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建華
(江蘇省南京市武家嘴實驗學校,江蘇南京 211300)
初中思想品德課實行開卷考試,這意味著對學生的要求提高了,對教師的教學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開卷考試下的課堂,要求學生不僅要有常規的學習能力,還要有較強的自學能力、良好的思辨能力。既要考查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提煉歸納能力,又要考查學生熟練運用所學知識進行案例分析、社會現象解讀、實踐活動探究的能力;既要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也要提高思維深度。
目前,思想品德試卷中的題型,都是以近期的時事新聞、當下發生的社會熱點重點問題、國家和政府的重大政策與部署為情景材料呈現,要求學生能從材料中分析、歸納、概括出與所學知識一致的知識要點來答題。這種情況下,學生要答好題目,得到好的分數確實不容易!光有所學知識,不會聯系材料不行;具備所學知識,會聯系材料,但不會審題,也做不出理想的答案。學生的學固然重要,老師的教也十分必要。所以筆者始終認為,在教學各環節中精心做好復習和認真進行教學是同等重要的,都能助力學生取得好成績。
在今年中考首輪復習中,我清楚地記得那是3月份的一節課,那天我上的是一節初三復習課《做負責任的公民》。簡單情境導入后,進入《重溫經典》的環節,選的是一道常規題材料分析,考慮到對學生審題能力和精準挖掘素材能力的培養,我對原題進行了有針對性的修改:
中考的腳步日益臨近,王強為調節學習壓力偷偷購買了幾張盜版游戲光盤。媽媽發現后對王強進行了嚴肅的教育,同時提出了一些合理建議,王強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接受了父母的部分建議,果然取得了比較理想的學習效果。五一小長假,王強犧牲了復習和休息的時間,積極報名參加了主題為“保護母親河,讓河流更清澈”的環湖撿垃圾活動,得到了老師的表揚,王強當即表示自己會再接再厲。
結合上述材料,請運用責任與角色的知識,分析王強承擔了哪些責任?
首先,我引導學生認真研讀題目:學會審題是我們解答主觀題必須具備的基本能力,下面是解題的基本思路和技巧:
第一步:審題——明確題意
指向知識→設問中要求運用哪部分知識?
這部分知識的要點是什么?
指向材料→設問要求對哪部分材料進行分析?
請運用責任與角色的知識,分析王強承擔了哪些責任?

第二步:提取材料 第三步:聯系觀點
材料①作為學生:王強 承擔了完成學習任務的
完成學習任務,取得比 責任。
較理想的學習效果。
材料②作為子女: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③作為公民:_________。_________。
經過簡單講解和指導后,學生大都能較好地理解并正確表述,然而在我走下講臺,走近學生后,卻發現有的學生竟然在圍繞父母和購買盜版光碟這兩件事在分析!于是我抓住機會,不失時機地問:同學們,他這樣做可以嗎?為什么?“不可以!”“不符合題意”“沒有按要求寫”等等。學生的專注讓我驚訝。于是我索性再自編了一些“所謂的答案”——其實是我杜撰的!而且都有這樣那樣的破綻,結果被學生輕易識破。此時此刻,學生好像興奮起來了,激情被點燃了,彼此之間似乎在進行一場角逐,那時的課堂一改平時寧靜的面目。我發現再也不能按預設的環節進行下去了,“乘勝追擊”“舉一反三”“擴大戰果”是唯一的選擇!基本的知識,基本的能力學生已掌握,再重復毫無意義,不如換個角度,換種思路。既然同學們都胸有成竹,老師想考考大家,現在老師提供一份答案給你,看看大家能否據此獨立命制一題?隨后屏幕上出現了一份完整的答案。
請根據以上答案,編制合適的提問。最佳獲勝者有獎哦…
到這里,原本一節簡單的復習課僅用一個素材就擴展出三四種問法,并且對應三四種不同解法,而且都符合今年考點要求!內心的激動與成就感油然而生,原來復習課還可以這樣上!我被深深地震撼了…
這原本會是一節十分平常的復習課,實事求是地講,我并沒太多地期望會達到多少預期效果。我們的復習課按部就班地上,甚至是機械地上,去“填鴨式”地滿堂灌,我想即使付出再多,也不會有太多的回報,相反還會招致學生的反感甚至厭惡,更別說達到高效課堂的目標了。
課堂是活的,她隨時會出現“生成”,那節課上生成的資源卻成就了課堂,使她變得不一樣,變得精彩,變得鮮活,也變得貼近學生,真正體現了學生才是課堂的主體。教師的作用是引導,是領路,是指明方向,而不能包辦一切,更不能左右學生的思想!學生思維之花隨時會因你的澆灌而綻放。
我們的課堂不是一成不變的,個體、群體、環境、情境等可能是點燃學生“思維火炬”的導火索。我們不應該給課堂戴上枷鎖,而要允許“變”,甚至有意“制造”“突發情況”,并還要懂得駕馭和巧妙地處理,理性地引導。
通過這個案例,結合近年來連續任教畢業班的工作經驗,我還是悟出了一些教育教學規律,形成了一些不成熟的認識,特別是在復習課中駕馭課堂和引導學生思考方面。
摸透中考命題方向,把握命題特點。中考題型穩定,選材貼近生活,通俗易懂。這就要求課堂教學一定要貼近學生生活實際,不脫離學生成長的基礎;選材一定要關注國家和社會熱點話題;評價標準和體系要兼具多元化與開放性。
先認真審題,不要拿到題就寫答案,要先認真閱讀,仔細審題,抓住關鍵詞,準確理解題意,不偏題,不跑題。準確使用所學知識進行分析,篩選核心觀點,分清主次,梯次遞進,杜絕“無病呻吟”“空發議論”式的答題;其次,教師要不失時機地鼓勵學生充分發揮創造性思維能力,要思路開闊,活學活用;最后要培養學生“規范”意識,條理清楚,書寫工整、表述規范。
復習課要真情投入,營造溫馨和諧、積極參與的班級氛圍。采用鼓勵機制,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善于捕捉學生的閃光點。對合格,甚至只要參與的學生,及時表揚和鼓勵,使他們產生自信心,從而增強上進心。對于班級學困生、后進生要不放棄、不拋棄。努力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多種形式、多種途徑讓他們獲得成功。我相信,終究會使其獲得成功的喜悅與自信。
最后,課堂模式不應單一化、標準化,要靈活機動。教學過程不是任務,課堂實效才是根本!這一課就是一個材料貫穿始終,簡簡單單的素材在老師的不斷追問、挖掘下,給了學生充分的思考余地和廣闊的思維空間,因而產生了巨大的效果。即使沒有按照預定的“套路”教學,我認為值得!
在平常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提高學習效率。引導學生在掌握現有教材基礎知識的條件下,還要充分去挖掘和拓展、延伸,使思考成為學習的原動力。相信只要我們一切本著服務學生的學習,尊重學生思想的理念去組織教學,做好復習,就一定會取得理想的成績!
[1] 於紅中.現代教學設計精要[M].江蘇鳳凰出版集團,2011(12).
[2] 劉俊,周德興.最受學生歡迎的課堂[M].江蘇教育出版社,20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