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照護系列研討會
——失智癥早期預防及干預策略研討會”暨上海衛生管理戰略系列研討會在滬召開
2017年11月2日在上海華亭賓館召開了“老年照護系列研討會——失智癥早期預防及干預策略研討會”暨上海衛生管理戰略系列研討會。此次研討會以失智癥預防及干預為主題,由上海市衛生和健康發展研究中心聯合上海市醫藥衛生發展基金會共同舉辦。
此次研討會邀請了來自美國、荷蘭、新加坡、中國等多地的失智癥研究領域的專家、學者,以及護理機構的管理者和專業服務人士,對失智癥流行病學情況、社會支持系統及有效預防和干預服務措施進行深度的探討和交流。來自上海市及其他省市民政、醫保和衛生行政部門相關人員,15個老年護理保險試點城市相關人員,老年護理保險行業機構,上海市衛生政策協作網絡成員單位代表、青年專家、高校及相關研究機構的老年護理和失智癥研究的專家學者,約200人參加了會議。
會上,上海市衛生計生委趙丹丹副主任致辭,指出上海已進入深度老齡化社會,失智癥的患病率更是隨著人口老齡化的加劇而呈指數式增長,給家庭和社會造成沉重的心理負擔和經濟負擔。上海市老年人的福利待遇在全國處于較高水平,基于統一需求評估的老年人長期護理保險制度也即將全面推行。但整體上社會對失智癥相關問題還缺乏足夠認識,篩查與預防缺乏,診斷困難,病人就診率低,目前上海市并沒有針對失智癥的專項干預和保障政策,服務能力欠缺,這無疑會對上海即將到來的深度老齡化社會帶來巨大挑戰。
來自美國的失智癥照護專家Rebecca Priest介紹了她所主導的失智癥照護社區提供的以人為本的照護模式,核心是避免對失智癥的過度醫學化,為了讓失智癥老人盡量住在家中,在社區當中打造一個熟悉的環境,在這個社區當中為失智癥老人保持緊密富有支持性的社會關系,然后支持他們的生活,通過居家照護更好的照顧這些老人,密切社區年輕人和老人之間的關系,失智癥的老人及其家庭能保留其原有熟悉的生活方式,了解其心理和社會方面的需求。
來自荷蘭的專家介紹了其所在的失智癥居家服務機構的經驗。與傳統的養老機構相比,在這樣的機構里住戶有自己的自主權,他們是成為這個居住環境的主人,而不是護士或者醫生為他們做決定,他們自己做決定。居家服務需要更多的非正式護理人員,專業人員和正式的護理人員的數量要少于非正式的照護人員,通過一對一的服務提高住戶的生活質量。避免為了提高護理質量而忽略生活質量,這樣的機構強調的是服務對象的生活,而不是單純的延長他們的壽命。
上海市衛生和健康發展研究中心丁漢升博士作了題為“上海市失智癥的現狀、問題與思考”的報告,介紹了帶領研究團隊設計的上海市老年照護統一需求評估調查表,通過這一評估工具對上海一萬多名老人進行調查的部分結果,其中居家老人中被醫療機構診斷患有老年癡呆癥的比例為2.99%,居住于養老院和護理院的老人中這一比例分別達到18.69%和10.97%。報告中介紹了上海市醫療系統在失智癥診療服務方面的做法,近年來相關政府部門和一些社會組織也對失智癥家庭推出了一些實事項目。最后研究指出了上海在失智癥照護保障方面存在的問題和挑戰,并提出了針對性的政策建議。
(信虹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