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桃
(湖南食品藥品職業學院,湖南 長沙 410208)
全面質量管理在高職院校畢業設計管理中的應用
蔣桃
(湖南食品藥品職業學院,湖南 長沙 410208)
全面質量管理是一種全員、全過程、全方位的質量管理理念,現已在職業教育領域得到重視和實踐。畢業設計是人才培養周期中的最后一個綜合性實踐教學環節,在學生綜合素質培養和教學質量評價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通過對高職畢業設計質量管理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探討改進高職畢業設計質量管理的原則和具體做法。
高職;畢業設計;全面質量管理
全面質量管理(Total Quality Management,TQM)于1961年由美國通用電氣公司質量經理Feigenbaum提出,起源于產品領域的質量管理活動,隨后在企業生產制造和營銷管理中取得了巨大成功。隨著經濟全球化發展,國際標準化組織(ISO)于1987年開始陸續發布并修訂了質量管理和質量保證系列(即國際標準ISO9000系列標準),使全面質量管理理念與基本原則更為一般化,全面質量管理不斷擴展其適用領域[1]。基于全面質量管理理念的高職院校內部質量保證體系診斷與改進工作,于2015年伴隨著教育部《關于建立職業院校教學工作診斷與改進制度的通知》(教職成廳 [2015]2號)《高等職業院校內部質量保證體系診斷與改進指導方案(試行)》等文件的出臺而正式在全國高職院校中拉開帷幕,目的在于完善高職院校內部質量保證體系,引導高職院校加強內部質量保證體系及其運作機制建設,提高高職院校教學質量[2]。教學是學校工作的中心,因此,理所當然地成為高職院校內部質量保證體系診斷與改進的核心。
畢業設計作為高職實踐教學的重要一環已實施多年,其質量已成為衡量高職院校辦學成果重要的依據之一,也是評價學生綜合素質的重要標尺[3]。盡管如此,隨著職業教育的發展,教育理念的更新,教學要求的提高,高職院校畢業設計中存在的問題不斷突顯,甚至成為其質量管理的頑疾,如學校管理中的標準缺失、管理缺位、把關不嚴、條件不足等問題。隨著高職教育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完善高職畢業設計內涵,改進畢業設計質量管理方法,已成為高職院校急需攻克的難題[4]。
通過分析當前各校畢業設計管理工作過程,發現學校在畢業設計中的角色定位和功能發揮,是提高畢業設計質量的關鍵,而畢業設計質量管理中主要存在以下問題:
(1)畢業設計質量標準缺失。一方面,部分高職院校因開設專業太多,各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畢業設計工作組織方式、成果呈現形式及其評價標準各不相同。另一方面,各級教學行政管理部門設置的畢業設計要求是學校和教師評價畢業設計質量的標準,但各級教育行政管理部門對各校畢業設計的要求和抽查標準較模糊,未針對不同學科領域、產業行業和專業大類的特異性出臺較為具體的標準。在實際工作中,到底什么樣的畢業設計符合要求,各省、各校一直存在爭議,有著各自的認識。
(2)畢業設計質量管理缺位。主要表現在:缺乏全方位的管理制度、合理的工作程序,學生實習地點、企業和崗位的較大差異及頻繁變化給畢業設計指導與管理帶來較大難度,并且缺乏激發指導教師主動關心學生畢業設計的政策以及校企聯合指導學生的有效機制,缺乏明確的院系二級職責分工和有效監督,導致學校在畢業設計管理上,缺乏全員、全方位、全過程的質量管理理念,在某些環節、某些細節的管理上缺位。
(3)對畢業設計質量把關不嚴。主要表現在學校因畢業生就業率和招生指標的原因被迫放寬畢業設計答辯要求,指導教師放寬初審要求,答辯評委安排不合理,答辯過程流于形式,評委把關不嚴,答辯考核不全面、標準不統一,未嚴格依據省級抽查標準判定結果,缺乏淘汰機制等方面,導致畢業設計質量下降并形成惡性循環。
