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健
【內容摘要】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合理安排課堂提問可以有效刺激學生思考,激發他們的學習熱情,發展他們的語文思維。課堂提問的方法多種多樣,設計問題時要注意難度,循序漸進地提問;可以用具有懸疑性的問題激發學生思考;并把握住提問最合適的時機,問得恰到好處。
【關鍵詞】課堂提問 語文教學 語文思維
課堂提問是教師教學藝術的體現,在初中語文課堂中,教師也要把握好提問的時機,選擇最合適的問題,用有條理的提問來強化學生思維,讓他們鞏固自己學到的知識。教師的課堂提問要掌握一定的方法,在設計問題的時候注意問題難易適中,要針對學生能力的差異提問,同時還要提出具有懸疑性的問題,用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并注意在適當的時候提問,讓提問的效果最大化。
一、難易適中,循序漸進
在一個初中班級中,學生的學習能力、理解能力有高有低,這就要求教師在設計問題的時候要給每一個學生“量身定做”,選擇適合他們的問題,有針對性地提問。尤其是對于一些學習能力較差的學困生來說,循序漸進的問題可以讓他們逐漸適應教學強度,不至于在教師提問的時候手足無措,久而久之他們就會漸漸對學習產生興趣。
在學習《濟南的冬天》時,根據學生的學習程度不同,可以設置不同難度的問題。對于學習能力較弱的學生,則提問可以相對簡單一些,如:“濟南的冬天最大的特點是什么,文章從哪幾個方面來展現出濟南冬天的與眾不同之處?”這個問題學生很容易從文本中找到問題的答案,濟南冬天的特點是“溫晴”,作者通過山和水這兩方面來展現濟南冬天的不同之處。對于程度較高的學生,教師則可以給他們提出一些更有難度的問題,例如讓他們思考一下文章是如何體現寓情于景的寫作特色的。要回答這個問題,學生首先要理解作者是如何體現濟南冬天的特點,然后還要找到作者是如何情景交融的。例如作者通過某些詞句的形容將原本沒有情感的景色變得有情了,如“水也不忍得凍上”中,用了“不忍得”這樣一個明顯帶有情感的詞匯將無情之水寫得有情,這就體現了作者情景結合的寫作特點。通過難易適中的提問能讓學生更自然地感受作者的寫作技巧。
在循序漸進的問題中,學生更容易找到學習的樂趣,閱讀文本的積極性有所提高,對于文本的解讀也會更加準確。
二、充滿懸疑,引導探究
具有懸疑性的問題可以引導學生對文本產生探究的興趣,在必要的時候教師可以讓學生針對同一個問題進行辯論,在辯論的過程中逐步找到探究文本的切入口,從而體會文本的深層次內涵。
在學習《本命年的回想》這篇課文的時候,就可以在引入課文學習的時候加入一些具有懸疑性的問題,引發學生自主探究文本。如:“大家知道本命年是什么意思嗎?作者在《本命年的回想》中,并沒有先介紹自己的本命年是什么樣子的,而是在一開始的時候就回想起春節的種種民俗活動。大家想不想看看作者當年是如何過年的呢?有哪些活動是我們現在依然在進行的,又有哪些活動現在已經逐漸消失不見了呢?”這個問題很好地激發了學生的思考,學生會在兩個不同的方面產生疑問,并帶著問題繼續閱讀課文。一是作者為何要如此安排文章的結構,二是作者筆下的春節有哪些與眾不同的地方。在搞清楚了這些問題之后,學生就會感受到作者的構思巧妙,在布局上展現新意,烘托春節這個特定時節的韻味,并感受到作者如何寫出具有鄉土風情的文章。
有懸疑性的問題往往能在課堂上起到“一石激起千層浪”的效果,讓初中語文課堂氣氛變得更加活躍,學習效率自然有所提高。
三、適時提問,恰到好處
要讓提問更有效,教師還要掌握更多的提問技巧,如根據課堂生成的情況來適時地提出問題。在教學中,預設十分必要,然而課堂生成也十分重要,有的時候根據學生學習的具體情況,教師可以選擇修改自己的提問方向,讓學生思考更有價值的問題。
閱讀了《社戲》之后,課堂上有學生提出了疑問:“這篇文章的名字叫《社戲》,但是文章真正描寫看戲的內容卻并不是很多,難道是作者寫作偏題了嗎?作者為何要如此設計呢?”這個問題的提出在課堂上掀起了一個高潮,很多學生都開始討論這篇文章是否“文不對題”的問題。這個問題原本是教學設計中并沒有考慮到的,但是在課堂生成中既然學生產生了疑問,那么就不如利用這個機會來適時提問,“作者為何寫了那么多戲里戲外的事情?”在討論中學生認識到,作者以“社戲”為題,但是并非只能寫看戲的情景,期盼看戲時候的心情,在去看戲的過程中所發生的事情,看戲歸來的情景,這些其實也都和“社戲”這個主題是有關的。作者這樣寫非但沒有跑題,反而還讓寫作的內容有所擴展,作者對所看的“戲”表示不滿,但是卻對農村孩子的聰慧表示贊賞,這才是其想要突出表現的內容。
在初中語文課堂中選擇適當的提問時機也可以加強師生對話,讓課堂的氣氛變得更加融洽,能更好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學者第斯多惠提出教學的藝術不在于傳授給學生多少知識,而在于鼓舞學生、喚醒學生并激發學生。在初中語文課堂中巧妙地運用課堂提問正是對學生學習的鼓舞、喚醒和激發,可以讓他們的語文思維能力有所提升。
(作者單位:江蘇省揚州市江都區小紀鎮高徐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