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曉健
【摘 要】農村資金互助社是一種新型的農村金融機構,有助于支持“三農”發展。農村資金互助社在全國逐步推行,但在發展中面臨資金匱乏、內部治理結構不健全、政策扶持力度不夠、監管力度不夠等問題。需要通過拓寬資金融通渠道、健全內部治理結構、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加強監管,完善監管方式等措施來促進農村資金互助社的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農村資金互助社;資金融通;發展
農村資金互助社是社區互助性銀行業金融機構,以“三農”為服務對象,是一種新型的農村金融機構。2007年1月,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頒布了《農村資金互助社管理暫行規定》,展開了農村資金互助社的試點工作。2007年3月9日,全國首家農村資金互助社——吉林省梨樹縣閆家村百信農村資金互助社開業,農村資金互助社開始在全國逐步推行。根據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2015年報統計,截至2015年底,我國共有48家農村資金互助社。
一、農村資金互助社面臨的主要問題
(一)資金匱乏,影響了持續經營能力
1.農村資金互助社的內源資金不足
內源資金的主體主要是鄉(鎮)、行政村的農戶社員和農村小企業。農村資金互助社的資金主要是由成立時的資本金、社員股金和存款構成的。與其他金融機構相比,農村資金互助社起步較晚,實力和公信力不強,農民對農村資金互助社的認知不足,缺乏信任度,所以農村資金互助社的股金增長比較緩慢。農村資金互助社只能吸收社員的存款,但是社員收入普遍較低、數量相當有限。而且農民存款時會更偏向于安全性較高的農村信用社、農業銀行、郵政儲蓄銀行等金融機構,使得農村資金互助社的存款余額小,存款余額增長緩慢,增長幅度小。另外,有些農村資金互助社是跨鄉鎮的,網點又很有限,導致其他鄉鎮的社員存款不方便,從而影響了社員存款的積極性。這就會出現社員貸款需求超過存款需求的現象,進一步導致農村資金互助社資金短缺,不能滿足社員的貸款需求。
2.農村資金互助社外部資金的注入不足
外源資金以拆入資金和社會捐贈為主。2007年出臺的《農村資金互助社管理暫行規定》允許農村資金互助社向其他的金融機構融資。但一方面,由于影響力和社會認同度不夠,因此農村資金互助社難以獲得社會捐贈資金和其他正規金融機構的融資支持。另一方面由于制度的不完善,農村資金互助社向商業銀行融資也受到限制。而且,農村資金互助社缺乏中國人民銀行或農業政策性銀行的再貸款支持。另外,農村資金互助社缺乏直接融資,沒有通過金融市場發行金融債券,不能有效吸引社會上的一些資金進入,而像保險資金之類的也缺乏進入農村資金互助社的政策和渠道。
(二)內部治理結構不健全
現行規定對農村資金互助社單一社員股東的持股上限進行了規定。而農村資金互助社的社員股東數量多,從而股權占比較小的那些社員往往不愿承擔農村資金互助社的經營管理決策,社員之間也缺乏相互監督,社員大會、監事會等權力和監督機構起不到應有的作用,監督機制不到位。這就引起了大股東侵占小股東的利益,以及內部人控制等問題。從而弱化了其合作金融的屬性。
(三)政策扶持力度不夠
在對農村資金互助社的稅收政策方面的扶持力度不夠。農村資金互助社是社區互助性銀行業金融機構,而對其征收的各項稅種卻是參照商業銀行的標準,沒有獲得稅收優惠。這與農村資金互助社的性質、規模與收益情況不相符。另外,對農村資金互助社在資金拆借方面也缺乏政策優惠。這不利于農村資金互助社發揮批發零售平臺的作用,也使其在同其他金融機構的競爭中處于劣勢。
(四)監管力度不夠,監管方式有待完善
作為一個新型的農村金融機構,農村資金互助社的發展還處于起步階段,本應受到銀監會持續、動態的監管,但是由于銀監會的人數有限,各縣級監管辦事處一般只有3-5人,監管不到位。而對其基礎設施、人員素質和內控制度等要求的標準過低,監管力度不夠,監管方式單一,也導致出現了很多問題,比如,偽金融機構的出現,加大了農村金融風險,不利于農村資金互助社的可持續發展,影響整個農村地區的金融穩定。
二、促進農村資金互助社發展的對策
(一)拓寬資金融通渠道
農村資金互助社應拓寬融資渠道,彌補資金短缺問題。第一,農村資金互助社要加強對農戶的金融政策和業務的宣傳力度,擴大自己的影響力。從而吸引更多的農民成為社員,增加股金。第二,農村資金互助社應加強與其他正規金融機構的合作,建立與他們之間的聯結機制,積極引進金融機構融資。比如,可以向其他金融機構借入資金,建立信貸資金批發機制,吸引其他金融機構對農村資金互助社進行信貸資金投放;在業務發展到一定階段后,通過適當增資擴股或吸引其他金融機構參股等方式擴大其資本規模,融入保險資金等社會資金。第三,通過金融市場發行金融債券等擴大資金來源。第四,農村資金互助社也要主動與外界互動,爭取更多的捐贈。
(二)健全內部治理結構
第一,要有效管控農村資金互助社管理人員的行為,進行民主的社員控制,對普通社員的權益進行保護,以實現組織內部的公平,解決內部人控制等問題。對于某些社員的一票表決權之外擁有的附加的表決權即多票權可進行范圍上的限定,規定涉及到社員民主控制的事項不能采用多票權制,涉及經營管理的事項則可以采用。第二,在農村資金互助社的股權及表決機制等控制權上向大戶社員傾斜。這樣有助于激勵大戶社員,加強對農村資金互助社的管理,提升組織效率,普通社員也可以進而獲得效率改進的收益。第三,對農村資金互助社的凈儲蓄者進行有效的產權激勵,比如加大社員入股比例,縮小存款比例,提高分紅比率,促進其可持續發展。
(三)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應加強對農村資金互助社這種服務“三農”的新型農村金融機構的政策扶持。在財政上應給予一定的資金支持和補助,比如對新設立的農村資金互助社給予啟動資金,還可適當延長中央財政對農村資金互助社定向費用補助政策的扶持期限,或者對其發放的“三農”貸款給予一定的獎勵。在稅收政策上,可以對農村資金互助社進行稅收減免,比如對農村資金互助社的農戶小額貸款免征營業稅,或對其減半征收企業所得稅。
(四)加強監管,完善監管方式
第一,對于農村資金互助社這種社區互助性銀行業金融機構,可降低審批標準,簡化審批程序和審批過程,逐漸降低農村資金互助社的準入門檻,逐步引導民間金融“正規化”。第二,加強對農村資金互助社的事后監管,即加強信息披露、違規懲戒、經營督導等。第三,對農村資金互助社的投資結構、貸款質量、資本充足率等進行持續的經營監管。
【參考文獻】
[1]鄭曉亞.發展農村資金互助社對接欠發達地區金融服務需求——相對優勢、發展困局與對策建議[J].海南金融,2016(7)
[2]高曉光,羅俊成,姜麗麗.金融包容視角下的農村資金互助社發展問題研究[J].當代經濟研究,2016(5)
[3]陳立輝,劉西川.農村資金互助社異化與治理制度重構[J].南京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6(3)
[4]王靜.農村資金互助社狀況——以瑞安匯民農村資金互助社為例[J].中國金融,2016(13)
[5]崔繼紅.我國農村資金互助社發展研究[J].合作經濟與科技,201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