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曉梅
(黑龍江省大慶職業學院石油工程系,黑龍江 大慶 163255)
高職院校推行現代學徒制過程中的主要問題及對策
潘曉梅
(黑龍江省大慶職業學院石油工程系,黑龍江 大慶 163255)
現代學徒制適應現代經濟社會對技術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是提高職業院校人才培養質量,解決生產性實訓基地、“雙師”結構教學團隊建設等問題的有效途徑,但是在我國由于體制和機制、地方經濟發展的制約以及企業學徒的管理等問題,在推行過程中造成“學校熱,企業冷”等現狀,本文結合現代學徒制在部分高職院校試行過程中出現的主要問題,提出了相應的對策和建議。
現代學徒制;高職院校;人才培養模式;問題及對策
雖然現代學徒制實現了企業培訓和學校教育相結合、受教育者的工作和學習相結合,能有效地幫助學生(學徒)學習專業知識、訓練職業技能、積累工作經驗和養成職業態度,更好地滿足現代經濟社會對技術技能型人才的需要,但在推行過程中依然出現了“學校熱,企業冷”、合作企業難尋等問題,本文分析了現代學徒制試行中出現問題的原因,并借鑒德國雙元制的經驗,提出相應對策。
1.1 受地區經濟發展的制約,適于現代學徒制的合作企業難尋
一般來說,只有經營管理狀況良好的企業才適合作為企校合作的對接企業,才能保證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的長期有效開展。而經營狀況一般或者依附大型企業生存的中小型企業,大多已疲于應付生產經營,根本不具備協同育人的條件。因此,除了一些沿海的經濟發達地區,大多數地區的職業院校在推行現代學徒制過程中,基本都存在著適宜合作企業難尋的問題。
1.2 缺少立法和政策保障,企業參與現代學徒制的積極性不高
除規定學生實習補貼可計入企業成本外,我國在激勵企業參與企校合作方面基本沒有任何有利政策。作為將效益視為生命的企業,在人才培養、員工培訓投入上有自己功利的考量可以理解。另外,還有擔憂員工跳槽、人才流失等原因,造成很多企業更愿意投資在見效快的短期技能培訓或特殊技能培訓上面,對投入資金多、見效周期長的綜合職業技能培養并不積極。
1.3 企業教學安排難以保證,導致學生與家長對現代學徒制產生質疑
實施現代學徒制的目標就是實現企校協同育人,也就是說在高職三年的人才培養過程中,企校共同制定人才培養計劃,合理安排學校學習與企業實踐的學時比例,企業必須安排專門的實踐經驗豐富的師傅負責完成“師帶徒”的實踐教學學時,而實際上很少有企業能夠在正常生產經營的情況下對學徒的實踐教學做出系統合理的安排,并保證學徒有充足的學習時間。因此,一些學生及家長對現代學徒制的教學模式產生了質疑,甚至覺得企業把學生當成了廉價的勞動力,從而對現代學徒制產生反感和抵觸。
自2015年開始,部分高職院校開始試行現代學徒制,各中、高職院校陸續都根據專業特點和當地企業的實際,結合現代學徒制對現有的教學模式和教學計劃進行了調整和規劃。在面臨政府立法依然缺失、企業積極性不高、學徒津貼難以保證的困境下,如何保證現代學徒制的長期有效實施,依然是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研究的一個重要問題。
2.1 加大社會宣傳力度,提前幫助學生樹立職業生涯規劃意識
德國良好的職業教育與培訓文化讓“雙元制”得以順利實施,這一文化的形成,一是企業在長期用人的過程中逐漸對于職業培訓產生認可,二是德國從小學教育階段就有意識的引導學生形成職業意識。我國可以借鑒德國的做法,由職業院校的教師進入基礎教育校園,循序漸進地對學生進行教育和引導,從而實現學生職業意識的轉變。在這方面不僅需要職業院校加大社會宣傳力度,同時需要教育主管部門對基礎教育及職業教育的過渡銜接做出更長遠的規劃。
2.2 理性看待現代學徒制的實施,避免急功近利
在國家教育部提出在高職院校推行現代學徒制之際,我們也應該注意到,目前并不是所有的職業院校和所有的專業均具備全面推行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的條件。實際上,即使在“雙元制”十分成功的德國,也不是所有的專業都實施,更不是所有的人都有機會選擇以學徒的身份進入職業院?;蛘吲嘤柦逃龣C構學習,因此我國現代學徒制的實施也應避免急功近利,而應首先尋求經營狀況良好、具備批量接收學徒能力的合作企業,因地制宜、循序漸進地逐步推進。
2.3 通過建設廠中校、校中廠,企校合作共贏
