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大鵬
大連市建設學校
《建筑材料》課程教學方法的探索與實踐
劉大鵬
大連市建設學校
《建筑材料》是建筑土木類專業的基礎課程,主要培養學生從事建筑設計類工作的基本素養,在進行建筑設計與施工時能夠正確選擇合適的建筑材料。而教學方法是教學內容的傳遞途徑,對教學效果的好壞有著重要的影響。對于職業教育而言,培養的人才是供給社會的,對專業型人才的要求是能夠滿足社會的需要?;诖耍疚膶⒅胤治鎏接憽督ㄖ牧稀氛n程教學方法,以期能為以后的實際工作起到一定的借鑒作用。
建筑材料; 教學方法; 措施
1.1 課程內容較分散,缺乏聯系
雖然建筑材料的理論性和專業性比較強,涉及的知識面比較廣泛,但是整個建筑材料課程的整體系統性比較差。同時,建筑材料的概念知識點較多,實驗導出的結論多,傳統的教學方式很難激發學生的興趣。
1.2 實踐教學脫節
目前學校的實踐教學就比較匱乏,但是實踐教學又是整個建筑材料課程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同時由于實踐教學的方式方法缺乏新意,學生不能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導致實踐知識空有其表,并不能充分發揮實踐的作用。
1.3 教學手段單一
現階段我國學校的教學模式還是受到傳統教學模式的影響,也并沒有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上提出創新或者改革。對于建筑材料這一比較具有一定特點的學科而言,傳統的學校教學模式過于單一,是影響學校建筑類專業對建筑材料學習效果的主要原因。
2.1 翻轉課堂方法
近年來,隨著“翻轉課堂”在我國教育方法改革中快速推進,中學教育與大學教育均逐步進入實踐階段。蚌埠二中的“翻轉課堂”教學處于同類學校的前列,并舉辦全國性的智慧教學交流會議,數字化教學成果得到了廣大師生的認可?!胺D課堂”的教學方法也應當應用于職業教育。傳統教學方法最大的弊端是不能因材施教,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得不到培養。而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中,學生通過在家在線同步觀看教學視頻,課下時間相比課上時間充足,不懂的知識點可以反復多次觀看教學視頻,真正做到了根據學生自身學習能力調整學習速度的目的。學生的學習效果,教師可以通過在線布置作業,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就可以做題,并進行網上提交作業,同樣,教師也可以在線批改作業,分析軟件可以將作業質量進行統計分析,作業的分析報告可以更好地反映學生的學習情況,以進一步指導教師的教學工作,改進微課的制作,知識點的分析等。
2.2 以直接感知與實際訓練為主的教學法
一要重視實驗教學。實驗是《建筑材料》課的重要教學環節。通過實驗,把學生通過課堂教學獲得的抽象的理論知識具體化、形象化,進而加深他們對建筑材料性能的理解,有力地培養學生動手能力和試驗技能。譬如,在水泥試驗中,通過試驗測定建筑水泥的標準稠度用水量、凝結時間,然后檢驗水泥的安定性和強度;通過直觀的混凝土試驗,學生容易掌握普通混凝土拌合物試樣制備和混凝土拌合物和易性的測定方法和步驟;在瀝青試驗中,學生掌握了石油瀝青的針入度、延度和軟化點等三大技術指標及其測定方法。二要重視參觀或實訓教學。百聞不如一見。學期初可以組織學生參觀水泥廠、混凝土預制廠、建材市場、建筑工地,使之對建筑材料有一個初步的感性認識,對今后的深入學習將大有益處。在學期末可再次組織參觀,使得認識進一步提升,學生往往能產生更為深刻的印象,不斷地在實踐中學習建材知識。三要重視能工巧匠的經驗教學??筛鶕虒W內容的不同,篩選在某一個門類有特殊專長、實踐經驗豐富的工程技術人員或能工巧匠帶著建筑材料實物來課堂現身講解,結合自身工程經驗,增加學生對建筑材料在實際工程中的實用知識,這樣有利于提高他們學習的興趣。
2.3 培養創新意識
根據每個學生的學習情況和實際狀況,做針對性的實驗教學,提高學生的動手實驗能力和創新能力。根據不同學生對知識掌握的情況,可以在教學實驗的過程中設計一些針對性、創新性的綜合性實驗,讓學生充分地感受到理論知識在實驗的過程中得到完整的運用,對理論知識有了更深一層的理解,深化對知識的理解程度,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并且積極地探索知識的奧秘。我國實行教育改革以來,大力提倡學校與企業建立合作模式,可以增強學生的實踐能力,學??梢越M織學生去建筑公司或是現場進行參觀和學習,在這過程中,進一步了解和認識先進的建筑材料以及相應的作用和未來的發展狀況,這不僅加大了對人才培養的力度,同時也促進了企業的發展,在帶領學生參觀學習之后,可以讓學生寫一些參觀領悟或是學習報告,加深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真正意義上的達到學習專業知識的目的。
2.4 以現代信息技術為載體的教學法
《建筑材料》課程具有內容多、知識更新快的特點,而且涉及到各式各樣的建筑材料,傳統教學過程中學生沒有機會看到全部實物,比較缺乏清晰的感性認識。與其相比,多媒體課件可采用大量的圖片信息來彌補這方面不足,例如教師盡可能多地展示各種水泥、混凝土、鋼材、木材、石材、墻體材料、屋面材料、防水材料、裝飾材料實物照片,吸引眼球,可以給學生一種強烈的視覺沖擊,“認識廬山真面目”,十分有利于加深學生對材料性能的認識和掌握,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總而言之,《建筑材料》課程內容涉及的范圍很廣,從簡單的水泥混凝土到復雜的高分子涂料,每一種材料的特點、使用效果及適用范圍都有較大差別,如果強制性記憶,很難達到良好的學習效果。針對教學過程中出現的教學效果不良問題,筆者結合實際教學經驗,從加深學生理解建筑材料的應用特性、掌握材料的應用要點和提升教學效果等方面,對教學方法提出了一些合理化建議與改進措施。也希望我們在以后的實際工作中必須對其實現進一步研究探討。
[1]商艷.新建高校道路建筑材料課程實驗教學改革模式探索[J].科技創新導報, 2012,23:144-145.
[2]唐明.建筑學專業建筑力學課程教學改革的探索與實踐[J].惠州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5,06:86-91.
[3]陳紅光, 劉東, 馬錩臣, 劉嫄春.建筑材料實驗課程教學改革的探討與實踐[J].科技資訊, 2010,07:175-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