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努
【摘 要】持球突破是一種攻擊性很強的進攻技術,熟練掌握突破技術對豐富籃球運動員的進攻起著重要作用,而且持球突破也是全隊的戰術配合關鍵。合理的運用突破技術將使全隊的配合更加簡潔、流暢、靈活。現代籃球比賽中,是否具備優秀的持球突破能力,是球隊整體實力和個人技術水平的重要標志。運用文獻資料調研、數理統計、比賽回顧和邏輯分析法,對在2013年至2016年成都市高校男子籃球比賽上持球突破技術進行對比分析,研究發現:成都市高校男子籃球隊在比賽中運用持球突破技術的場均次數、場均突破分球次數明顯少于與強隊,與最后獲得前4名的強隊相比差距更為明顯;通過持球突破直接投籃得分也明顯不如與賽隊及前4名強隊。說明成都市高校男子籃球在突破分球戰術運用上,具有合理性和有效性;但由于持球突破總次數較少,限制了其戰術實力的充分發揮。
【關鍵詞】成都市;男子;籃球;持球突破
一、引言
持球突破是持球隊員運用合理的腳步動作與運球技術相結合,快速超越防守隊員的一項攻擊性很強的進攻技術。在比賽中,及時地把握突破時機,合理地運用突破技術,是直接切入籃下得分的重要手段。持球突破還可打亂對方的防御部署,為同伴創造更多更好的投籃機會。突破若能巧妙地與投籃、傳球等結合運用,使突破技術靈活多變,就能更好地發揮突破技術的攻擊力,打擊防守者的激情,磨滅防守者的意志,從而為比賽,為球隊勝利贏得先機。持球突破技術在比賽中有著很重要的作用。持球突破技術在比賽中既有著對進攻有效的一面也有無效的一面本隊在沒有中投和遠投命中率的情況下隊員的持球突破技術就相當關鍵。通過隊員的持球突破來打破不得分或進攻被動的局面,運用持球突破的突破分球、突破造犯規等突破技術來打破對面的防守戰術和防守陣型,及時調整進攻,為本隊創造有利條件。
二、研究對象與方法
(一)研究對象
2013年-2016年成都市高校男子籃球持球突破研究。(具有代表性的球隊:電子科技大學、西南交通大學、西南財經大學)
(二)研究方法
1.文獻資料法
針對本研究所涉及的內容,于2016年1月12日在中國知網以“持球突破”為篇名,2013年1月1日-2016年1月1日為時間段,查閱高校男子籃球持球突破的相關文獻,了解研究現狀,獲取部分信息。
2.邏輯分析法
就近年學者對持球突破技術研究的現狀,對其在研究中運用的研究方法,涉及的研究內容進行邏輯分析,用邏輯分析法對持球突破研究的進展進行研究分析,并通過研究分析提出一些建議。
3.數理統計法
根據本研究的需要,對收集的文獻資料和比賽結果進行數據統計,整理分析,為本文的論證提供客觀的數據。
4.觀察法
觀看成都市高校男子籃球比賽的有關錄像以及賽后數據統計,對球隊持球突破情況運用情況進行統計、分析。
三、現狀與分析
(一)持球突破研究方法的現狀
通過對收集到的文獻資料以及比賽結果進行整理分析,發現近年成都市男子籃球比賽中持球突破技術運用廣泛,是一項攻擊性較強的的進攻技術,在實戰中發揮著巨大的作用。持球突破技術的運用可以有效的提高全隊的進攻攻擊性,并且可以增加對手犯規次數削弱對手的防守攻擊性。
1.突破速度快
球員身體素質好,起動突然、快速、控制球技嫻熟,突破勢如破竹。一對一的常規盯人防守很難防住突破能力強的隊員。
2.突破時重心低,變換運球動作幅度大
由于緊逼防守,身體緊貼持球隊員,持球隊員運球時、球必須在身體側方或后方,才能調動防守隊員的重心移動,產生位置差,尋找突破時機。
3.持球突破增多
