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欣辰



【摘 要】物流產業是國民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柱產業和第三利潤源,而產業集中度問題是政府和經濟學界關心的熱點問題,產業集中度反映了一個產業發展的優劣,產業集中度較高的行業,其平均利潤率也較高,越容易給企業創造可觀的利潤。近幾年我國的物流業發展速度較快,已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與西方發達國家相比而言,中國的物流業市場集中度還是較低。本文通過對中國物流業市場集中度進行了研究。首先分析了中國物流業的市場集中度的現狀,接著分析了中國物流業市場集中度偏低形成的原因,最后提出了提高中國物流業市場集中度的對策建議。
【關鍵詞】物流業;市場集中度;對策及建議
一、中國物流業市場集中度現狀
(一)集中度的概念
集中度(CR)是衡量某一市場(或行業)內廠商之間市場份額分布的一個指標,指某一特定市場中少數幾個最大廠商(通常是前4位或前8位)所占的市場份額,用于表示在特定產業或市場中,買者或者買者具有具有怎樣的相對的規模結構的指標。集中度分為賣方集中度和買方集中度,由于買方集中度很難計算,在研究過程中集中度的計算一般按照賣方集中度進行的,本文計算的也是物流業的賣方集中度的指標。其計算公式表示為:
CRn:規模最大的前n家企業的行業集中度;
Xi:表示第i家企業的產值、產量、銷售額、銷售量、職工人數、資產總額等;
n:產業內規模最大的前幾家企業數;
N:產業內的企業總數。
其中CRn越大說明產業集中度越高,市場壟斷的程度越強,競爭程度小;CRn越小說明產業的集中度越低,市場壟斷程度低,競爭程度高。
(二)中國物流業市場集中度的計算
根據前面的計算CR4=4.75可知中國的物流業的市場集中度不高,應屬于貝恩劃分的市場結構中的微粒市場。
(三)中國物流業市場集中度的分析
根據上述計算出的中國物流業CR4的值及貝恩對于市場類型的劃分可知,中國的物流業還存在著規模小、經營分散、市場集中度低的特點。
市場集中度對于產業之間的競爭程度之間呈現正相關的關系,市場集中度低的產業,相對來說競爭越激烈,市場集中度高的產業,競爭則越小。中國的物流業市場集中度低,市場競爭較為激烈。商家們為了爭奪市場份額、便開始紛紛進行價格戰的惡性競爭,低價競爭現象較為普遍,甚至有個別企業存在低于成本競爭的破壞市場秩序的行為。2014年的數據顯示我國目前的物流業的平均利潤率僅僅達到5%,在物流業面臨四大難:招工難、生存難、轉型難、就業難的“四難”問題。2015年社會物流總費用比上年增長2.8%。其中,運輸費用5.8萬億元,保管費用3.7萬億元,管理費用1.4萬億元。2015年社會物流總費用與GDP的比率比上年下降0.6個百分點,相比于世界發達國家的8-9%,中國的物流成本依然較高。物流成本占生產成本的比例高達30%—40%,而這個數據在西方發達國家的占比只有10%—15%。
二、中國物流業市場集中度偏低形成的原因分析
(一)中國的物流企業規模小,企業兼并重組困難
企業規模是決定市場集中度高低的首要因素。在特定的市場中,企業想要獲得較高的超額利潤,就需要進行企業規模的擴展,只有排名考前的企業規模越大,市場集中度才會越高。據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中國物流學會《關于2015年中國物流企業50強排名的通告》顯示,我國2015年前四名的物流企業的主營業務收入約為3610億元,占整個物流市場的4.75%。與美國相比,美國的物流企業的規模及收入及占比均處于中國的水平之上,最重要的是美國的物流是以縱向并購為主這與我國物流企業的兼并重組主要是以橫向并購為主形成鮮明的差別,縱向兼并能夠為企業提供一個較穩定的經營環境,可以減少收集有關供應、需求和價格等市場信息的需要,或者使收集信息的渠道更暢通,縱向兼并使企業明顯地提高了同供應商和買主的討價還價能力而中國正是由于在實際進行操作的過程中沒有采取縱向合并,從而導致從事物流行業的商家自我意識較強,普遍不愿意被其他企業兼并和收購,正是由于聯合意識較低,隨著更多的民營企業進入物流行業,市場集中度大幅度下降。
(二)中國物流企業之間的產品和服務專業化和差異化程度低