(4)保障畢業設計實施的基礎條件不足。在影響畢業設計質量的要素中,學生素質及其主觀能動性是關鍵,指導教師、實習場所和設施、實習企業和崗位、實習管理平臺和畢業設計專項經費等硬件是基礎,有效組織、管理與評價方式等軟件是保障。保障畢業設計實施的基礎條件不足主要表現在:學校和企業符合畢業設計指導教師素質要求的人員不足,校內用于學生完成畢業設計的實習實訓場所、設施欠缺,符合完成畢業設計實施條件且愿意接受學生實習的校外實習實訓基地有限,缺乏借助現代化信息管理系統對畢業設計進行有效過程管理和質量監控的實習管理平臺,缺乏足夠的教學經費用于學生畢業設計實施和教師工作量補貼等,導致畢業設計管理工作困難重重。
畢業設計作為實現培養目標和檢驗人才素質的一個重要環節,是以培養學生綜合素質為宗旨、以提升學生崗位職業能力為核心的實踐教學項目,具有對接真實崗位、持續時間長、方式靈活多變、學生自學為主和獨立完成、體現學生綜合素質等特點,影響其實施和效果的因素很多。因此,學校在改進畢業設計質量管理方法時,應以培養學生綜合素質為宗旨、以提升學生崗位職業能力為核心,在畢業設計的選題、內容及結果評價上突出崗位性、職業性和實用性,實施全員、全方位、全過程的畢業設計質量管理模式,促進學生職業能力和崗位能力培養。
2.2.1 高度重視,轉變觀念 畢業設計大多與頂崗實習或畢業實習同步進行或融為一體,占高職人才培養周期的1/3,是集中開展崗位體驗等實踐教學的重要環節,是學生實踐能力和綜合素質培養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學生走上工作崗位成為職業人的橋梁,其管理和實施效果直接關系到人才培養目標能否得以實現。畢業設計不同于其他校內實踐教學環節,其真實的職業環境和工作內容是校內任何實踐教學不可比擬的,對學生通過自主學習,運用所學知識和技能解決實際問題具有重要意義。學校應認真研讀、領會上級教育行政管理部門有關畢業設計要求的文件和政策,轉變觀念,提供必要的條件保障,把畢業設計管理工作作為主要質量管理目標納入年度工作計劃,把各二級院系的畢業設計組織工作和各專業的畢業設計抽查通過率納入績效考核,實施目標管理。作為負責具體實施和管理的二級院系,一方面,組織專業教師研究學生畢業設計的選題、成果呈現形式等畢業設計質量標準;另一方面,制定本院系畢業設計管理實施方案、管理流程等質量管理細則和具體目標,加強對畢業設計指導教師與學生的管理、培訓、考核,提高師生對畢業設計的重視程度。
2.2.2 完善標準,創新模式 無以規矩不成方圓。首先,提高畢業設計管理效能和質量,完善畢業設計作品質量標準。畢業設計改革的目的在于通過提高其質量增強學生綜合素質,而畢業設計質量標準則是畢業設計改革的方向和核心。在畢業設計質量標準中,最為關鍵的是選題及作品呈現形式的確定。畢業設計選題應盡可能與專業對口,結合崗位實際。以藥學類專業為例,可結合專業和崗位撰寫醫藥行業分析報告、藥品生產企業實習崗位分析報告、某藥品制劑工藝分析報告、某藥品的質量控制方法優化設計、某藥品市場分析報告或推廣策略、藥品倉庫管理優化方案、某疾病的藥學服務方案等。其次,創新校企聯合指導模式。通過學徒制培養模式,充分發揮合作企業的力量,與校內指導教師共同完成學生畢業論文設計指導工作,實現學生頂崗實訓、畢業設計及就業一體化,促使學校與企業之間形成互惠互利的合作機制,開辟校企合作育人新途徑。再次,創新畢業設計答辯方式。如改變畢業設計回校答辯的做法,嘗試實行視頻答辯或到企業現場進行答辯。若視頻答辯,可靈活安排時間和地點,有效服務學生。若在企業答辯,可邀請企業專家參加并提問。若在校內答辯,可改革答辯僅有畢業生在場的做法,讓低年級學生作為聽眾,現場觀摩,提前了解畢業設計要求及答辯程序。
2.2.3 強化培訓,落實要求 畢業設計是評價高職實踐教學質量和學生綜合素質的有效途徑,有別于本科生畢業論文。部分學校、教師、學生對畢業設計的要求比較陌生,因此,開展畢業設計指導和組織工作的培訓尤為重要。培訓可分為以下5個層次,一是聘請省級畢業設計抽查專家,對全校教師進行業務培訓,學習教育主管部門制定的有關畢業設計的文件和要求;二是學校組織教務處、二級院系負責人、專業帶頭人“走出去”,到畢業設計工作開展較好的同類院校交流學習,借鑒其成功經驗;三是教務處和二級院系在結合本校各專業實際情況的基礎上,制定本校和本專業畢業設計具體質量標準,并對教師開展針對性培訓,避免生搬硬套外校模式或校內標準不統一的問題;四是各二級院系組織學生頂崗實習前,開展與畢業設計有關的培訓,提高學生對畢業設計的重視程度,同時就畢業設計一般流程、選題要求、格式規范、質量標準、答辯要求、時間節點等一些問題進行集中指導;五是在畢業設計答辯前,對所有評委進行培訓,統一標準和程序,保證畢業設計質量。