根據行業的實際情況,既可以讓學校將培訓設施投入到企業中去,也可以讓企業將設備投入到學校中來。企校合作建設廠中校或校中廠的成立,不僅可以幫助企業解決員工培訓與生產經營之間的矛盾,同時也是吸引企業能夠真正參與到企校合作中來的重要手段。
雖然,實施現代學徒制的人才培養模式是目前解決我國職業教育問題的重要途徑,但是我國目前對現代學徒制還沒有形成相關實踐成果和制度成果,一些制約因素依然存在,配套的相關政策也尚未出臺,并且一定程度上出現了“學校熱,企業冷”的現狀。
3.1 學校、企業需要共同構建合作平臺
現代學徒制是傳統學徒制和學校教育制度的“雙贏”組合,其特點是:在專業學習的過程中,學生和學徒身份交替轉換。根據企業需求,企校共同制訂與實施人才培養方案,在人才共同培養的過程中,各專所長,分工合作。職業院校應在現有的體制與機制下,探索企校合作新模式,實現企校合作的縱深發展。筆者認為,在推行現代學徒制校企合作的過程中,行業指導委員會應充分發揮指導、協調和紐帶作用。
3.2 必須對教學組織和管理模式進行改革
目前仍有一些學校的教學組織模式和管理體制制約著現代學徒制的順利實施。如果想改變這種狀況,在人才培養過程中首先要依據學生的共性和個性需求選擇教學組織方式,實行校企共同參與的教學管理模式。
3.3 打造一支企校結合的“雙師”結構的專業教學團隊
現代學徒制對高職院校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就目前來看,高職教師大都具備扎實的專業理論基礎,但對應職業領域的工作過程知識,尤其是職業實踐能力相對薄弱。而企業的兼職教師大多具備豐富的實踐經驗,但是缺少靈活的執教能力和先進教育教學方法。雖然現在強調“雙師”型教師的培養,但實際上,這種情況在短期內很難真正實現,現代學徒制推行校企專、兼職教師交替授課制度正好可以解決這一矛盾,由校企專、兼職教師分工協作,各取所長,由專、兼職教師共同進行課程開發,共同承擔課程教學,逐步建設起一支“雙師”結構的教學團隊。
雖然現代學徒制是提高職業院校人才培養質量,解決生產性實訓基地、“雙師”結構教學團隊建設等問題的有效途徑,但是目前在我國推行現代學徒制的人才培養模式依然任重而道遠,不僅需要高職院校的教師以企業為根、以學生為本,根據專業和行業發展特點,不斷探索推行現代學徒制過程中企校合作的有效途徑,更需要得到政府層面的政策支持,以期讓更多的優秀企業主動加入到企校合作人才培養的行列中來。
[1] 楊小艷.現代學徒制的探索與實踐[J].職教論壇,2012,(09):17-20.
[2] 李啟富.我國高職教育試行現代學徒制的理論與實踐[J].職業技術教育,2012,(11):55-58.
Main problems of implementation of modern apprenticeship system in vocational colleges and countermeasures
PAN Xiao-mei
(Department of Petroleum Engineering, Daqing Vocational College, Daqing 163255, China)
Modern apprenticeship system is adapted to meet the social demand for technically skilled workforce. In China, it has been enthusiastically implemented by vocational colleges. The problems lie in the social system and mechanism, constraint of local economy, management of apprenticeship and so on. In view of the main problems, the paper puts forward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for implementation of apprenticeship training mode in vocational colleges.
Modern apprenticeship system; Vocational colleges; Talents training mode; Countermeasures
2017-04-26
潘曉梅(1971-),女,工程碩士,副教授。
G712
B
1674-8646(2017)13-009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