目前在成都市男子籃球的比賽中運用較多的是接球后持球突破。采用貼近防守,運球隊員在原地運球時,多次的運用胯下變向,背后變向和運球虛晃等技術,調動防守隊員移動,觀察突破方向,尋找突破時機。
4.與假動作結合,靈活多變
假動作逼真,誘惑力強,使突破技術更具有攻擊性。
5.多種技術相結合
由于控球技術熟練,持球突破后再遇到補防或者協防,一般不立即停球,而是繼續運球突破,最后是向籃下空隙處做跳步急停擺脫防守者投籃。技術全面并緊密銜接,使突破應變能力增強,技術間轉換快,使進攻更為主動。
(二)突破技術在比賽中的作用
據調查得知突破在各球隊中都是得分的重要手段之一。突破所造成的得分都是在總得分的45%左右,低者在8%,最高的65%。而直接突破的得分更是占到突破所得分的一半左右,突破不光在比賽中是一種直接得分的手段,還是一種間接得分的重要手段,往往還能起到牽制對手、決定比賽結果的作用。在許多的關鍵比賽時刻,教練發揮隊員的個人突破能力有針對性的運球突破戰術,創造出更好的得分機會,給對手致命一擊,決定比賽的結果。也是實現內、外線結合的重要手段,對限制和戰勝對手、發揮自己球隊的技戰術特點和個人特長有極大的的促進作用。
(三)持球突破的時機
1.利用突破縮小對手的防守范圍,給隊員中距離投籃創造機會
在隊員籃下得分困難,中遠距離投籃又沒有機會的時候,進攻隊員應有意識的果斷突破上籃或突破分球,有目的的將對手擠向籃下,迫使對手縮小防守區域,并及時將球分給跟進或無人防守的區域接應隊員的傳球。為了隊員的中遠距離投籃創造空位機會。
2.利用突破迫使對手改變戰術
在成都市男子籃球比賽中,雙方根據需要有時采用半場盯人或全場盯人的防守戰術,特別是在比分落后的球隊采用緊逼盯人的戰術是最為常見的。當對方緊逼盯人防守時,進攻隊員應盡量分散開吸引對方防守隊員。持球隊員就應該大膽的突破上籃得分或者造成對方防守隊員犯規。只有這樣一直突破時得對守沒有得到便宜時,對方才會改變防守戰術。關鍵時候的突破造犯規還可以給本隊提供暫停的機會。
3.當對手在每節比賽中累計四次犯規后,利用持球突破造成對方犯規擁有罰球權
在每一節比賽中當防守方全隊犯規累計達到四次后,進攻隊員,特別是罰籃命中率較高的隊員,就應以造對方犯規而獲得罰籃為目的地突破上籃。當防守隊員一次次的犯規,進攻隊員一次次的罰籃,這樣不僅是獲得了更多的得分方式,更重要的是打亂了對方的防守戰術,迫使對方改變防守,從而使自己球隊更有利于進攻。
4.突破時機是突破技術的前提條件
突破時機的選擇是突破技術的前提,要根據自己自身所在的位置與防守隊員之間的距離以及防守隊員的特點做出正確的判斷,以及觀察其他防守隊員的位置、距離以及防守全隊的防守布局和隊員的位置分布,從而根據實際情況選擇突破的時機,所以我們每次接球的瞬間要做到可突、可投、可傳的姿勢,這樣才能更好地把突破、投籃、傳球結合運用。
(四)假動作與突破技術的結合運用
1.何為假動作
隊員在意欲完成真實技術動作之前進行的誘惑,使防守隊員被誘惑,造成判斷失誤而導致真實動作運用成功的技術。
2.持球突破假動作的運用
動作技術的變化是靠真假動作之間相互交替使用來實現的,因此在實際運用中藥做到真中有假,假中有真,真假結合,當防守隊員對其假動作沒有反應時,能夠立即使用假動作成為真的進攻,在真的進攻中,當防守隊員立即做出反應進行封堵時,應真動作變為假動作,只有這樣才能真中有假、假中有真,虛實結合,事半功倍。但是,真動作一定要有節奏,動作間沒有節奏,肯定就不能迷惑防守隊員達不到進攻的目的。因此要求進攻隊員的進攻動作必須出現在防守隊員反應之前,假動作稍微慢些,并且動作達到非常逼真,給防守隊員假的信息,使防守隊員做出錯誤的判斷動作,而且自己又不失去身體重心,又能仔細觀察防守隊員,當觀察到防守隊員已經受騙失去了身體重心,利用身體恢復原來位置的時間差,做出突然的真動作去攻擊對方籃筐。做到節奏分明,時機恰好。
