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梅
【摘 要】會計服務是以會計、審計、稅務、財務管理等專業知識為基礎,為會計信息使用者提供全方位、專業化的財稅服務,以實現特定的經濟管理目標。改革開放以來,會計服務行業取得了極大的發展,但在“走出去”的道路上還面臨很多挑戰。文章將對存在問題予以探討,并對我國會計服務走向國際化道路給予相應的建議。
【關鍵詞】會計服務;走出去;十三五
一、我國會計服務行業現狀及問題
會計服務對企業的生存發展、國家或地區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完善以及全球化的經濟增長都有著重要的作用。我國會計服務業從最初的查賬、驗資業務,到后來的股份制鑒證業務,再逐步發展到上市公司審計、咨詢、IPO等業務。由于受起步晚、起點低、規模小、專業程度低等方面的限制,與發達國家的水平還相距甚遠,要實現會計服務“走出去”的戰略藍圖,道路仍十分艱辛。
會計服務業現存問題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一)會計服務質量參差不齊
會計服務業是現代服務行業中的高端領域,需要很強的專業知識做支撐,但我國會計人才尚比較欠缺。會計師執業人數和執業能力都比較有限,且老齡化現象嚴重。整體方面來看,同國際專業會計師相比,我國會計師專業素質不夠,專業知識陳舊、外語水平受限、高層次人才欠缺。
(二)會計服務意識淡化淡薄
一些服務人員工作責任心不強,服務觀念不夠深入,缺乏愛崗敬業、客戶至上的工作理念。在工作過程中,有可能會因繁瑣、枯燥的工作內容而出現馬虎、搪塞、敷衍、拖拉的行為。甚至在國家、社會公眾利益、單位利益和個人利益發生沖突時,不能夠堅持會計準則,違反會計法律法規的規定,作出偽造、變造會計資料,銷毀原始憑證、虛構會計報表、出具不真實審計報告騙取銀行貸款等行為。
(三)服務方式差強人意
我國傳統的會計服務以手工帳、老婆帳等為主,賬務處理繁雜、信息傳遞、反饋慢,財務信息時效性差,遠遠滿足不了新的會計環境下會計服務工作的需要,現階段隨著計算機的廣泛應用,一些會計和審計財務軟件:如金蝶、金算盤、用友、中普、鼎信諾應運而生,極大地改善了會計服務的質量和效率。大數據、云會計的興起,會計服務范圍將會逐步擴大,形成為一個多元化、多樣性的綜合服務行業。要適應國際化的大環境,必須要有大數據做支撐,然而現階段我國會計服務在這方面的水平還是遠遠不夠的。
(四)會計服務制度尚不健全
《企業會計準則》、《會計法》等法律、法規的頒布實施,使得會計服務業有法可依。然而我國企業數量大,種類多,法制建設并不完善,一些小型企業無法可依。隨著時代和經濟的發展,會計法律、法規不可避免地存在滯后性,相關部門沒有及時作出調整、修改,使得在會計服務過程中,與實際情況脫軌,服務質量必然大打折扣。
(五)會計服務標準未達到國際化水平
我國會計服務目前局限于為本國內部,在長期服務本國企業的過程中自然而然地適應了本國的體制,兼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特點。然而我國企業“走出去”面臨著一定的挑戰性,特別是國營企業的現行體制和制度是它們走向國際化道路的重要障礙,與之相應的會計服務標準也未達到國際化水平。
二、會計服務“走出去”戰略意義
(一)提高我國會計服務的質量
一流的公司需要有一流的會計公司提供優質的會計和咨詢服務,與國際化的接軌,必然會極大地促進我國會計服務行業發展的熱情,使我國會計服務質量上升到一個全新的臺階。在“走出去”的過程中,通過與國際發達國家的會計服務不斷磨合,我國會計服務將會不斷改進缺點,弘揚優點,以求質量不斷提升。
(二)推動我國會計服務與國際接軌
在我國經濟加入全球化的進程中,國內企業不斷走出國外,外國企業也大量涌進國內,為我國會計服務“走出去”提供了廣闊的市場條件,雖然我國的會計準則、會計法律、體制等方面與國際化標準還存在著一定的差距,但隨著國內外經濟的不斷交流和業務合作的增加,我國會計服務將會積極做出調整和改進,以適應國際會計服務大環境。