2.2.4 健全機制,強化監督 一是制定畢業設計工作規范、職責和程序,建立健全畢業設計院系二級管理機制,明確學校、教務處、各二級院系及指導教師在畢業設計工作中的權、責、利,實施全員質量管理。學校應成立畢業設計管理工作領導小組,統籌協調畢業設計校內外資源,明確畢業設計的年度質量目標及其責任主體。教務處負責畢業設計管理工作的宏觀政策研究、指導、培訓、督察和結果審核,全面執行畢業設計質量管理制度,督促各二級學院完成年度質量管理目標。各二級院系成立畢業設計管理工作小組,負責制訂院系畢業設計工作方案和各專業畢業設計標準,進行學生畢業設計管理與考核,確保完成畢業設計年度質量管理目標,達到各級畢業設計抽查標準。二是強化過程監督,落實責任管理制度,建立健全畢業設計全過程質量管理機制。學校將畢業設計省級抽查通過率列為單項工作考核內容,將教務處作為畢業設計管理工作的第一責任部門,全面實施質量管理。教務處則將各二級院系的畢業設計管理工作納入教學考核范圍,對關鍵節點進行督導、監控和考核。各二級院系則對指導教師進行監督,檢查教師對學生畢業設計的指導情況。指導教師則負責對學生畢業設計的指導、進度把控和作品質量初審。從而實現對畢業設計的標準制定、選題、實施、成果展現、成果答辯等全過程的質量管理。三是建立健全畢業設計答辯淘汰機制。對不按指導教師要求提交、嚴重抄襲、不按要求修改畢業設計的學生,取消其答辯資格或延遲答辯。對放松答辯初審標準的教師進行批評教育,并扣發其畢業設計指導工作量補貼。對未能嚴格按照答辯程序和要求進行質量把關的各二級院系答辯專家組,追究其所在二級學院的責任,按教學事故處理。
2.2.5 加強建設,創造條件 在畢業設計實施和管理過程中,實習實訓場所及設施、實習企業及崗位、畢業設計管理平臺等硬件是保障畢業設計得以實施及其質量的基礎。因此要做到以下幾點:(1)加強校內綜合實訓基地建設,建立和完善校內實訓基地,增加實驗實訓室設施、設備配置和工位數,讓學生能在綜合實訓過程中完成產品或工藝設計,或讓部分對科研有興趣的學生參與到指導教師的科研中,完成學術性畢業設計作品。(2)深化校企合作,探索學徒制培養模式,讓學生在企業師傅和學校教師的共同指導下完成畢業設計;也可通過增加頂崗實習機會,讓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和就業規劃找到合適的企業、崗位,在自己感興趣的實習企業、崗位完成畢業設計并實現就業。(3)加強頂崗實習或畢業設計管理平臺建設,發揮信息化管理平臺在頂崗實習中溝通交流、選題、成果整理和展示的作用,及時發現問題,制定預防和糾偏措施[5]。(4)建立畢業設計選題和作品數據庫,確保一人一題,同時避免相互抄襲。
在畢業設計管理中,學校只有不斷進行自我診斷,充分發揮自身在政策導向、標準制定、過程管理、質量把關、條件保障等方面的作用,調動畢業設計相關各方的積極性,實施全員、全方位、全過程的畢業設計質量管理,才能確保畢業設計質量。
[1]方勇,鄭銀霞.全面質量管理在科研管理中的應用與發展[J].科學學與科學技術管理,2014,35(2):29-38.
[2]劉志峰.高職院校內部質量保證體系整改工作:本質、意義和內容[J].職業技術教育,2016,37(832):24-29.
[3]張永春,陳亞東.高職學生畢業論文(設計)改革研究與實踐[J].遼寧高職學報,2011,13(10):41-44.
[4]丁輝.高職畢業設計改革之思考[J].現代職業教育研究,2012(4):45-48.
[5]陳巧兒,陳玲俐.高職學生頂崗實習下畢業設計信息化管理實踐[J].浙江工商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2,11(1):37-40.
G421
A
1671-1246(2017)19-002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