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薈(貴州大學體育學院貴州貴陽550025)
健美操選項課運用拋錨式教學模式之研究
□王薈(貴州大學體育學院貴州貴陽550025)
健美操是深受高校學生喜愛的選項課程之一,然而,在健美操教學中,教師多采取傳統的諸如完整、分解、重復練習等方法,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交流較少,評價方式單一,將學生拘于既定的動作教學中,沒有充分激發學生的積極性。拋錨式教學是建構主義學習理論下的一種教學模式,強調的是以技術學為基礎的學習,通過把問題的錨拋給學生,讓學生以此為基點去探究和合作進行學習,使學生更加深刻地掌握所學的知識或技能。本文通過研究指出可以通過創設情境,提出問題;引導學生自主或合作學習;進行效果評價遷移訓練等將拋錨式教學引入健美操教學中。拋錨式教學具有提高學習興趣、提高創新能力、改善人際關系等效果和作用,并提出了幾點有益建議以供參考。
健美操選項課高校拋錨式教學
健美操是集音樂、體操、舞蹈為一體,健身、健心、健美的有氧運動,以其豐富的韻律美、節奏美、形體美等深深受到高校學生的喜歡。然而,在健美操教學中,教師多采取傳統的諸如完整、分解、重復練習等方法,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交流較少,評價方式單一,將學生拘于既定的動作教學中,沒有充分激發學生的積極性,這也與新時期國家鼓勵教育培養學生創新與合作能力不符。
2001年,教育部決定推廣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印發的《基礎教育課程綱要試行》中寫道:“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主動與學生互動,形成共同發展,要妥善處理好傳授的知識與培養個人能力之間的關系,要著重培養學生的學習獨立性與自主性,引導學生質疑、調查、探究,在實踐中學習,促進學生在教師指導下主動地富有個性地學習。”將此宗旨引申到高校健美操選項課教學中,就需要我們有效引導學生投入到健美操學習中,尤其是發展學生在健美操中主動學習的能力和提高創編水平,使學生在教學實踐中得到切實提高,促進所有學生身心全面和主動發展。
拋錨式教學是建構主義學習理論下的一種教學模式,強調的是以技術學為基礎的學習,通過把問題的錨拋給學生,讓學生以此為基點去探究和合作進行學習,使學生更加深刻地掌握所學的知識或技能。拋錨式教學模式的指導思想是在創設的情境中解決問題,主張的是讓學生解決問題,帶著問題去練習,在這個過程中尋找運動的規律,獲得運動的快樂與同伴的交流,達到掌握運動技術與學習方法,提高運動樂趣的目的。
健美操作為高校深受學生喜愛的運動項目,它的發展已經越來越推陳出新。隨著第三套大眾健美操的問世,健美操動作的幅度、方向、組合已經出現了越來越大的變動,使得學生如果僅按原來依葫蘆畫瓢的學習模式已經不能滿足這種變化。最重要的一點是,如果運動興趣跟不上,那么課堂學習的效果就不是那么有效,學生和教師都會受到一定程度的煎熬。拋錨式教學可以對應對此類問題起到很好的效果。拋錨式教學的教學過程可以大致分為四個環節:創設情境,提出問題——自主或合作學習——效果評價——遷移訓練。
1.1、創設情境,提出問題
以大眾第三套健美操一級套路教學為例,因為針對的是公共體育課的學生教學,筆者會從基本步法手勢的動作教起,進而學習組合動作。在學生熟練掌握組合動作,明白動作規格后,會提出一個問題“如何在腳步動作不變的基礎上創編出手型、方向、隊形不同的新的組合動作”,讓學生帶著這個問題去進行自主和合作學習。
1.2、自主或合作學習
當問題提出來以后,按照“組內異質,組間同質”的原則把學生分為5-7人一組的小組。每個小組充分地去討論、探究、實踐自己的想法,在這過程中,教師的角色要從傳授者轉變成幫助者、促進者、協作者,要注意關心幫助解決每個小組提出的關鍵問題并適時提醒學生技術動作不要變形。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的態度高漲,不需要教師進行過多的指導就能自覺進行練習。
1.3、效果評價
效果評價不要只是對單一的成員或動作進行評價,而是對小組整體的評價,做得好的給予表揚,做得稍差的給予鼓勵。還要注重學生自己對自己和對他人的效果評價,讓她們切實感覺到自己的進步和能力的發展。創新的效果首先體現在新、美上,注重每個小組的智慧成果是否千篇一律,還是真的體現了創新。其次體現在動作規格上,有了創新不能丟了根本,如果做出來的動作太過變形,那就違背了健美操學習的初衷——掌握正確的動作,矯正身姿等。再次,還要看成員們動作的一致性,即強調不管是同一方向的動作還是對稱或復雜動作,大多數情況下,成員的動作是一致的,這需要經過多次的練習和學生內部心理相融。
1.4、遷移訓練
通過以上問題的提出,使學生自覺把這種自主、探究和合作的學習思維帶入學習之中,讓學生自己嘗試提出問題解決問題,這樣不止是對學生的健美操學習有用,而且對于她們思維的訓練,對于遇到問題解決問題的心理應激模式會有很好的發展。
2.1、提高學習興趣