3.持球突破假動作的運用原則
隊員接球時的一瞬間盡量靠近防守隊員,為突破奠定基礎。假動作的構成因素主要有腳步動作、上體和手、球的協調配合能力。攻、防技術是相對立的,相互制約的,假動作隱蔽而靈活多變。做到真中有假、假中有真,虛實結合。隊員有良好的籃球意識,善于觀察和判斷,反應敏捷。使自己始終處于主動的地位。以及較強的控制身體重心和保持身體平衡的能力。
(五)外線球員的突破
1.外線球員的持球突破
在成都市高校男子籃球比賽中,運用比較多的是一對一突破和擋拆突破。
2.外線球員移動中接球突破
在移動中擺脫防守球員,接到隊友傳球進行突破。
四、結論與建議
(一)結論
在成都市高校男子籃球比賽中,不管是技術的運用,還是戰術的實施,它們都是相對立、統一的,在攻防矛盾中相互制約和相互促進。籃球運動是一項集體項目運動,籃球持球突破是持球隊員運用腳步動作同運球相結合的快速超過防守隊員的進攻性很強的進攻技術,持球突破技術的運用,只有在發展集體配合的基礎上,根據持球突破的特點才能有效地增加個人的突破能力。是現代籃球的進攻戰術發展的重要標志之一。掌握好突破技術和突破時機,既能直接殺入籃下得分,又能打亂防守的防守戰術,創造更多的進攻機會,而且還能造成防守隊員犯規,殺傷對方的力量,有效的削弱對方的戰斗能力,更好的發揮個人技術和團隊技戰術的配合。
總之,持球突破是籃球運動中一項攻擊力很強、具有強大殺傷力的實用性戰術,是籃球比賽中重要的得分手段。
(二)建議
1.由于持球突破技術是在快速移動中,同防守隊員激烈地搶占有利位置的一項攻擊技術,在訓練中首先要培養隊員具有勇猛頑強的比賽作風,各項持球突破技術的運用迅速和果斷。
2.把持球突破技術同投籃,傳球技術結合訓練,做到銜接自如,運用自如。
3.所有理念都得從實際出發,安排實戰練習,以提高隊員的持球突破意識,準確觀察、判斷、掌握時機,合理運用技戰術。
【參考文獻】
[1]益建斌.對籃球運動持球突破技術及其運用方法的研究[J].福建體育科技,2008.
[2]葉國雄.籃球運動研究必讀[J].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2.
[3]張磊.淺議籃球比賽中持球突破技術的運用[J].體育世界(學術版), 2011-04-25.
[4]楊耀華.籃球比賽中持球突破方法和時機的運用[J].焦作工程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06-30.
[5]陳新平,陳偲偉,陳瑛 .籃球持球突破運用分析[J].新余高專學報,2010(02).
[6]姚浩.持球突破的相關技術及其在實戰中的運用分析[J].才智, 2012-07-25.
[7]張艷云等.淺析籃球突破技術在比賽中的運用[J].新西部(下半月),2009(2),222.
[8]于振峰,柳永青.籃球對抗技術[M].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6.
[9]孫治民.現代籃球教學與訓練[M].北京: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2005,3.