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新元
摘要:文章首先對互聯網金融進行了概述,進而分析我國現有的互聯網金融的主要模式以及存在的法律風險,最后根據互聯網金融的特點以及其可能存在的法律風險,提出了現階段我國現有的互聯網金融的防范對策。
關鍵詞:互聯網金融 法律 風險防范
隨著互聯網技術的快速發展,互聯網金融也逐漸在目前的社會中流行了起來,互聯網金融其較之常規的金融模式其具有成本低、協作性好、參與高以及操作方便等諸多的優點,因此成為了目前發展最快的金融模式之一。但是在快速發展的背后也存在著諸多的問題,互聯網金融其存在著諸多的法律風險,致使在發展的背后也存在著諸多風險之處,面對這些風險我們需要作出合理的防范,保障互聯網的健康發展。在此背景下,文章圍繞互聯網金融為中心,分四部分展開了細致的分析探討,旨在提供一些面對我國現有的互聯網金融的防范對策方面的理論參考,以下是具體內容。
一、互聯網金融概述
隨著互聯網技術以及物聯網技術的快速發展,在金融行業方面,企業乘著互聯網的快車走向了互聯網金融的道路,并且取得了很大的發展。我國是世界上的第一人口大國,因此在互聯金融的滲透力以及參與度上都讓世界汗顏。不過古語有言千里之堤,潰之蟻穴,互聯網金融的發展其速度之快以及體積之大,有著千里之堤的氣魄,但是在其背后的法律問題便是潰千里堤蟻穴,針對這一問題,需要做到未雨綢繆,面對目前互聯網金融其背后的法律風險,采取必要的防范對策是迫在眉睫的。
二、我國現有的互聯網金融的主要模式
目前在我國主要存在的互聯網金融模主要有第三支付、余額寶、P2P網貸、眾籌等幾種形式。其中第三方支付一般是指非金融機構作為互聯網中收付款人的中介,其所提供的預付卡、網絡支付、人民銀行確定以及銀行卡收單等支付業務;余額寶其全名為天弘增利寶貨幣基金,是一種通過互聯渠道進行銷售的基金;P2P網貸指的是依托互聯網為渠道進行個體對個體的直接借貸,在我國最早出現的P2P網貸平臺為2007年于上海成立的拍拍貸;眾籌是指的通過互聯網形式的個人或者企業向大眾進行資金籌集的融資項目,根據眾籌的回報形式可以將眾籌劃分為股權眾籌和商品眾籌兩種形式。
三、我國現有的互聯網金融其存在的法律風險
在第三方支付金融模式上存在的風險主要體現在主體資格以及經營范圍對現有法律有所突破,虛擬賬戶資金以及在途資金存在著沉淀的風險;以余額寶為代表的互聯網基金存在的法律風險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其一為貨幣基金自身便存在著市場的風險,其二為余額寶自身的金融監管力度也存在著一定的風險,第三為隨著網絡技術的不斷更新,余額寶自身也存在著安全漏洞;在P2P網貸上存在的法律風險,主要體現在法律及政策、信譽以及信息共享機制、征信系統缺失方面;眾籌平臺存在著法律風險,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其一為非法進行集資活動,其二為變向吸取公眾存款。
四、面對我國現有的互聯網金融法律風險的防范對策
(一)創建完善的互聯網金融監管體系
首先需要對互聯金融的監管對象、監管主體以及監管的范圍給以明確。綜合、系統的對互聯網金融企業的業務范圍進行梳理,進而制定出最為有效地管理方法,從而實現有效監管。為了避免虛擬交易平臺其交易風險逐漸向實體經濟蔓延,需要相應的監管部門做好交流和溝通的工作,并且定期和不定期的對互聯網金融的發展狀況進行檢測。成立互聯網金融行業的自律組織,進而制定出切實可行的自律規范,強化金融交易的信息披露程度,進而更好的對自律組織的合法權益進維護、同時也維護互聯網金融市場的競爭秩序。創建出完善的互聯網金融市場的退出、準入的制度,并且建立合理的互聯網預警機制以及風險監測機制,同時還需要切實的制定出應急處理的預案。
(二)修訂和完善互聯網的金融法規、法律體系
對于可能出現的互聯網金融風險需要在法律方面做出明確的規定。通過立法的形式對于互聯網金融的法律地位、性質以及形式給以明確,并且對于其業務模式、準入條件、監督管理以及風險控制都在法律層面制定出明確的規定,尤其是在眾籌融資以及網絡信貸等互聯網金融需要完全納入到監管的范圍之中。
(三)強化對互聯網金融用戶的權益保護
對于現階段的互聯網金融而言,提供者和消費者由于其自身的信息量存在著不對稱現象,致使消費者處于嚴重的弱勢地位中,進而互聯網金融用戶的合法權益是極易受到金融機構侵害的,因此相關的管理部門需要制定出明確的保護法案,增強互聯網機構的信息透明度,尤其是在交易中需要互聯網金融機構將具體的責任分擔模式明確的規定出。
五、結語
綜上所述,互聯網金融是在互聯網技術和物流網技術快速發展背景下,誕生的產物,其發展速度很快,同時較之傳統金融其具備著諸多優勢,但是在其背后在存在著諸多法律風險。現階段主要存在的互聯網金融模式有第三支付、余額寶、P2P網貸、眾籌等幾種模式,在存在的法律風險上主要有主體資格以及經營范圍對現有法律有所突破、互聯網基金存在著法律風險、P2P網貸存在著法律風險、眾籌平臺存在著法律風險等幾種。根據互聯網金融的特點以及其可能存在的法律風險,創建完善的互聯網金融監管體系、修訂和完善互聯網的金融法規、法律體系、強化對互聯網金融用戶的權益保護等措施是目前切實有效的互聯網金融法律風險的防范對策,值得相關部門充分合理的使用。
參考文獻:
[1]邵平.物聯網金融法律問題研究及完善建議——以商業銀行物聯網金融業務為視角[J].銀行家,2016,(02).
[2]鄧建鵬.互聯網金融法律風險的思考[J].科技與法律,2014,(03).
[3]葉曉靜.論我國金融創新監管法律制度的完善——以互聯網金融創新為例[D].首都經濟貿易大學,2015.
(作者單位:萊蕪市第一中學55級一級部13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