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爽杰
(哈爾濱職業技術學院,哈爾濱 150001)
?
圖書館的空間布局與利用研究
高爽杰
(哈爾濱職業技術學院,哈爾濱 150001)
新技術背景下,數字圖書館不斷普及,提供了更加廣泛且成熟的服務功能。數字圖書館時代已經來臨,而其資源與技術體系的提升與完善也是必然要求,數字圖書館的普及使其功能發生了極大變化,空間布局的設計與功能利用顯得尤為重要。因此,為了使新時期的數字圖書館功能得以更好的發揮,就必然要對其空間布局進行優化設計,以實現對圖書館資源的更好利用。
圖書館;空間;布局;利用
20世紀末至本世紀初,圖書館的社會功能已經從簡單的圖書管理、典藏、閱覽等基礎功能上升到一個資源自由獲取的公共服務平臺。目前我國數字圖書館的建設已經運用了不少現代建筑設計理念與技術,在實施圖書館的建設規劃上投入了較大的精力。然而,由于圖書館特殊的社會功能,僅僅以普通建筑的設計理念與技術對圖書館的空間布局及功能進行設計,勢必無法滿足新時期的數字圖書館布局與功能需求。早在2008年,我國頒布了《公共圖書館建設標準》,就專門對圖書館的空間布局做出了明確的標準:要求圖書館在建設的布局設計上應當遵循適用性原則,保持現代圖書館服務方式與服務需求的同步。另外,還應當以圖書館的規模作為依據,對其功能性進行合理設計。而標準對圖書館外觀設計方面的要求則主要集中在文化氛圍的營造及實用效果。
目前我國許多城市都在依據新的標準對市內的公共圖書館進行改擴建或新建,新的圖書館空間布局理念已經深入人心。本著“以人為本”的原則,新時期的圖書館建設更注重圖書館環境、休閑、社交等人性化需求,并將空間布局與功能的設計與服務需求融合起來。
2.1 圖書館空間和環境設計概述
當今社會電子設備在人們的生活中發揮的作用越來越大,而圖書館作為傳統的閱讀場所逐漸被邊緣化,在人們的生活中不再像以前那么重要。但是,現代科技和電子設備的發展對于圖書館空間設計和閱讀環境的改善來說也是一個可利用的便利條件,如果能夠在圖書館的設計和建設中添加一些現代元素,那么圖書館的發展將會得到一次新的機遇,通過這樣的方式也能夠在無形之中提高人們的審美和閱讀體驗。即使是在科技迅速發展的今天,圖書館作為一種第三空間,仍然能夠通過對空間的設計和閱讀環境的改善來引起人們審美的享受,這種享受對于使用圖書館的人來說,更多的是一種精神方面的愉悅。從這個角度來看,圖書館還承擔著人們的精神棲息地這樣一個功能。
2.2 圖書館空間設計的原則
2.2.1 給人以精神享受
圖書館可以帶給人們精神方面的審美感受,所以在設計時要更多關注人們的使用、體驗圖書館的設計風格和閱讀環境,要能夠使人產生愉悅感和舒適感,要給讀者以一種精神棲息地的感覺。圖書館是獲取知識的地方,圖書館的環境要設計的寬敞大方,采光要良好,衛生環境也要引起足夠的重視,否則會影響人們的閱讀體驗。
2.2.2 風格統一
圖書館的設計風格在整體上要保持統一,給人以一種整齊的感覺。在細節裝潢中,墻體的設計、照明燈具的選用、地面的裝飾等可以富于變化,但是在整體風格上面適宜,保持高度的統一,才能給人以一種節奏感,提高閱讀體驗。在一些西方國家,圖書館的不同空間中有著不同的裝飾設計。門窗是圓形或者半圓形的,吊燈是球形的,椅子也多半采用背靠式。雖然裝飾得并不完全一致,但是在整體上體現了一種西方的審美觀。窗戶的形狀設計為方形,室內照明采用一般的燈光,椅子也采用線條較為硬朗的方形椅子,在墻上裝飾著歐式油畫,這樣的設計也能得到整體風格的一致。
2.2.3 體現文化氣息
圖書館作為人們獲取知識的場所,其設計要與文化氣息相統一。在圖書館的設計中,可以適當增添美術作品、繪畫作品等具有藝術氣息的元素,來襯托圖書館的整體氛圍,同時還可以擺設一些具有永恒魅力的大師作品來提高品味。
3.1 服務層級設計理論
空間層級理論即Kent F.提出的關于公共空間的設計理論,其認為圖書館的主要社會價值是滿足用戶的信息需求,包括四個屬性:一是可訪問性和聯動性,也就是為用戶提供便利的可訪問空間,滿足用戶的信息需求。二是功能性和可塑性,滿足不同用戶多元化的空間需求。三是社交性,實現現實空間與虛擬空間的交互融合。四是舒適性及品牌形象,提升圖書館的舒適度,打造品牌??臻g層級設計理論綜合了讀者和館員對于圖書館空間的功能性需求及用戶滿意度,指導著公共圖書館的設計。
3.2 開放服務設計理論
現代圖書館設計中,平等、自然、發展是主要的設計思想和用戶訴求,開放服務的設計理論符合當前圖書館的發展趨勢。具體而言,其主要包括:A.平等利用,針對全民設計。B.低碳環保,自然和諧,注重自然光、太陽能、風能、水能等自然元素的利用。C.關注社會發展,營造可變空間發展。讀者學習方式的變化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人們對圖書館的認知,因此圖書館應當為讀者提供協同學習服務。