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如果自己的產品及其提供的服務較為差距更具差異化,才會在經營過中處于優勢主動地位,不至于被完全替代,進而形成市場壁壘,提高市場的集中度。但我國物流業企業在產業服務專業化及差異化這方面能力較為欠缺,目前,我國大多數的物流企業仍是以單一的提供運輸及倉儲服務為主,沒有延長自己的產業鏈擴展自己的服務領域,形成自己的品牌優勢,產生品牌效應。相比之下美國的物流企業則是結合自身條件提供較為專業化的服務,為顧客提供個性化的增值服務如庫存管理、貼條碼標簽、分揀挑揀等,甚至其物流化的服務范圍還擴展到售后退貨管理、貨物回收銷毀等,顯現出極強的專業化程度;而且美國在第四方物流理念的嘗試和實踐中也有較好的成績,中國的第四方物流體系的運用還僅局限于較大的物流企業,要擴展和普及還存在較大的難度,總而言之,在物流企業產品和服務專業化和差異化的道路上還有很多東西需要借鑒美國的成功經驗。
(三)中國物流行業進入壁壘低、退出壁壘高問題突出
我國物流業企業申請的經營許可條件還不夠完善,結合我國物流行業資金投入量不大、技術水平低、經營規模小、國家相關產業政策及其法規的缺位等原自身存在的原因,便出現新企業進入的門檻較低,從而導致進入壁壘低的問題。加之由于物流存在沉沒成本高、產業轉移困難、解雇問題復雜等原因,導致整個物流行業有存在較高的退出壁壘。中國物流業突出的”一低一高“現象致使整個中國物流行業大小企業魚龍混雜的情況,行業很難形成規模效應,提高市場集中度難度增大。
三、提高中國物流業市場集中度的對策
根據前面的分析可知,中國的物流業存在企業規模小,企業兼并重組困難、物流業產品及服務專業化和差異化程度低、物流行業進入壁壘低,退出壁壘高等特點,造成中國物流業較低的市場集中度。由于較低的市場集中度影響整個中國物流市場的結構和秩序。為了增強我國物流產業的核心競爭力,引導整個物流業良性發展,使其充分發揮發揮第三利潤源的作用,提升整個物流行業市場集中度勢在必行。
(一)加快現有物流企業兼并重組,提升物流企業規模
基于我國物流企業數量多、規模小、效率低等特點及兼并重組過程中面臨的諸多困難,政府應該積極參與并引導物流企業的兼并重組。政府在這一過程中應該集中做好以下方面的工作:其一,政府必須出臺一系列鼓勵和約束物流業的法律法規。諸如《物流企業兼并重組實施辦法》等細則的制定,這一列法規細則的制定必須具有加強的可操作性和較強的政策導向;其二應該對于兼并重組進行必要性的資金支持,通過資金的支持,充分調動其通過兼并重組實現企業運營成本較低、物流效率和服務水平提高的積極性。其三是提升物流企業的市場準入條件,利用政策傾斜優惠條件來調動現有企業的積極性,進行物流企業的整合合作,進而提升物流企業的規模,逐步形成規模效應。
(二)物流企業形成核心競爭力
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提升在于產品及服務實現差異化,差異化程度對市場集中度的影響至關重要。產品和服務的差異化程度大則市場集中度高,反之,如果產品服務差異化低則市場集中度也會不高。物流企業的產品及服務的差異化過程是企業核心競爭力提升的必經之路,同時更是物流業市場集中度形成的過程。綜上所述,物流企業要實現自己的核心競爭力應著力做好以下方面:其一服務水平差異化。針對我國物流業普遍存在的技術水平低導致服務水平、業務單一等問題,各物流行業的參與主體要結合自身的實際,通過技術創新,提升企業的機械化程度及服務水平擴寬自己的業務涵蓋的領域。其二服務更具專業化,要加快物流企業的網絡化及信息化,在物流活動中借助條碼技術、射頻技術等高科技技術,保證物流企業通過信息系統的使用提高服務的專業程度。其三是是大力發展第三方物流,利用第三方物流的專業化降低企業成本,提高服務質量。
(三)提高物流企業進入壁壘并完善物流市場退出機制
物流行業發展初期、技術水平、管理水平、規模經濟等不能成為企業進入的主要壁壘,為了提高企業的市場集中度,國家需要進一步提高物流業的申請經營的許可條件,適當提高注冊資本的限額。加之由于物流企業存在流存在沉沒成本高、產業轉移困難、解雇問題復雜的退出壁壘,大多數的中小型物流企業不敢輕易做出退出市場的抉擇,只能選擇繼續留在物流行業低效率的生存,必須想辦法完善物流業市場退出機制,加大《破產法》等相關法律措施的貫徹實施,完善物流企業退出員工再就業機制。
【參考文獻】
[1]李振林.區域物流產業整合[D];長安大學.2008
[2]解京淑.物流產業集中度與市場績效關系分析[D];山東大學.2009
[3]馬士華,林勇.供應鏈管理.第三版.一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10.7
[4]楊伶俐.淺析中國物流配送企業存在的問題[J].中國商貿,2011, (24)133一134.
[5]沈波濤,張珍妮.供應鏈物流成本管理.商業文化,2012, (4) :34-35
[6]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官方網站.http://www/chinawuliu.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