臧祺斐
【摘 要】隨著資本市場的不斷完善,企業外部利益相關者在關注財報審計意見的同時,還關注內部控制審計報告的意見。內部控制審計報告被出具何種審計意見取決于企業是否存在財務報告內控缺陷。A公司2015年的內部控制審計報告被出具否定意見是由于其財務報告內部控制出現3個重大缺陷。基于其直接影響到內控審計報告的意見類型,因此,本文將重點研究A的財務報告內控重大缺陷,并具體分析這些重大缺陷折射出的公司存在的問題,力爭為其以后的發展提出合理性建議。
【關鍵詞】內控審計報告;否定意見;重大缺陷
一、引言
近年來,資本市場的參與者在關注上市公司年報的同時,也越來越關注上市公司的內部控制審計報告。A公司2015年的內部控制被出具否定的審計意見。查其內部控制審計報告可知,A公司2015內部控制存在內部控制重大缺陷,同時由于上述缺陷的存在對A2015年度財務報表真實公允性的影響,使得會計師事務所對其出具了無法表示意見的財務報告審計意見。
二、文獻回顧
(一)制度層面。隨著國家一系列的內部控制基本規范、應用指引和評價指引的頒布,我國資本市場的參與者也越來越關注企業的內部控制。田娟和余玉苗(2012)認為內控規范體系在內控缺陷的識別和認定方都只是做了原則性的規定,企業在實際執行中缺乏具體的操作指南。王惠芳(2011)認為,內部控制缺陷的認定是內部控制評價和鑒定中最基礎的問題,然而目前國內關于內部控制規范關于內部控制缺陷的認定卻存在制度空白。這些制度上的缺陷都將給企業制定合理的內部控制缺陷認定標準帶來較大困難。
(二)理論研究。內部控制信息披露具有重大意義。余海宗和丁璐等(2013)基于投資者角度實證考察了內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市場反應,得出內部控制信息披露表現越好,市場價值越高的結論。有些學者(吳溪、楊育龍和陳旭霞,2016)認為“非清潔”內控審計意見的市場反應尚不充分。周繼軍和張旺峰(2011)通過實證研究發現企業的內部控制質量與管理人員的舞弊概率顯著負相關。
三、公司介紹
A公司于1993年在深圳交易所掛牌上市,主要從事整合土地,房地產開發等業務,后開始向石墨烯行業發展。如今公司已實現轉型,主要生產石墨類產品、石墨烯及進行城市基礎設施投資。
四、財務報告內部控制缺陷分析
(一)投資決策方面
1、A公司存在重大項目的投資決策管理不到位情況。公司在對三家投資管理或和融資租賃公司存在投資決策管理不到位的問題。上述投資均在為履行董事會批準程序的情況下施行。具體情況如下:公司及其全資子公司分別于2015年11月10日、2015年12月7日和2015年12月4日對三家公司進行投資,出資金額分別為1.8億元、1.3億元和1.35億元。上述投資均只經公司總裁及董事長批準,而未見其他董事簽字。
2、投資決策流程。由以上缺陷描述可知,公司存在重大項目的投資決策管理不到位情況,而且性質較為嚴重。三項重大項目巨額投資卻只有公司總裁和董事長批準。按照公司投資決策流程要求,企業在進行投資時,必須先由投資部提出可行性分析報告,在提經總經理審批,總經理審批通過后在提交董事會審批,只有在董事會審批通過后,投資項目才可以執行。從公司的具體執行情況來看,A公司的決策不符合公司制定的投資決策流程,大額投資不經過董事會的審批就直接執行。
3、事件背后的原因探析。通過查閱公司相關公告可知,2015年本公司之全資子公司與合作方對外投資新設了3家公司。子公司認繳出資額分別為1.35億元、1.3億元、1.8億元,占各公司注冊資本的實際比例分別為13.5%,20%,18%。2015年12月30日,子公司以資金往來名義分別撥付,收款賬戶為上述3家公司的合伙人之一,而后2016年1月26日,此三家公司又將款項轉回其賬戶,接著當天子公司將上述款項轉入相關擬設立的基金公司和租賃公司的銀行賬戶,上述投資款本公司暫在其他應收款科目核算。2016年4月20日,子公司與擬設立的2 家基金公司簽訂了撤銷投資協議,與設立基金公司的其他合伙人達成退伙會議決議;相關的退出手續正在辦理中。