3.3 空間體驗設計理論
衡量讀者滿意度的一個重要標準就是良好的讀者體驗,該理論要求設計者充分考慮空間色彩和裝飾物的舒適度,圖書館的功能性的結合,這些主要表現在三方面:其一,便捷、實用的空間。良好的體驗能激發讀者閱讀興趣、開闊視野。目前讀者需求的多樣性不斷衍生出布局靈活、簡約、明動的空間。其二,豐富多彩、充滿現代科技氣息的內飾。多重顏色和類別內飾的搭配,能夠提升空間體驗感。其三,人性化的空間。弱化書架的明顯位置,將更多空間留給讀者充分使用??傊?,該理論比較適用于現代圖書館內部空間的設計與布局。
4.1 拓展空間功能
實施圖書館的空間布局設計最終目的在于使其功能性得到拓展,從而提高空間的利用率。因此,在實施空間布局的設計時,應當對圖書館的空間拓展功能進行重點建設。空間功能的拓展,也應當在以讀者的閱讀需求為前提的條件下進行設計。具體來說,一般的讀者在對閱讀空間的需求上具有一定的私密性和個性化,應當能夠在自由、安靜、合適的環境下進行閱讀,同時還能夠在不影響他人閱讀的前提下滿足個人的需求。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在圖書館的功能需求上又有了新的提升,例如深思、喝茶、影音功能、研討交流、學習等,因此空間布局應當通過拓展空間功能實現對這些多元化需求的滿足。
4.2 建立智能化信息共享中心
數字時代的圖書館在空間布局上應當對信息共享提起更高的關注,建立專門的智能化信息共享中心是必要的。智能化信息共享中心所提供的服務主要有參考咨詢、專業學科、電子閱覽等,根據這些功能需求進行共享中心的功能與布局設計,滿足讀者的多元化需求。數字圖書館需要在智能化的信息共享中心的支持下滿足其數字圖書館的基本功能,實現圖書館利用價值的更大發揮,這必然要在空間布局上下大功夫,使之布局合理,功能完善,資源得到最大化利用。
4.3 堅持“以人為本”的設計理念
空間布局與功能利用的設計方案關系著整個圖書館功能的完善發揮。為了更好的為讀者服務,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是非常重要的設計與管理理念。除了在空間布局上采取資源的合理分布外,還應當根據讀者的需求頻率與數量進行資源的合理性空間規劃。還要突出不同閱讀空間的服務特色,不僅要使資源數量達到讀者的需求標準,還應當保證讀者在閱讀空間的活動度、知識需求等方面得到滿足。
[1] 郭海明.資源共享理念下的圖書館空間服務[J].圖書館理論與實踐,2017,(01):58-61.
[2] 張春紅.新技術、圖書館空間與服務[M].北京:海洋出版社,2016.
[3] 段小虎,張梅,熊偉.重構圖書館空間的認知體系[J].圖書與情報,2016,(15):90-94.
Research on the spatial layout and utilization of library
GAO Shuang-jie
(Harbin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Harbin 150001, China)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new technology, the digital library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popular, providing a more extensive and mature service function. The improvement of resources and technical system of library is also an inevitable requirement, and the popularity of digital library has made a great change to its function, which makes space layout design and functional use particularly important. Therefore, in order to give better play to digital library functions, it is necessary to optimize the layout of its space so as to achieve the better usage.
Library; Space; Layout; Utilization
2017-03-24
高爽杰(1970-),女,副研究館員。
G258
B
1674-8646(2017)09-011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