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婧
摘要:小學階段,英語教學活動的開展中,對學生朗讀能力的培養是其中重要一部分內容,同時也是體現學生自身英語素質方面的一個重要標準。在小學英語教學活動開展的過程中,做好對學生朗讀能力的培養,可以更好地提升學生自身的語感,讓學生寫作、閱讀等多方面能力都得到更好地提升。本文就對于小學階段,英語教學中如何更好地就學生朗讀能力進行提升的相關問題進行了分析和探究。
關鍵詞:小學英語 教學方式 朗讀能力
小學階段,英語教學中,對學生朗讀能力的培養是重要的一個教學組成部分,對學生自身英語素養的提升的非常關鍵的。小學階段,通過對學生英語朗讀能力的培養,可以讓學生更好地對于英語知識點進行記憶,提升英語學習能力。朗讀能力的培養,也可以讓學生對于詞句的含義進行更加充分的了解,提升閱讀能力,并且在不斷朗讀的過程中,提升自身的整體英語語感。總的來說,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來說,英語朗讀能力的培養,是學生提升自身英語素養的一個重要的過程,這需要教師進行更好地重視,并且從多個角度入手,提升對學生英語朗讀能力的培養成效。
一、如何實現對朗讀能力的有效培養
(一)打造興趣化的朗讀學習情境
對于朗讀能力的培養來說,提升學生的參與興趣,讓學生感受由朗讀所帶來的樂趣是非常重要的。小學階段的學生自身的注意力集中時間相對較少,長時間、持續地進行朗讀是具有一定難度的,學生經常會出現溜號和走神的問題。針對這方面的問題,教師要關注對教學趣味性的提升,積極構建一個具有較強興趣化特點的學習情境,讓學生產生對朗讀學習的樂趣,讓學社科院積極參與到朗讀學習中。教師在就朗讀教學中,要利用豐富的動作和表情,聲情并貌地展開教學,讓學生在教師的感染下逐步產生模仿的意愿,提升朗讀學習效果。小學階段的學生活潑好動,希望表現和展示自己。針對學生這方面的心理特點,教師就可以采取興趣化的朗讀環境和內容,讓學生在獨特的情境下產生英語朗讀的樂趣。例如,在對于具體的語句和單詞進行朗讀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引入小競賽的方式,讓學生比一比誰朗讀的更好和更標準。對于一些朗讀比較好的學生,教師要進行及時的表揚,這樣受到表揚的學生可以產生更大的學習興趣。對于一些朗讀不太好的學生,教師也要進行鼓勵,讓學生在緩和的氣氛中,逐步勇氣努力奮進的意識。對于一些活潑好動、表演意愿比較強烈的學生,教師則不應該對他們進行壓抑,要給予他們展示自己的空間,通過設定例如快樂地朗讀、悲傷地朗讀等不同的情境題目,讓學生展示自己,這樣可以幫助他們“釋放能量”,同時也能讓他們產生更好地學習興趣,并且在不知不覺的訓練中完成朗讀能力的提升。這種靈活的、興趣化的學習情境的構建,相對于以往被動的教學方式來說,其更加具有成效。對于朗讀材料的選擇上,教師可以選擇一些小故事或者一些英語的繞口令、歌謠等。例如,“noodles and nice,are very very nice.”等。個別小朋友在吃飯時,就對于這首英語小韻詩進行脫口而出的背誦,獲得了家長的表揚和鼓勵,大大地提升了他們的學習樂趣。
(二)對學生朗讀技巧進行有效地培養
小學階段,教師在進行朗讀教學的過程中,要重視對學生朗讀技巧的培養,讓學生掌握正確、規范的朗讀方式。教師在日常教學工作中,要對于教學內容進行充分的準備,提升自身發音的標準性,在教學中對學生進行更好地熏陶和感染。小學階段,學生自身的理解能力相對有限,并且整體認知能力上也有待提升,教師在進行技巧教學的過程中,要抓好細節,讓學生自身的傾聽能力得到更好地培養。例如,在對于單詞錄音聽讀的時候,教師就可以利用辨音活動的方式對學生進行訓練,在錄音播放時,對單詞進行出示,如果錄音內容和所出示的單詞一致,那么則運行朗讀,如果不一致,則不能朗讀。在對話錄音播放中,教師可以提前布置一些場景圖,做好準備,并且對其中出現的生詞提前做好講解,提出一定的問題,讓學生在聽錄音之間就具備一個良好的認知意愿,帶著問題進行學習。在教學中,教師也要對一些較為困難的發音進行重視,讓學生掌握正確的朗讀方法。
(三)讓學生形成良好的朗讀習慣
在朗讀教學中,教師應該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朗讀習慣。
1.跟隨錄音進行朗讀。對于英語教學來說,錄音本身的語調正確、規范,是標準的朗讀學習內容。在教學中,教師要鼓勵學生跟隨錄音進行朗讀,并且多進行模仿,提升自身的感性認知,融入不同語氣、感情等方面的因素,對錄音內容進行更好地模仿,形成正確的發音習慣。
2.大聲朗讀。大聲朗讀對于小學階段學生來說是非常重要的,這樣可以讓學生對于讀音、節奏進行更好地把握,同時提升對英語詞句的記憶效果,讓學生形成朗讀的信心。
3.先聽后讀。對于小學階段學生來說,他們雖然具有較強的模仿能力,但是他們往往不能很好地進行自我控制,在聽到示范之后,急于進行朗讀,這樣情況下很難保證發音足夠標準,甚至有可能會對其他學生的朗讀學習參數影響。針對這一問題,教師要讓學生形成先聽后讀意識,在朗讀教學中,讓學生對教師的示范進行細致的傾聽,注意要點再進行模仿。
4.延伸朗讀。對于朗讀學習來說,課內的學習時間畢竟是有限的,要想保證朗讀學習效果,教師就要對朗讀能力的培養從課堂內延伸到課堂之外。在課余時間內,教師可以安排學生自行對錄音進行跟讀,并對所學的內容進行復習。這種通過合理的延伸,可以讓學生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讓學生的閱讀能力的提升更加穩步、可靠。
二、結語
總而言之,對于小學階段的英語教學活動來說,朗讀能力的培養是其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內容,同時也是對學生英語素養培養的重要組成部分。朗讀教學的開展需要長期地進行實踐,并且教師也要不斷地提升自身的認知水平和教學能力,對學生進行更好地引導,打造更具有趣味性的朗讀學習情境,對朗讀技巧進行更科學地培養,讓學生形成正確的朗讀意識和習慣。
參考文獻:
[1]李立培.淺談小學英語朗讀訓練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學周刊,2016,(26).
[2]馮金花.新時期小學英語教學方法初探[J].才智,2016,(29).
[3]賈志敏.朗讀教學法在小學英語課堂中的運用[J].內蒙古教育,2016,(26).
[4]洪麗.小學英語朗讀教學探微[J].考試周刊,2015,(02).
(作者單位:內蒙古包頭市青山區富強路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