臨近資產負債表日(2015年12月30日),公司全資子公司以資金往來名義向外撥付了3.85億元,而且未經過董事會批準,并在經審計師對相關項目進行審計后,發現了這一問題,要求A公司做出相關處理,于2016年4月收回2.65億元,接近4個月的資金外借,在企業信用信息系統內查上述三家投資公司的背景,沒有發現其與A公司有關聯關系,因此這一事件的發生是否有可能意味著大股東占用上市公司的資金,我們不得而知。
(二)虛假交易方面
1、利用無真實交易的合同從銀行開具票據進行融資貼現。2015年12月30日,A與其某全資子公司簽訂的高純石墨的銷售合同(合同金額為3.92億元,簽訂日期為2015年11月24日,相關業務未實際履行),從銀行開具4.4億元銀行承兌匯票,并銀行簽訂《最高額綜合授信合同》,授信額度為2.2億元敞口:同時對此額度與銀行簽訂《最高額抵押合同》,抵押資產經評估后價值為5.1億元人民幣。其后A又將上述4.4億元票據一資金往來款支付給該子公司,后者又把票據背書轉讓給其他公司,最后票據通過第三方貼現,款項已代收款名義轉到A賬面,實際收款金額為4.3億。
2、貼現收入對財務報表的影響。A公司利用非真實交易的合同從銀行開具票據進行融資貼現使其2015年度營業收入增加4,3億元,這將直接導致年報中合并利潤表和母公司利潤表營業收入的增加。從A公司2015年年報中可知,母公司的營業收入為-271,638萬元,如果這筆利用無真實交易的合同獲得的貼現收入計入母公司利潤表中,將直接使得母公司營業收入扭虧為盈。
3、銷售與收款環節企業內控問題。A公司確認營業收入涉及到企業運營的方方面面,其中包括產品的銷售環節,產品的出庫環節等等。A公司財務人員在確認銷售收入時,沒有收到必要的銷售發票以及產品出庫單就直接確認了收入,這在某種程度上反映了銷售與收款環節企業的內控問題。
(三)確認收入與結轉成本方面
A公司在確認方地產收入時,未按確定的方法及時準確地確認收入和結轉成本,導致部分房屋及車庫收入存在跨期現象,反映的企業會計核算內部控制弱化。
五、建議及對策
A公司財務報告內部控制由于存在上述三個重大缺陷,使得其內控審計報告被出具否定意見。通過對其內部控制重大缺陷的研究,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改善企業內部的內部控制:
1、設計一個好的內控制度還不夠,重要的是讓這個好的內控制度得到實施。在這一過程中,各級機構都要充分發揮自身的決策和監督作用。A公司還可以指定相關責任問責機制,追究責任到個人,不斷完善企業的內部控制的有效性。
2、子公司的內控缺陷會影響到企業的內控審計意見。A公司要加強子公司的管理,重視子公司的內部控制的有效性。在收購子公司的過程中,要充分考慮子公司的內部控制是否有效,是否會對公司的運營情況產生影響。通過強制或非強制手段來提高子公司的內部控制有效性。
【參考文獻】
[1] 楊清香,俞麟,宋麗. 內部控制信息披露與市場反應研究——來自中國滬市上市公司的經驗數據南開管理評論[J],2012,(15): 123-130
[2] 田娟,余玉苗. 內部控制缺陷識別與認定中存在的問題管理世界[J],2012,(6):180-181
[3] 吳溪,楊育龍,陳旭霞. “非清潔”內控審計意見的市場反應充分嗎?審計研究[J],2016,(1):60-67
[4] 余海宗,丁璐等. 內部控制信息披露、市場評價與盈余信息含量[J] 審計研究,2013,(5):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