通過拋錨式教學,筆者不敢說在學生的技術規格、身體素質協調能力或學習成績上會有多大的改善,但很明顯的是學生的學習熱情提高了。在傳統教學模式的教學中,教師帶領學生分解、重復練習動作,學生的隊列隊形以傳統的幾個橫排隊形為主,學生只管跟練,相互之間的交流不是很多。在拋錨式教學模式下,學生不止是簡單地分為小組來練習,更多地是相互提出見解、相互切磋,在這個過程中還能體會到自己創新能力的提高,使得學生往往不用教師費力去監督,常常練得下課都不想散,整個課堂氛圍積極活潑了許多。
2.2、提高創新能力
讓學生的健美操主動學習和創編水平能夠在教學實踐中得到切實提高。所以促進所有學生全面發展和主動發展是健美操教學最佳表現。拋錨式教學對于學生學習能力最大的改善效果就在于此,這也是切合我國教育改革的主旋律,為國家培養具有創新能力人才的便捷途徑之一。學生經過學習掌握了基本的動作技能和規范,在此基礎上讓她們進行思考創新,不僅可以檢驗她們是否掌握了所學的技能,還能開拓她們的思維,鍛煉她們的能力。
2.3、改善人際關系
首先,拋錨式教學能夠改善師生之間的關系,使師生的關系傾向于朋友關系,而不是權威和弱勢的關系。其次,拋錨式教學改善得最大的是同學之間的關系,通過組內異質,學習能力稍強的同學幫助學習能力稍弱的同學,然后大家一起對遇到的問題出謀劃策,貢獻自己的熱情和力量,使大家達到組內共榮、班級共榮,提高整體凝聚力的效果。建議:在教學過程中注意加強對學生身體素質的鍛煉;靈活運用傳統教學模式和拋錨式教學模式;運用考核的導向與激勵功能,完善考核方法。
3.1、在教學過程中注意加強對學生身體素質的鍛煉
拋錨式教學模式對于學生的身體素質沒有顯著提高,因此,教師在運用拋錨式教學模式中要注意加強對學生身體素質的鍛煉。不要光顧著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而忽視了對學生身體素質的鍛煉,要注意使學生達到“汗、會、樂”。健美操教學的身體素質鍛煉可以區別于一般的體適能練習而結合專項進行,如進行一些與音樂結合的有氧運動,將跑、跳、靜力力量的練習摻雜在其中,在每節課的準備部分或結束部分適當的安插一些。這樣一來,可以在學習傳統健美操套路的基礎上,體會健美操的動感、力量,而且每節課堅持下來,必能對學生的身體素質產生良好影響。
3.2、靈活運用傳統教學模式和拋錨式教學模式
鼓勵教學采用拋錨式教學并不是靜止地死用這一個模式,而是要配合傳統教學模式,吸收傳統教學模式穩定、廣泛、可控的優點,如循環遞加法、分組練習法、表演與比賽法等。尤其是適當安排各種各樣的教學比賽會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學生的積極性會比較高。但要注意,比賽法在前期可以著重評價小組整體能力,使學生在學習初期更加關注同伴互助,學會技術動作。后期則要傾向于即使是小組也要側重個人能力的提高,這樣就不會說是一碗水端平,忽視個體能力的發展,而是每個人都發展了自己。值得注意的是,在前期評價小組整體實力時,要注意對學習能力弱協調性差的學生的引導,不要使之產生“拖后腿”的想法,及時介入幫助,同時要給整個小組教導,積極鼓勵同伴互助。
3.3、運用考核的導向與激勵功能,完善考核方法
要采用多種評價方法,比如前期采用診斷性評價,對學生的健美操知識儲備、學習能力、學習態度等進行考察,然后按照“組內異質,組間同質”的原則分配小組,使同學之間互助學習;中期運用形成性評價,對學生每個階段的努力做出準確和積極的評價,使學生清楚地看到自己的進步和不足,努力提高自己;后期通過終結性評價對學生進行真刀實槍的考核,展示學生的學習成績,肯定學生的進步等。另外,考核方法還可以是在規定套路學完時進行考核,占操作成績的一半比例,改編后的動作套路也占操作成績的一半比例,這樣就使得學生既掌握了規定套路,又發展了自己的創新能力,具體如何分配可看教師的著重點。總之,要讓考核方法為教學目的服務。
尊重學生人格的教學方式,有利于鼓勵合作創新和探索,增強學生參與體育運動的積極性與自信心,提高團體的群體凝聚力,培養良好的人際關系。好的教學模式應該是教師樂于教,學生樂于學,雙方皆為主體,注重合作與創新能力培養以及營造良好人際關系的模式,這也與時代教育主題,所要培養的人才目標一致。本篇論文僅以拋錨式教學提出一個思路,希望能為高校健美操選項課教學帶來新思考。當然,單一的采用拋錨式教學也有它的弊端,鼓勵教學采用拋錨式教學并不是靜止地死用這一個模式,而是要配合傳統教學模式,吸收傳統教學模式穩定、廣泛、可控的優點,更好地指導學生的學習。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制訂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7).
[2]王春霞.拋錨式教學模式在普通高校健美操選項課中運用的實驗研究[D].寧夏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3.
[3]王美玲.普通高校健美操選項課改革的建議[J].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8,(29).
[4]呂麗.“雙主體互動式”教學模式對普通高校健美操選項課教學效果的影響[D].上海體育學院碩士學位論文,2011.
G831
A
1006-8902-(2017)-07-Z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