感覺不會的東西很多,卻又沒有人來教自己如何做。
在生活上,他們期待集體生活,獨自一人打拼,感覺郁悶和壓抑。在工作上,企業需要員工遵守企業的管理制度,按照規定的流程辦事,而新員工(大學生)過分依賴學生角色,他們期望領導和同事像老師一樣包容自己,不會關注別人的感受,往往形成各種心理沖突。由于不能適應職場生活,在入職3到6個月的時期,是他們頻繁跳槽。
2.企業新員工(大學生)成長管理存在的問題
企業在新員工(大學生)成長過程中,缺乏人本管理理念。企業人力資源部門,將新員工錄用后,進行常規的入職培訓后,安排到具體的崗位上就不再關注了。員工的生活如何、心態如何、員工關系如何也無人關心。企業對新員工(大學生)的采用制度化和流程化的管理方式,忽視了新員工的職業發展和心智成長需求。
在試用期,對新員工的培訓內容一般圍繞企業發展歷史、行業發展現狀、各項管理制度三方面進行培訓,其培訓過于流程化,缺乏團隊溝通能力、時間管理、心理疏導等方面的培訓。定崗后,新員工進入具體部門工作,承擔崗位職責,一般被安排在初級崗位完成事務性的基礎工作,學習基本的崗位技能。這時,新員工的心理落差很大,認為自己的工作與所學專業不對口,對有些操作性的工作不認可,面對實踐性較強的工作,缺乏信心......需要部門老員工進行及時幫助、部門領導進行正確職業成長指導與心理輔導部門心智成長的輔導。現實中,部門的領導和同事,對新員工不夠寬容,不接納他們的新思維,看不慣他們的行為,不理解他們的內心世界,這就造成了人際關系沖突,而新員工的人性不能得到全面合理的尊重,積極性與創造能力難以發揮。
三、企業新員工(大學生)成長的心理輔導方案
我們通過10多年的新員工(大學生)就業跟蹤調查與研究,提出以下新員工(大學生)成長心理輔導介入方案。
1.建立新員工(大學生)成長的心理檔案
在新員工接受企業培訓期間,將心理健康測試與評估納入培訓項目,根據測評的結果,建立員工的心理健康紙質檔案,系統記錄其心理行為表現。并將心理檔案作為員工成長管理的一項重要參考資料。在指導員工職業成長,特別是心智成長的過程中,更有針對性,更加科學有效。
2.構建新員工(大學生)成長心理健康網絡交流平臺
構建心理健康服務網絡體系,充分利用現有的信息技術,通過微信、QQ、論壇、企業網站等多種平臺,讓新員工進行溝通交流,將心理健康的知識融入該平臺。由入職2年左右的老員工,在日常的工作生活中,給予新員工幫助,在網絡上,發表自身成長的案例,引導其適應企業環境;由中層管理干部,定期推送心理調適、心靈成長方面的文章,有針對性地對新員工的心理問題給予及時、必要的指導;由具備心理咨詢資格的企業老員工、社會公益組織的志愿者,建立心理輔導專欄,方便新員工進行網上心理咨詢,及時解決心理困擾。
3.暢通新員工(新員工)心理求助渠道,有針對性地進行心理輔導。
初入職場的新員工,面對多樣化的社會角色、企業內上下級的沖突、陌生的工作環境、嚴肅的人際關系等不知所措,容易產生緊張、恐慌、焦慮等諸多不良心理反應。企業應該建立新員工的心理求助渠道,以便他們將內心的不滿、疑惑、沖突發泄出來,可以通過郵件、意見箱、知心話專欄等方式。同時,針對特別嚴重的心理問題,需要借助專業的心理咨詢機構介入,進行專門的心理輔導。如常州華威電子科技有限公司在新員工入職后一年內,由一名高級管理人員,負責接待、傾聽員工的各種不滿和抱怨,并提供員工心理救助輔導,從而提高了員工的職業與心智成長。
4.開展形式豐富的新員工心理成長活動
設計以心理成長為主題的各種活動。通過知識講座、團隊游戲、印發心理健康常識的知識手冊、編排員工成長話劇等, 普及員工心理健康知識。通過新媒體手段,開展線上線下活動,在線上開展員工心理健康知識競猜活動、自我成長形象設計活動,在線下開展新老員工手拉手徒步活動、九型人格分析對照活動。總之,利用各種手段普及心理健康知識,提高的團隊意識,幫助新員工盡快融入企業,并順利完成職業人的角色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