(三)提升我國的國際影響力
會計服務行業雖然只是我國眾多行業中的一個小行業,然而它對經濟所起的作用卻是不可估量的,經濟的發展是一個國家得以生存的命脈,是立足國際化舞臺的關鍵,是國家繁榮富強的根本。只有會計服務更好地服務于企業,企業可持續健康地發展,才能源源不斷地為國家帶來經濟利益,為我國穩定國際地位貢獻一份力量。
三、如何才能“走出去”
“十三五”時期,是我們全面建成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相適應的會計體系的關鍵時期。要實現這個目標,必須牢固樹立并全面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會計服務必須堅持不斷完善、開拓創新、人才發展、文化秉承、法治建設等原則,才能適應環境的變幻。
(一)大力培養會計人才
“十三五規劃”提出實施會計人才戰略。我國會計服務要“走出去”,會計專業人員需要有扎實的基礎知識、廣泛的知識面和較強的學習能力。完善繼續教育制度、做好會計服務人員的培訓工作,指導完成研究生教育、深化會計領軍人才培養是我們在“十三五”期間的努力方向。提高會計服務人員的質量,培養與國際化接軌的會計服務人才,才能使“走出去”戰略有所保障。
(二)強化服務理念
按照“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強化會計服務意識,端正工作態度,積極主動為客戶提供優質的服務,并通過不斷加強學習,努力提高自身專業水平,爭取提供高質量的會計服務。
(三)加強信息化建設
大數據、“互聯網+”的發展,使會計服務工作由紙質化轉變為電子化,大大提高了服務的效率,并有利于會計信息的共享、減少會計工作的失誤。信息化的建設,也使我國會計服務更好地與國際接軌。經濟全球化的進程中,互聯網、大數據、云會計的迅猛發展,為會計服務開辟了新的道路。
(四)加強法治建設
會計服務行業必須堅持誠信、公平、以人為本的服務理念。堅守執業道德,規范服務行為,切實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執法部門應及時完善會計法律體系,提高會計法律法規的科學性、嚴肅性和可執行性。必要時建立誠信檔案,開展政府及社會監督,提交和公布誠信服務記錄和信息,安排工商、稅務、質檢、安全等部門進行監管。
(五)堅持文化傳承
我國的會計服務與我國社會主義經濟制度相聯系,在所有制和分配制度上與資本主義市場經濟的會計服務有著根本區別。這是會計服務社會屬性的一種表現,主要體現在會計準則規范的內容上,在會計服務國際化發展中應予以保持。在“走出去”過程中,會計服務提升主要體現在會計的規范方法和程序上,唯有這樣才能使會計服務“走出去”與保持中國特色有機結合,使我國的會計服務更好地為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服務。
四、結語
我國會計服務在“走出去”的道路上,前景光明,任務繁重。我們必須結合自身實際,在創新、法治、人才、文化、信息化當面有所突破,吸收國內外先進的經驗和技術,為經濟發展和“走出去”提供優質高效的會計服務,實現我國經濟與會計服務的互利共贏,共同為我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實現可持續發展而努力。
【參考文獻】
[1]關于印發《會計改革與發展“十三五”規劃綱要》的通知, 財會[2016]19號.
[2]鄔紅兵.中央企業“走出去”與會計服務, 《中國注冊會計師》2012,09.
[3]潘榮卿:《抓住機遇積極拓展會計服務市場》,《中國注冊會計師》2006 年第12 期.
[4]李韶文. 會計服務”走出去”謀求國際化, 國際商報,2014,06
[5]張校偉. 十三五”:粵港澳將深化會計服務合作, 中國會計報,201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