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莉
摘 要:我國一直十分重視對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而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隨著時代的發展而拓展。為了使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更加豐富生動,將傳統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本文主要就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地方文化進行了闡述,力圖使思想政治教育更加有效。
關鍵詞:思想政治教育;地方文化;融合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8-1216(2017)01B-0028-02
時代的發展使得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和內容發生了一些變化,思想政治教育要與時俱進,而且教育內容在原有的基礎上要不斷豐富,才能使思想政治教育更加生動而有效。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使人們的物質生活得以大大改善,但是精神生活也需要提升,尤其是當代大學生的思想政治覺悟,更要在思想政治教育中進一步提升,熱愛祖國、熱愛家鄉、熱愛人民。我國文化繁榮給思想政治教育內容的豐富提供了新的契機。
隨著世界的不斷融合,各種思想潮流帶給大學生思想上的沖擊是巨大的,我國傳統地方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融合還不夠,這就要求我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積極拓寬思想政治教育的寬度和深度,將地方文化的精華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體系中,以馬克思主義為根本指導,將傳統文化和現代文化有效結合起來,建立一種既能繼承地方文化又能與時俱進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培養當代大學生具備公民意識,遵守社會基本規則和做人基本道德,傳統的地方文化恰恰是最好的載體,培養大學生民主、自由、平等、博愛、寬容的基本公民修養和實事求是精神。
思想政治教育要融入地方傳統文化才能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使思想政治教育更加生動有趣,提升教育的效果。我國青少年需要更多了解和認識地方傳統文化,以幾千年積淀下來的傳統文化為榮,以祖國燦爛的歷史文明為榮。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將地方傳統文化融入進來是非常有必要的,通過課堂學習和校園實踐活動,增強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解決新時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問題。
一、地方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性
地方傳統文化對思想政治教育有著積極的意義。毛澤東同志曾指出,“中國現實的新政治新經濟是從古代的舊政治舊經濟中發展而來的,中國現時的新文化也是從古代舊文化中發展而來。從孔夫子到孫中山,我們應當給予總結,承繼這一份珍貴的遺產”。我國歷屆國家領導人都很重視傳統文化的傳承和弘揚,他們倡導將中華民族悠久而輝煌的歷史文化取其精髓,推陳出新,融入到對青年人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去,既繼承了傳統文化的優秀成分,又有利于年輕一代的思想成長。
隨著科技的發展,世界潮流沖擊著人們的思想意識,將優秀的地方文化有機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中,以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去客觀分析和看待新時代出現的新思想新問題,才能保證大學生處于正確的思想政治教育及德育的培養中,為人生擺正航向,引導年輕人按照我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及指導思想履行公民的基本責任和義務。
二、地方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策略
思想政治教育將地方文化融入,將優秀的地方文化和思想政治教育有機結合起來至關重要,可以通過以下策略實現地方文化和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
(一) 以多媒體課件和視頻展示地方文化
思想政治教育的傳統課堂模式以理論教學為主,很多實例過時,缺乏時代氣息,學生容易產生厭倦情緒。如果將地方文化內容制作成精美的多媒體課件或者視頻,在傳遞地方文化魅力的同時貫穿思想政治教育,會事半功倍。思想政治教育課堂中以視頻的形式讓學生觀看祖國的大好山河,優秀的人物傳記及典型的感人事跡都會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同時也將地方文化的魅力展現給學生,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梢越M織學生就視頻內容進行討論,以團隊的形式對地方文化進行研討,做社會調查和實踐活動,開展以地方文化為主體的各種文體活動,將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德智體美勞都融入進去,以愛國主義和公民的基本道德規范為基礎,熏陶大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懷。
思想政治教育要充分利用教學資源庫,以新穎多樣的方式展示和講解地方文化,讓學生認識到中國悠久的歷史文化、博大精深的地方文化,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要將這種文化思想貫穿進去,發揚地方文化的優勢,培養當代大學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質,把基本的道德規范和行為準則巧妙地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之中,做到潤物細無聲,這樣才能取得較好的效果。
(二)以學生為中心,注重主體的感知能力
思想政治教育要避免說教式、填鴨式的教學方式,要以學生為中心,注重培養學生對地方文化和思想政治教育內容的感知力。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不能局限在理論范疇,需有效融入地方文化將豐富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尤其能增強學生的認同感和歸屬感。結合地方文化,找準歷史文化和思想政治教育的結合點。以安徽地方文化為例,徽派文化和桐城文化歷史悠長,人文薈萃,蘊含著中國社會幾千年來積淀下來的歷史信息、藝術成果,宏村和西遞為代表的徽派建筑已經是世界文化遺產,也是人類建筑文明的體現。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將這些優秀的文化融入進去,能增強學生的自豪感和歸屬感。
(三)將地方文化融入到校園活動中
思想政治教育不能局限在理論式的說教,要隨著時代的進步融入地方文化,通過各類文化節、藝術節、學術節或者科技節展示地方文化的魅力。通過這些校園活動,可以將地方文化和思想政治教育結合起來。例如,將地方飲食文化有機納入思想政治教育課堂,會增加學生對課堂教學內容的興趣,以地方飲食為例,各地特殊的地理環境及人文條件,飲食文化帶有非常濃厚的地方特色。像江南地區雨量較多,氣溫適中,食材種類較多,野生食材新鮮美味,那么,在美食街中就可以體現出人類飲食文化的內涵和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學生在了解飲食文化的同時又學會了與人為善,與自然為善。
三、結束語
我國歷史悠久,地方文化十分豐富,而且各地地方文化各具特色,這是我國幾千年來積淀下來的,以儒家文化中的“修身之道”為例,符合中國傳統理想人格、價值觀念和社會心理,因此,可以作為非常好的思想政治教育內容培養當代大學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質,尤其是在學生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的培養方面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借助優秀地方文化對大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也可以培養大學生的“仁愛”思想,加強大學生的修養,對于推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培養高素質人才具有現實意義。
思想政治教育不僅僅局限于課堂的死板說教,也要隨著時代的發展將地方文化和傳統文化的元素融入進去,豐富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以不同的授課方式加強對學生的品德教育及愛國主義教育,因此,地方文化對思想政治教育的輔助作用是巨大的。同時,思想政治教育應當以傳統文化為依托,挖掘地方文化特色,從而豐富教學資源,增強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
參考文獻:
[1]郭路明.加強優秀傳統道德教育提高大學生思想道德素質[J].遵義師范學院學報,2003,(4).
[2]劉紅英.傳統與現實:大學思政課改革的支點[J].山東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2).
[3]袁彥.傳統文化與理工大學思政教育研究——以安徽理工大學為例[J].大舞臺,2010,(6).
[4]李華華.優秀傳統文化在“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的應用[J].滁州學院學報,2010,(4).
內蒙古教育·科研版2017年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